多数职场人士的压力来自精神层面,唯有树立恰当的人生观方能根治。老子的哲学观、积极心理学倡导的幸福观,以及柯维博士的成功观都值得我们去借鉴。
李家强
现任IBM人力资本管理专家顾问。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院及商学院管理硕士。拥有十余年在摩托罗拉、霍尼韦尔、BP、柯达、长城工业总公司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工作与管理经验。著有《职业化员工必修的10堂课》一书。译著包括:《零度管理》、《品牌管理》、《思考的技术》等。
现代企业中,“亚健康”、“抑郁症”已逐渐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员工在工作中消极的心理体验,如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等,都可能造成员工工作倦怠、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等不良后果,进而使缺勤率、离职率与事故率上升;而精神愉悦等良好情绪可以促使员工互相激励,使企业低耗高效。因此,能够健康有效地缓解压力,是经理人管理自我及员工情绪的必要能力。
缓解压力的“治标”之法
常见的许多减压方法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也就是说可以表面或者短期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而不能根除压力对身心带来的不良影响。当然,采用这些方法作为权宜之计,也是可取的积极举动。这些方法包括:
数颜色法:由美国心理学家费尔德(LeonardFelder)提出,适用于情绪不佳时,可通过数周围的各种颜色来缓解情绪压力。
暗示调节法:感到压力时,用积极的想法或语言(如“有志者事竟成”之类)鼓励自己。
运动纾解法:国外最新研究表明,每周三次一小时左右的运动或体力劳动,会有效缓解现代人的精神压力。
音乐缓解法:喜欢音乐吗?寻找那些在你感受压力时能给你的心灵带去慰藉的音乐吧!
幽默化解法:多读一些幽默故事或笑话,培养你的幽默神经,从而能够笑对一切压力!
注意力调控法:感到压力时,暂时避开,换个环境休息一下,静下心来换个思路,哪怕只是跟朋友们闲聊一通都可能产生积极的灵感。
压力管理的“治本”之术
经过大量深入探讨后可以发现,多数职场人士的压力来自精神层面,体现在对自我的认知不足,对自己的身份定位过于狭窄,对人生与未来的迷茫,对工作进展的不确定,以及攀比和虚荣。因此,只有树立恰当的人生观,才能根治我们的精神压力。
这里的人生观,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哲学观、幸福观和成功观。老子的哲学观、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幸福观,以及柯维博士的成功观,可以说是压力管理的治本良方。
老子的哲学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其中“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原则。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并不是要人不作为,而是要人“不刻意而争”,要“自然而然”地“顺势而为”。
那么什么是一个人的“势”呢?一个人的“势”其实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中所说的“材”——才能!亚里士多德说得好:“你的天赋、才能与世界需求交叉的地方,就是你的(人生)使命所在。”也就是说,一个人能为人类和社会所做的最大贡献,应该是在他能积极地发挥他的天赋才能的时候。这个时候,任何压力都会变得无足轻重,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快乐所在,正所谓“乐此不疲”。
新道家在西方的影响日渐显著。新道家主张道家智慧是竞争时代的人生智慧:“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严子陵早就道出了我们现代人应有的心理健康标准:人格的独立和心性的自由!
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观
目前哈佛大学最受欢迎,也是该校历史上同时选报人数最多的课程,是由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开设的《幸福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指的是一种长期的满足和愉悦状态,而这种状态的来源,是一个人必须感到他所做的对自己并且对他人具有积极意义。
短暂的上下波动,包括精神压力,只是所有人类生命状态中的一部分。比如,可以肯定地说,养育孩子很不容易,但总体来看,生孩子并且将他们培养成社会的栋梁之材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这是一件对自己和对社会都有着积极意义的大事。
很多研究都显示,幸福感较多的人为他人付出得更多。反过来也一样,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变得更幸福了。所以我们能看到在帮助自己和帮助他人之间有一个自我巩固的循环:我们帮助别人的越多,我们帮助自己的也越多;而我们帮助自己越多,也就会帮助别人越多。
很多时候,幸福只是一个机会。当你把幸福作为你的最高目标,并且把它当作你每一步的基石,你更幸福的可能性就更大。但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停地问自己是否幸福上。努力去想一些能带来更愉悦生活的事情。一旦你作出了决定,就把你的思想投入行动。做一些让你觉得高兴的事情,你会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抗压能力也将大为提升。
有人虽从事高薪的工作,但因不喜欢而每天并不开心。他们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由于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攀比和虚荣,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要么勇于改变,要么让自己真正喜欢这个工作。真正喜欢的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对于感到不幸福的人来说,终极的解决方法就是要让他们去相信,他们永远都可以更快乐,更幸福。
柯维博士的成功观
柯维博士认为,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并不只是简单地告诉我们走向成功所需要的提升效率的技巧,而更在于引导我们树立“全面成功”的信念,探询何为自己真正想要的成功。全面成功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圆满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
第二,“个人成功”,即实现个体物质和精神的独立,也不能叫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要实现“公共成功”,即为社会作出贡献。但“公共成功”必须以“个人成功”为前提。很难想象,一个还未达到“个人成功”的人如何实现“公共成功”。
行动之前应树立正确的目标
为什么太多人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反而感到失落?这是因为我们常常在攀比和虚荣中忙碌,未曾探明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什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真正应该做些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源自内心的满意。
双赢思维是应有的态度
利人利己并创建和谐共赢。世界之大,人人都有立足的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利人利己观念以品格为基础:诚信、成熟、豁达。豁达的胸襟源于厚实的个人价值观与安全感,由于相信有足够的资源,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开启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宽广的选择空间。
欲求得别人的理解,首先应理解对方
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却常常疏于倾听。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博正确的信息,还有助于别人对你信任感的增加。当我们修炼到能把持自己、享有内心的平静与抵御外力的力量,我们无疑晋升了人际关系的阶梯。
全面关照生命,追求圆满人生
用“失去方知可贵”来表述健康最恰当不过。柯维博士告诫我们要从身体、精神、心智、社交与情感四个层面来均衡地磨炼自己,要把运动、陶冶性情、学习、沉思、阅读、写作分布到匆忙的生活中去,并坚持不懈,愈挫愈勇。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因为一切均在变化中,包括人的期望值,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和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