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和设备密集型企业,资产设备数量大、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及连续运转可利用率要求高。
背景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和设备密集型企业,资产设备数量大、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及连续运转可利用率要求高。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事故会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甚至会波及社会用电安全,波及国计民生。安全生产一直成为电力企业的最大的问题和难点。涉及电力安全的信息化建设,是各个电力企业历年来关注的主要方向。综观现有的电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孤岛现象依然严重。电力生产过程内部就涉及多个专业,每个专业都多少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应用,但各个应用之间互相基本没有联系。而电力生产的首要特点就是其生产的整体性,任何环节,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的经济运行。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与外部系统基本没有联系,由于产品特性决定,电力企业各部门存在着强耦合的严密的并行协同关系。现有状况实现电力企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相去甚远。
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本身的安全就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电力生产的随机性非常强。负荷变化,设备异常情况,电能质量的变化以及事故的发生,随时都在变化着,一旦某个环节的问题发生,不能及时形成整体和全局性的判断和措施,可能使问题升级,“小问题成为大问题”.
重复投资现象不可避免。由于缺乏整体性的系统规划和架构,造成系统的“不断完善”,对人力物力造成一定的浪费。
如何开展新一代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系统的建设是电力系统面临的一个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根据国家电力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尤其是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国外电力企业的发展经验;我们不难看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系统的发展方向。
安全生产的系统的建设必须纳入企业整体发展目标和信息化整体规划的框架之下。“电力企业运营模式从生产主导型向客户主导性变化,走向主动竞争、管理变革、改变生产方式、强化生存与核心竞争力。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提出了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即实现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两个转变,使公司安全保障能力、资源配置能力、金融运作能力、资产盈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显着提升,在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显着提升”.安全生产作为电力企业的首要工作任务不会改变,但其对于企业的价值定位更加具体化和企业化,实现方式必然改变。
浙江电力和上海电力为此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不再就某个具体应用来看问题,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首先确定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框架。以ERP为核心,利用ERP系统(财务管理、物料管理、工厂维护、项目系统、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全面的、开放型的信息平台,它的实时性、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快捷,打破专业化管理和企业管理活动的脱节,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系统和营销系统与ERP实现集成,构成电力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框架和支柱,为企业全局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
同时在生产环节本身,消除专业工种的限制,以输配变一体化的思想开发安全生产系统。同时实现和ERP的数据和流程整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前这种发展模式在国外先进的电力企业已获得巨大成功。国内多家网省公司,也陆续展开ERP的建设工作。基本都采用了SAP公司的ERP产品套间,2006年,SAP公司已经占据电力行业的IT市场的第一大市场份额位置,并且遥遥领先。
与ERP结合,开发新一代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先行一步,就可能占据未来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国外的厂商Amdocs公司和国内厂商的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公司,已推出了实用化的解决方案,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公司目前是唯一得到3个SAP电网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产品评测认证的国内公司。两家公司目前基本上占据了此新兴市场各50%的市场份额。
充分发挥ERP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实现安全生产专业化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有效集成将是电力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先进模式,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电力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企业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不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引发了行业重组、政策调整、规范更新。电力企业运营模式从生产主导型向客户主导性变化,走向主动竞争、管理变革、改变生产方式、强化生存与核心竞争力。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提出了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即实现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两个转变,使公司安全保障能力、资源配置能力、金融运作能力、资产盈利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显着提升,在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显着提升,初步建成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实现企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和“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
电力企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资产密集性企业,仅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资产超万亿。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围绕电力企业的核心生产业务,通过加强资产设备管理、安全生产过程管理、降低维护成本、减少和杜绝资产损失。电力安全生产具有资产、资金、人才密集型的特点和专业要求。
ERP是一个集中化管理模式的系统,它适应了当今企业从多层塔型管理到扁平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加强了公司各方面的集中管理和控制,ERP也是市场竞争发展的产物,不仅仅是个系统,代表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模式,ERP系统实施是企业管理变革、文化再造、迅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挑战和对策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和设备密集型企业,资产设备数量大、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及连续运转可利用率要求高。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事故会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甚至会波及社会用电安全,波及国计民生。企业生产活动主要围绕工程建设、设备维护、电网调度。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购电、输变电、配电、营销、服务”核心价值链的主要组成部分。输、变、配主要环节的完整的设备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计划平衡、运行、检修、调度一体化作业流程,从管理决策层次支持设备资产投资、维修项目、物料、人力等资源统筹和控制;从作业层次支持不同专业技术、各级生产运营的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企业“安全、效率、效益”的具体体现,不仅涉及到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电网拓扑模型、实时控制多种复杂技术,而且要考虑到可靠性、安全监督、“两票”等不同专业管理和作业特点。
ERP系统(财务管理、物料管理、工厂维护、项目系统、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全面的、开放型的信息平台,它的实时性、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快捷,为企业全局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必然要求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ERP实现集成,更好地管理供电企业的生产业务活动。不能实现生产活动与企业人、财务、物的信息和流程整合,就容易造成专业化管理和企业管理活动的脱节。
电力企业的各类业务尤其是电力生产技术的管理有其复杂性和专业性,以及偏重于电网模型管理的特性,使得仅靠以资财模型为特征的ERP系统,无法满足和覆盖电力生产技术管理的所有,必然要求有一些专业系统和ERP进行集成应用,以更好地为电力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提供支持,不断提升电力的核心竞争能力,确保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以ERP为核心构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遵循“松耦合集成”、“优势互补”原则,符合信息化发展,涵盖输电、变电、配电业务管理,满足地区和省级应用需求,实现和ERP的数据和流程整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一种新模式。浙江电力2005展开的SAPPM集成模式的安全生产管理项目是个典型的实践。
2006年11月20日,全球着名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公司正式在中国成立SAP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中心,标志着ERP厂商将全球行业经验和管理认知更系统地和中国电力企业需求相结合,2006年通过SAPNetWeaver平台全球评测认证的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多,其中仅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公司就获得了3个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产品评测认证。基于ERP集成模式的电力安全生产解决方案趋于成熟,将极大的促进电力企业战略目标和专业化管理信息化支撑能力。
目前,在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领域,2006年度排名前五位的厂商:Amdocs-Longshine、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国电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市场趋势
2006年电力行业的IT投资总额为87.19亿元。预计2007年中国电力行业的IT投资规模为105.7亿元人民币。软件和服务的比例预计达到47%,越来越多的电网企业把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向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ERP系统上。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在电力安全生产和ERP集成信息化领域预计投资将超过40亿。其中,率先实施ERP的省份每年在安全生产管理和ERP集成的投资不少于1亿元,市场空间巨大。目前浙江电力、上海电力、华北电网、西北电网已经实施ERP和安全生产管理集成,浙江电力作为全国电力企业最早上线ERP的省份,已经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输变电管理、安全监督管理等)与ERP系统的集成。在该领域,目前主要国外厂商Amdocs和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各占据30%以上的市场份额。
结论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和ERP的融合集成趋势越来越明显,立足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特点,充分发挥ERP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实现安全生产专业化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有效集成将是电力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先进模式,孕育着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