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领导班子建设行政管理科学发展观分析报告

企业培训师观点:领导班子建设行政管理科学发展观分析报告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建委领导班子建设行政管理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中央和市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和安排,转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我们在继续深化学习调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在认真梳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委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检查分析委领导班子及成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

  一、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市委、市企业的坚强领导下,市建委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负重自强,团结一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坚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认真组织完成“半小时主城”、市长峰会、市庆工程建设项目,高九路、牛滴路、菜园坝大桥、嘉华大桥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五横、六纵、一环、七联络”的快速路网建设推进有序。截至2007年,主城区建成城市道路2119公里,跨江大桥18座,大型隧道7座。建成国内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成为西部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建成首条快速公交BRT示范线,实现快速公交“零”的突破。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3.78%、82.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断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加大配套费征收力度,完善土地整治储备制度,充分发挥投资集团的投融资作用,大力推广“市区共建”、BT、BOT投融资模式,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重点工程建设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发挥了支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键性作用。2003年至2007年,重点建设共完成投资2840亿元,年度完成投资以26%的平均速度递增,各年完成投资额均占到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有力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奥体中心、三峡博物馆、湖广会馆、XX图书馆等社会事业项目竣工投用,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建成主城排水工程、长生桥垃圾填埋场、同兴垃圾处理厂、黑石子垃圾处理场等项目,改善了生态环境。建成江北机场扩建工程、寸滩港一期、渝怀及遂渝铁路、“八小时XX”交通工程,初步形成了较为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三)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全市城镇化率从2002年的39.9%,提升到2007年的48.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特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等级较为协调的城镇结构体系。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的中心镇达到105个,城镇规模明显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镇面貌明显变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乡镇建管机构不断完善,所有乡镇都设立了乡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稳步推进康居村建设,完成100个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大力实施农村集居点便道建设,建成136个村1942公里的农村便道。开展农房图集编制工作,完成16个方案共26套图集。

  (四)建设行业逐步壮大

  坚持优化行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科技进步,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一是行业产值大幅度增长。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勘察设计业营业收入达到110亿元,房地产业完成投资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4.3%和28%。二是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做大做强为目标,以资质管理为手段,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引导企业联合重组,初步形成了一批竞争优势明显、资产优良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三是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大力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严格工程招投标管理,深化工程造价改革,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和工程担保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四是行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在西部地区率先推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在全国率先执行空调效能比限值设计。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水平,工程建设标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五)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一是建设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组织起草、修改、论证了《XX市勘察设计管理条例》、《XX市建筑节能条例》、《XX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草案,已由立法机关颁布实施,我委组织实施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已达11部。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项目由47项减少到27项,做到了“应减必减”。推行五段式并联审批制度改革,减少申请材料和审批程序,缩短主协办部门工作时限,推行“超时默许制”和“审批结论不规范默认制”。三是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下放部分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查审批权和政务办理事项的实施权,将建筑企业三级、房地产企业三级、勘察设计企业丙级及以下资质的审批权下放给所有区县,扩大区管工程比例,下放城镇化专项补助资金项目核定权。

(六)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久建不完”工程处置顺利推进。93个“久建不完”工程基本处置完成,最大限度地挽回了投资者、建设者、消费者的损失,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清欠工作完成阶段性目标。截至2007年,清理拖欠工程款38亿元,占拖欠总额的98.6%,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危旧房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主城危旧房改造909.4万平方米,近16万户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3年至2007年,竣工经济适用房面积611万平方米。四是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不断进步。建成一大批优质工程,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强化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推进实施蓝天行动,施工扬尘、噪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农民工培训取得成效。实施“惠农工程”和“温暖工程”,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免费培训,培训人数达2.5万人。

  (七)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勤政廉洁、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目标,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切实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立足于选准,着力与选好,切实把好推荐、考察、任用三个关键环节,拓宽选人视野,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干部队伍文化、专业、年龄结构明显改善,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能力、工作作风都有了可喜进步,整体素质得以提升。深入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和“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切实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强化反腐倡廉教育,抓好建筑领域反腐败工作和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们采取深入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见箱、网上征求意见、开通征求意见热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共收集到各种意见建议371条,经认真分类梳理,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道路、桥梁、管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与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差距较大。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路网密度等指标明显偏低,路网结构也不尽合理,对山地城市交通建设的研究不够系统。“建到哪儿堵到哪儿”的现象时有发生,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未得到根本性缓解,基础设施综合配套不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还未真正建立,与直辖市的地位和形象不相称。2007年,我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9.16平方米,低于全国11.43平方米的平均水平,在西部排名倒数第二。轨道交通建设运营里程仅19公里,骨干线网尚未形成,难以满足相关区县和市民的迫切需要。

  (二)城市建设水准不高,特色不鲜明

  城市建设精品不多、缺乏大手笔。直到现在,许多XX人心目中最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依然是人民大礼堂,无法超越。主城区楼宇过高过密,楼形比较单一,品位不高,景观特色不鲜明,缺少高水平的大型综合建筑。城市广场、绿地不足,多数广场没有周围建筑的围合感,整体协调性差。多数跨江大桥未能与山城、**特色有机融合,真正能让市民或外来客人内心有好评的有限。“两江四岸”缺乏体现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化特点的建筑风格,对滨江路消落带的综合整治不够。城市绿化面积不够、档次偏低,2007年,全市建成区绿地率28.92%,低于全国31.31%的平均水平,在西部排名第4。重地上形象轻地下设施的状况未根本转变,地下综合管网建设严重滞后,道路开挖现象未能有效遏制。

  (三)统筹城乡建设手段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体系结构不完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薄弱。2007年,“一圈”的城镇化率为61.3%,“两翼”的城镇化率仅29%。统筹城乡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手段不足,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落实各项政策的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城镇发展模式还比较粗放,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对中心镇建设的统筹协调不够,出现了分散用力,有限的资源得不到集中和整合的情况,影响了政策扶持的成效。村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公用设施配套程度低,乡镇治污工程才开始起步。村镇建设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农房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未根本杜绝。

  (四)城乡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不畅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欠帐,投入力度、建设速度、实施强度还不能适应XX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城乡建设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仍然偏少,投融资渠道不宽,资本市场未有效地利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压力增大,建设资金拮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当前,推进宜居XX、畅通XX和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量很大,未来五年畅通XX建设中仅主城区交通建设一项就需投入1000亿元,资金落实到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五)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建筑业、房地产业、勘察设计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型增长,产业增值能力有限。就建筑业而言,优势企业所占比例较小,行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偏低。特级、一级建筑企业共214户,仅占企业总数的3.15%。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技能水平不高,建筑业从业人员150万人,其中农民工有120万人,是一支农民工的大军。建设科技对建筑工程质量和行业进步的贡献率较低,建筑业资产总量、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等都远远落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和江苏、XX等建筑强省,也落后于**、**等西部省份。企业外向度不高,

  2007年建筑业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仅1.7亿美元。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违法违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业主行为不规范,工程招投标弄虚作假、围标串标、违法分包转包、拖欠工程款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六)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综合统筹

  2000年机构改革后,撤销了原市委建设工委,规划、市政、园林、房管等业务工作亦不再实行归口管理,而是独立运行、各自管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规、建、管”相互分离的行政管理运行模式有一定弊端,存在着职责交叉、管理重叠、推诿拖延等现象,建设工作综合协调难度较大,统筹性、系统性、序列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形成工作合力,造成了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建设系统整体职能和效能的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建设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七)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不够,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不够,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内容、活动方式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适应,个别单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应对复杂局面、驾驭市场经济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适应。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重选拔使用、轻培养教育的现象,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多,对一般干部的培训相对较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轮岗交流的力度还不够。建设人才队伍的总量不足,文化、专业、年龄结构还不够合理,分布不均衡,选人视野不够开阔,渠道不够畅通。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三把尺子”,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客观上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基础条件造成的。但从主观上分析,主要是我们在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能力作风和体制机制、工作方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够,思想观念上有不符合的地方

  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对其精神实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还有待提升,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是在处理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与品质的关系上,存在重快轻好的问题。城市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在改善投资硬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方面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还有大量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要做。二是在处理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的关系上,存在重城轻乡的问题。在以城带乡,完善乡镇规划、加强村镇建设、延伸城市管理上还不足,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向村镇倾斜不够。三是在处理城乡建设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上,存在重物轻人的问题。公交站场、换乘枢纽、人行过街系统、盲道建设还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四是在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存在重近轻远的问题。节能省地型建筑还不多,发展模式还比较粗放,重复建设的现象未根本杜绝,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突出。

  (二)思想还不够解放,开拓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解放思想的程度还不够,眼界还不够开阔,创新气魄、力度还不够。一是创新精神不足。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形成新方法、新机制的力度不够。在技术创新上,存在建筑企业经营者观念陈旧、科技研发和投入力度不够甚至零投入的问题。在行业发展上,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企业资质等级低,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二是开放意识不足。在如何借力、借势发展这一课题上,我们的研究还不能满足当前XX“加快”、“率先”发展的要求,外资在投资中所占比率仍然较低。在“走出去”这一环节上也缺少更多的尝试。三是世界眼光不足。建设领域外经工作更多的是请别人进来,自己走出去用世界的眼光找不足,用世界的资源谋发展,进一步向世界标准看齐,从总体上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仍然不足。

(三)在谋划工作、综合统筹上有不科学的地方

  对如何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城乡建设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透彻,在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考工作、研究问题、指导实践上还有差距。一是对工作的长远谋划还不够。跟踪、了解和掌握建设领域发展的最新态势不及时,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课题研究相对较少。二是研究问题还不够深入。在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有效的工作举措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对一些问题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措施还不多。在统筹城乡建设上,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办法不多,抓手不足。三是综合协调的力度还不够。面对目前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特别是部门职责交叉、管理多头的状况,我们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主动协调、有效协调市级规划、市政、园林、房管等部门,共同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尤其是在理清建设时序,严格建设程序方面的力度不够,具体工作上有不深、不细的问题。

  (四)在能力作风上有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地方

  一是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办法,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城乡建设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在科学合理划分市区分工,加强对区县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共同推动城乡建设方面存在差距。二是执行力有待增强。有效整合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还不够。特别是一些需要协作完成的工作,存在配合不够密切的情况,导致工作落实不力,效果不够理想。三是班子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还不够。班子成员间沉心静气地进行交心谈心,沟通思想,交换看法,增进感情还不够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存在打不开情面,自我批评多,相互间开展批评不够的情况。四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深入调查研究还不够,对如何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还不多。对干部布置工作多、提要求多,与干部交心谈心较少,干部谈话制度落实得不够好。干部培养教育措施比较单一,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服务意识不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在干部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新认识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调研,不断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全委上下进一步形成推动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共识,明确了科学发展理念。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乡建设最直观地体现着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又最直接地关系着人民群众利益。必须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城乡建设始终,作为城乡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是解决好城乡建设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利益,正确处理速度、效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二是积极推进危旧房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好群众住房问题,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三是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着力解决换乘枢纽、过街系统、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四是更加关注农民工群体,建立清欠工作长效机制,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整体素质。五是进一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建设放心工程、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切实减少施工扬尘、降低噪音污染。

  (二)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建设的理念

  统筹城乡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抓好大中小城市建设的同时,必须着力加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一是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的关系,克服厚此薄彼、重城轻乡的倾向,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协调推进。二是着力转变统筹城乡建设的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完善“资金统筹安排、机构延伸到乡、技术逐步覆盖”的工作机制。三是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工作格局,继续加强中心镇建设,发挥中心镇统筹城乡的纽带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挥城市对村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牢固树立集约化建设的理念

  集约化建设,是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要着眼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切实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一是更加注重资源整合、高效节约,合理利用空间,优化城市功能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二是统筹协调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时序、建设标准等问题,实现建设项目功能优化、使用高效和资源节约,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建设。三是注重建设科技创新。全面推行建筑节能,大力研发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源消耗,推广节能省地型建筑,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
  五、今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向、思路和重点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城乡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增添发展举措,努力为XX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主要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XX城乡建设的关键时期,事关未来百年的城市形象与内涵。我们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把握发展方向,做到“三个着力”。

  ——着力在“加快”、“率先”发展上下功夫。“314”总体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作为唯一的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XX还肩负着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先行探路的重要使命。我们必须把“加快”和“率先”放在首位,积极应对挑战,切实解决影响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机遇意识、挑战意识,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城乡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着力在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发展要做到好字当头,快中求好,又好又快。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水准、时代精神、XX特色”的要求,突出山城、**特色,打造亲山近水、观山揽水的独特风貌。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设计,打造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丰富城市内涵。进一步提升建设质量,把节约和珍惜各种资源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大力推进轨道交通等大运量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加强建筑抗震设防,确保公共安全。更加关注民生,让群众真正享受城乡建设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

  ——着力在完善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管理、领导决策、统筹城乡建设、联系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促进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推进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健全完善城建资金计划管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安排、干部交流等6项核心制度。深化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内部流程、缩短办事时限、提升办事效率;严格实施首问责任、办结告知、办结回访等服务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机制,全面建立执法监督检查的长效制度。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2018年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以推进宜居XX、畅通XX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办法,为城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快行业改革步伐,切实增强建设行业整体素质,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强力推动建筑节能等工作,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发展道路;严格依法行政,加快企业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力争到2012年,宜居建设全面推进,畅通XX初见成效,重点建设不断加强,行业素质明显提升,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为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夯实基础。全面完成主城区1000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拆迁改造任务,搬迁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主城区快速路网通车里程达492公里以上,基本建成“五横六纵一环七联络”快速路网骨架;轨道交通连接13个组团,覆盖主城九区,基本形成轨道交通骨架网络,通车里程达到116公里;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实际引进外资30亿美元,完成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9亿美元。

  (三)重点工作

  ⒈努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

  紧紧抓住当前中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的机遇,全力争取中央对我市城乡建设的支持。进一步编制完善和全面落实3000亿元畅通XX、3000亿元宜居XX等专项规划,加强项目包装策划和申报,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盘子。特别要围绕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宜居XX、畅通XX和北部新区、保税港区建设等重点,抓紧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点建设项目。

  继续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充分发挥市级资金带动效应,合理分担市、区两级财政压力。发挥投资集团在城建投融资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银行贷款投入城市建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民营企业家改组改造,进入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争取增发城市轨道交通、危旧房拆迁改造等地方性债券。专项设立轨道交通建设偿债基金,促进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

  ⒉抓好重点建设,推动快速发展

  进一步强化重点工程意识,从全市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从服务于、服从于重点工程建设的大局出发,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增强解决问题的透明度,争取社会各界和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为重点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强化重点工程全过程管理。加大重点项目储备力度,科学合理论证,尽量减少隐患和缺陷。加快规划、用地、立项等前期手续办理,为重点工程开工创造有利条件。及时处理征地拆迁安置问题,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整体效益。健全完善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机制,提升协调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切实加大对江北机场二期、寸滩港作业区二期、三期工程、绕城高速公路、自然博物馆新馆等重点项目推进力度;抓好水利、能源、科技、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⒊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XX

  围绕“居住舒适、出行便捷,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繁荣和谐”,具备国际先进城市竞争力、凝聚力与吸引力的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目标,全力推动宜居XX建设。坚持减量、增绿、留白、整容的原则,以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继续抓好已启动片区拆迁工作,力争“启动一片,拆净一片”。加快新建安置房建设,及时完善相关手续,着力打造安置房小区和绿化亮点工程。继续推进万盛等工矿棚户区拆迁改造。

  大力开展“四山”保护与生态修复,塑造不同特色的天际轮廓线,创造变幻多样的建筑轮廓线。精心打造两江四岸滨江景观,建设城市建筑精品,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高标准建设一批公园、绿地、广场,新建一批商业、教育、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积极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抓好住宅性能等级认定、生态住宅小区评审和精装修成品房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推进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建设一批城市和小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提升治污能力。

  ⒋加快硬件建设,打造畅通XX

  按照建设西部领先、全国最畅通的直辖市的要求,大力实施畅通XX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公交优先、软硬结合、动静并重,以轨道、城市道路、地面快速公交为主体,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快速路网、跨江桥梁和穿山隧道建设,加快推进嘉悦大桥、双碑大桥及双碑隧道、鱼洞大桥二期、慈母山隧道等工程,争取东水门、千厮门大桥尽早动工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主城跨越两江与穿越两山的交通瓶颈问题,增强主城16个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改善主城主次干道结构,提升通行能力。完善人行设施建设,提升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提速轨道交通建设。加快轨道交通一、三、六号线建设,确保完成轨道交通一、三、六号线共97公里线路的建设任务,使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116公里,基本形成轨道交通骨架。积极推进二、三、六号线延伸段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全面实现开工建设。

  ⒌坚持改革开放,壮大建设行业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切实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加快科技进步和提升综合管理水平,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在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强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加强对国有资金投资工程招投标的监管力度。加强工程造价监管,维护建筑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工程质量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推进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试点。进一步推行工程项目总承包建设管理和项目管理模式,扩大试点范围。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制定实施住房建设近期计划,明确经济适用住房、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规模和具体地块。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投入,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帮助房地产企业上市,提升直接融资能力。全面推行房地产开发资本金制度,完善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管理体系。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快勘察设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切实解决私自挂靠、出卖资质、压质压价等扰乱市场的行为。完善勘察设计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深化施工图审查管理,加快完善地方抗震设防标准体系,提升建设工程防震减灾综合水平。提升勘察设计水平,鼓励多出精品。

  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在巩固XX、**、**等市外市场和非洲、中东等国外市场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向国家重点建设地区和国外拓展市场。

  ⒍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把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经济实力强、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承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加大对远郊区县城市建设的指导和资金支持力度,推进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增强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乡镇简易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村社集居点人行步道,在示范镇建成一批市政设施一体化项目,推进基础设施逐步向乡村延伸。整合农村建设实用技术,推广使用新一轮农村住宅通用图集,突出巴渝民居特色。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素质。

  发展建筑劳务经济。充分发挥建筑业劳动密集型特点,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建筑业转移。全面加强建筑劳务培训,促进转移的劳动力掌握建筑基本技能,不断提升从业能力和素质。规范建设建筑劳务基地,促进劳务企业做优做特,打造XX建筑劳务品牌。

  六、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推动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抓好中心组学习,提升领导班子的思想觉悟、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不断增强领导和推动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民主生活会的各项规定,提升民主生活会质量,提升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按照大开放、大发展的要求,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大开放意识,坚持改革创新,为城乡建设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切实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到民主议事、和衷共事、团结干事。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党组会议事规则》、《委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行政办公会制度》等民主集中制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议事决策。进一步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提升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三)切实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

  建设行政管理坚持把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作为评判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进一步理清城乡建设科学发展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完善措施办法,努力使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切实增强“五种能力”: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解决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努力形成“三公三意三匹配”的选人用人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认真落实《干部交流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突出重点,完善措施,抓好委机关与直属单位之间、机关各处室之间、以及处室内部干部的轮岗交流,形成合理有序的交流机制。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强化措施,丰富手段,加大力度,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大胆创新建设人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紧紧围绕吸引、培养、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加强建委系统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五)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固本强基”战略,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创建活动,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体系和责任体系。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改进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工作内容、活动方式。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切实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继续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抓好组织发展工作。坚持“权利和义务并重、管理和服务并举”的工作方针,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以发挥作用为目标,以党内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一个党员一面旗”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六)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教育和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改进思想作风。强化宗旨观念,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为民意识,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强化务实作风,引导党员、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强化廉洁意识,教育党员、干部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行政管理的科学发展。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