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企业经营经理人人才就业市场目前仍处在冰寒地动时期。昔日穿梭于高级商务大厦中的白领们早已失去意气风发的面貌,唯恐下一张公布的裁员单上出现自己的名号。显然高级白领们很珍视目前的工作机会,因为身边一个个朋友再就业时的受挫和困难经历,让他们下岗后缺乏自信在近期内能找到满意工作。
目前这种缺乏自信、焦虑的人才心理越来越受到媒体与社会的关注,因此在国外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行业,专门为企业辞退的员工找工作,按照职位高低收费来为高级人才来找工作,于是很多企业委托这些公司为自家员工找工作,他们充分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责任,随之而来的是员工更高的忠诚度和对企业的责任感。在国内,最近也兴起了一股不小的骚动,一些企业文化深厚的公司纷纷带头“卖”出自家职员,安排专人以“兼职猎头”的身份,帮助“相对过剩”的员工跳槽,国内企业经营经理人亲手为自家员工“做嫁衣”,将内部某些岗位英才“出嫁”给别家企业。
企业“卖”孩子,实质是关怀
企业“卖”孩子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甚至能促使国内企业经营经理人转危为安。金融危机无情,人有情,企业面临经营状况恶劣,节流裁员的局面时,解除合同对企业是最简单的事情,但也是对员工最无情的处理方式。如果能换一个思路就会不同,企业出面为内部职员找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相对过剩员工”遣散费负担,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企业最困难时仍投入人力与物力为员工谋利,协助跳槽、甚至帮忙介绍新工作,此时公司扮演的角色是一位博爱的大家长,给同处困境的孩子们雪中送炭,同时也给予最贴心鼓励。这不充分体现出企业富有人情味吗?如此看来,企业虽说是“卖自家孩子”,可实质出于关怀。
那些无私替员工做“嫁衣”的企业所体现出的高度责任感,随之换来的是员工更高的忠诚度、责任感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即便是岌岌可危的公司也会想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当企业身处危难关头时,振兴员工士气是首要,人才是兴国振企之本,钱财可以亏损,可人心不可失、士气不可泄。尽管企业“送走”部分职员,但是,剩下的员工会以更努力工作态度回报企业,他们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奋进;他们更加团结,用体谅和包容来工作;他们英勇有干劲,富有与企业同存亡的气魄!公司赢得一个“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富有主人翁精神的团队,何愁东山再起日的到来。但是自身难保的企业经理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战略目光,又或是没有一颗慷慨和仁慈的心,是没法“慷慨解囊”的“送出”自家员工的。
“兼职猎头”,企业更有优势
企业派专人做“兼职猎头”推销自家员工与当下流行的白领做“兼职顾问”卖朋友的做法有些区别,虽说同样是“买卖人口”,但前者拥有后者无法比拟的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买人口体现深厚人情味,更多施惠于被“卖”人才–即:员工。前面讲了企业“卖”人才初衷是为“解围”,他们更注重对“本企业内现有人才的推销”;企业掌握更准确交易双方信息是企业做“兼职猎头”的另一大优势,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表现与同行企业经营的情形了若指掌,能更准确实现“人才交易”。相较下白领做“兼职猎头”常处陌生行业,对人才工作能力信息准确性把握也不深入,经常为企业推荐上十个人才后,才能真正摸清该岗位人才引进的关键点。显然企业做“兼职猎头”更有优势。
当然企业“卖”员工也有局限性,手中的人才资源有限,往往也只涉足本行业。这样业务活动范围随之缩小。然而这种局限是相对的,且能轻易去打破,笔者走访在才才网开设猎头店的几家此类纺织企业相关负责人,他们表示:可能开始是尝试“卖”员工,多为企业谋利,加入“兼职猎头”队伍一段时间后,发现爱上了这行业,希望以后一直做下来。”在为企业谋利的同时,有时自己也能接些外单,也会帮忙朋友、熟人等推荐工作,实际上已经拓展开“买卖范围”,不否认企业间“卖”员工的风潮最终会并入白领做“兼职猎头”的来势汹汹大潮之中。
推销员工、花样百出
企业“卖”员工可谓花样百出,如解除合同、“转会”、“租赁”、“卖”给其他企业、“卖”给社会组织等等,相应的实现渠道也不少,其中常用渠道有8种:同行企业谈判;行业协会组织调配;招聘网站企业需求;朋友推荐等,以上几种途径早期用得最多,随着企业“卖人”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企业借用白领们做“兼职顾问”的常用渠道,如:论坛发帖;MSN挂上签名;开辟博客;在申才网、淘人网、才才网等专业猎头网站发布人才信息。后面几类渠道尤其是利用专业的猎头网平台运营效果较好,淘人网、才才网,企业不仅可以发布人才信息,同时还可以免费开设“网上猎头店铺”来经营手中人脉资源。
最近才才网为诸多“猎手们”新研发出一项功能,它针对资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人士设计,这类群体手中往往有多年积攒的人脉资源,绝大多数以EXCEL表格保存,由于人才资源数量相对较大,为避免单个费事传送到网店展示,就可以直接使用“EXCEL上传一键通”的功能,目前该功能已经得到完善,严格的保密性让上传者不必担心人才联系方式会外泄。才才网这一功能使用用户还只是集中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脉广泛的市场英才之中,对于上述的企业“兼职猎头”用的还不多。
企业介入“兼职猎头”行业是一种短期行为,纯属金融危机重创下不得已选择。因此企业应该谨慎处理如何拉拢留住核心骨干成员,以及如何应对由于卖出的人才而导致技术外泄等问题。长远看来,企业涉足“兼职猎头”行业同时为国内人才市场培养出一批兼职猎手,最后大浪淘沙后剩下的猎手无疑将成为白领“兼职猎头”队伍中的英才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