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品牌管理:国际名牌在中国把不住质量关

企业培训师观点:品牌管理:国际名牌在中国把不住质量关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社会日益开放,洋名牌离我们的生活已并不遥远。意大利的服装、法国的手袋、西班牙的皮鞋、英格兰的风衣,这些昂贵的奢侈品在一轮轮的广告轰炸下,现今许多中国人也能叫上名来,一些赶时髦、讲究品质人说不定还会咬牙买上几件提升品位。  

  在浙江省工商局最近进行的一次名牌服装质量安全检测中,国内品牌几乎悉数过关,而国际品牌却近八成不合格。检测人员介绍说,检测所依据的标准脱胎于欧盟相关标准,而又比欧盟标准宽松许多。但这些标榜品质、品位的国际名牌咋就过不了最基本的质量关呢?透过这一事件,我们又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出怎样的一些欠缺呢?

  如假包换的国际名牌服饰八成抽检不合格

  浙江省工商局日前在杭州几家高档百货商场内,抽取了具有品牌管理代表性的13个国际知名品牌的37个批次服装样品和部分国内品牌进行检测。被检测的国外品牌包括鲨鱼、都彭、HUGOBOSS(雨果·博斯)、BURBERRY(博柏利)、Aquascutum(雅格狮丹)、TOMMYHILFIGER等,主要来自意大利、英国、葡萄牙、土耳其、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涉及西裤(服)、衬衫、休闲裤、茄克、T恤、牛仔裤、羊毛衫、女裙、女上衣等多个类别。国内品牌则有杉杉、雅戈尔(600177,股吧)、七匹狼(002029,股吧)等。

  BOSS作为德国高级服装品牌一直给人以精致的印象

  检测结果几乎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被检国产品牌管理除个别存在问题外,其余悉数过关。而身价高于土品牌10倍乃至百倍的国际大牌却纷纷落下马来。13个国际知名品牌37个被检批次中,合格的仅有15个批次,合格率为四成。而根据品牌计算,13个国际知名品牌中不合格的有10个,品牌合格率仅为可怜的23%。

  此次服装质量检验主要按照GB5296.4-1998《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和GB18401-2003《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这两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执行。负责检测的浙江纺织产品检测中心主任翁宏力告诉记者。

  使用说明标注混乱是导致被检国际名品服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翁宏力说。使用说明作为产品质量的一部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起到介绍商品和引导消费的作用。从本次检测情况看,使用说明不合格具体表现在水洗图表不正确不规范;产品号型规格标注错误、乱标注;纤维成份标注没有用国家规定的纤维简称;执行的产品标准与产品不相配等。

  当然,被检国际知名服饰还存在严重的安全质量和虚假含量问题,主要是色牢度、PH值、纤维含量不合格。翁宏力说,色牢度差的服装,面料中的染料容易转移到人体皮肤上,对人体造成危害。PH值作为一个重要安全指标,太高或太低都会引起皮肤过敏。而纤维含量不合格,主要体现为标注的纤维含量和实测纤维含量不符,其中有部分属于恶意造假。如HUGOBOSS(雨果·博斯),标注为100%纯棉,实测为100%涤纶;BURBERRY(博柏利),标注为100%涤纶,实测为100%粘纤;还有的品牌标注为粘纤,实测为铜氨纤维。

  对于这样的检测结果,作为普通消费者,绝大多数人在检测结果公布后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吧,怎么会呢?被检的是假冒货吧。

  和普通消费者一样,负责抽检的工商人员起先也对结果产生了怀疑。然而在对这些产品追根溯源后,工商人员发现被检产品全部属于真品。浙江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副处长潘炜告诉记者说:被检商品不存在假冒伪劣的问题,检测结果出来后,工商部门给各个服装经销商发过函,然而在整个疑义期内,几乎没有人对检测结果提出过不同意见。

  名牌质量门拷问我国的标准缺失症

  质量问题,甚至恶意造假行为出现在货真价实的国际名牌上,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成千上万元的名牌衣服,怎么连基本的用料都会造假,实在有些让中国消费者费思量。
至于组织此次检测的缘起,潘炜说:一方面是因为有消费者对名牌服装进行过投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2005年1月1号开始实施的《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一年过渡期已到,这意味工商部门对市场上的纺织品进行安全检测有了标准可依。原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对于服装安全方面没有相应检测标准。《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出炉后,浙江省工商部门抱着一种试一试的心态,心想拿它当试金石对市场上的服装进行一番检验,不料检出如此结果。

  不过,最令工商人员感到纳闷的是,国内的《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脱胎于欧盟相关标准,而且比欧盟标准要宽松许多,但是出问题的国际名牌服装在欧洲市场上却没有被检出问题。

  是不是这些服装企业对中国消费者心存歧视我们不好说。潘炜认为,按道理在欧洲能够大行其道的服装在中国不应该出现问题。

  听到国际名牌服装八成不合格的消息我一点也不惊讶,这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国内一线品牌还是国际一线品牌,都有可能存在检测质量问题,这其中也暴露出不少国际一线品牌在中国的生存情况。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这样评论道。

  世界名牌服装在中国突然“水土不服”

  在欧盟更为严格的标准下尚能安然无恙的服装,为何在中国市场上就出现问题了呢。联系起一些国际大品牌频频在中国发生的质量门事件,一些专家分析认为,在揣测外国企业的同时,也有必要给自己号号脉。

  应该看到的是如果没有《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纺织品安全质量监管将始终处于真空状态,如此将会有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成为消废者。而一旦有了行业标准,许多名牌产品立即就露出马脚。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我国应当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进程。

  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何晓明说,后WTO时代利用关税设立起来的贸易壁垒将消失,最终依靠的必然是技术和相应的技术标准。近几年欧美频频对我国出口的产品施以技术壁垒,日本最近也抛出肯定列表制定对我国农产品(000061,股吧)出口设限。而反观国内,由于技术标准缺失,不仅企业出口受限,而且在进口过程中许多不合格的垃圾商品也大摇大摆的进来了。

  不得不说的贪贵求洋消费心理

  从3月下旬开始,问题国际名牌服装在浙江开始退货。然而在全国的其他一些地方,这些价格不菲的服装依然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更有甚者,即使是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贴牌加工的国际名牌,也同样成为一些奢侈品追逐者的最爱。

  记者最近走访了北京国贸等一些高档商场,发现被查处的TOMMY、BURBERRY等国际品牌销售正常,丝毫没有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在国贸TOMMY专卖店,记者看到顾客络绎不绝,当记者问起营业员关于在浙江该品牌服装被查出质量问题时,该销售人员说:TOMMY是国际大品牌,不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而且服装多以进口为主,只有少数在中国加工生产,大多都来自毛里求斯、印度等国家的加工厂,质量非常好,而且一般国外加工的服装比中国本土贴牌加工的贵出一截,自然品质就更好了。至于被查处曝光的事情,该店的销售营业人员表示根本就没听说过,应该也不可能。她说,这个店已经有好多年了,销售一直很稳定,固定的顾客也很多,而且在国贸销售的商品,本来就代表了品质。

  在TOMMY国贸店采访发现,光顾这里的消费者也根本不知道TOMMY等13个国际品牌日前被检查出质量问题的事件。一位小姐当天就在这家店里购买了超过4000元人民币的商品,并成为这里的VIP会员,她表示,TOMMY的衣服她在国外买过,觉得挺时尚的,她觉得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应该不会有质量问题的。

  记者在天津国际商场刚刚开业的TOMMY专卖店几乎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该店的销售人员也表示对TOMMY等品牌被查处事件一无所知,并表示这根本不可能,应该查处的都是冒牌货吧。该营业员还说,TOMMY的品牌名气大,自然冒牌货就多,影响了品牌声誉,他们也觉得头疼。

  实际上,国际品牌质检不合格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许多被检出问题的品牌就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一些媒体采访也遭到了各种形式的回避,几乎在浙江之外,名牌质量门事件没有太大的扩散,以至于即使是这些品牌在国内别的城市专卖店的工作人员,许多压根也不知道有这回事。

  而真名牌不可能有质量问题实际上是许多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华丽光环下的世界名牌,许多中国消费者还不乏迷信心理,不买对的,只买贵的的也大有人在。记者至少访问了二十个以上的上海白领,问他们对这件事怎么看,几乎7成以上直接回答:不可能,一定是假冒货。余下的也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有的还说:出问题的一定是在中国贴牌加工的,没办法,到了中国,连名牌也质量下降了……

  殊不知,被查出质量问题的国际名牌,恰恰全都是纯进口的舶来品,可这些价高质次的垃圾货,却轻而易举地博得中国消费者的同情,这背后难道不是贪贵求洋的畸形消费心理在作怪?

  一些专家认为,国内消费者一味贪贵求洋的不健康消费心理,可能被一些不法外国企业利用,将一些次名牌销往中国。对此,上海服装设计协会副主席张渭源说:消费者盲目相信国外品牌的质量,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现象。这次事件给了消费者一个很好的提示,不要盲目相信国外品牌。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