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开放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竞争的实质是价格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价格及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成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及人力资源成本,面对民营企业家普遍效益不佳的现实和加入WTO的压力,企业当务之急是如何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建立一套完善而先进的有关成本管理方法的办法,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以便在竞争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一、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企业成本管理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预估,确定控制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目的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
可见,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方法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都不存在很大差距的企业之间,价格是决定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主要因素,即所谓的成本领先战略。因此,许多企业不得不把成本作为决定其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来对待。国外许多大公司纷纷跑到中国来办企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中国廉价的原材料及劳动力市场。精明的企业家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许多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降本增效的成本管理方式。
二、企业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1、成本管理仅局限于对生产领域生产成本的控制。
降低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永恒主题,但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特别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甚至将其视同为产品成本。这不仅由于制造成本是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汇集的结果,而且还由于它在企业的总费用构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市场格局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的价值实现比价值形成更重要,因为就算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得再好,但产品始终要通过交贸来实现它的价值,不然会造成产品积压而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这也是现代许多西方国家追求“零库存”的形式来节约几乎全额的库存成本的原因。所以企业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和费用用于商品价值实现环节,造成了流通费用绝对额和相对额的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用于产品广告、促销、建立产品销售渠道、产品包装等方面的流通费用大幅度上涨。据有关资料表明:世界一流企业年用于宣传广告的费用约占年收入的6%,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开支还远远落后于别人,可见,随着成本管理范畴的扩展,上述的办法已不适应,它将被一个范围更广泛的成本控制范畴所代替,即全面成本管理。
2、间接成本归集和分配方法的弱点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是以产品或部门为中心进行成本管理,利用传统方法提供的产品成本或责任中心成本信息,通过与计划或预算进行比较、分析,揭示问题,以寻找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和降低成本的途径。
间接成本通常按数量基础分配,其分配基础经常是财务性变量,如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等,但出于间接成本库过于浓缩,一方面使得同一间接成本库的间接成本通常缺乏同质性,另一方面使得成本分配时平均的范围过宽,以致于把过多的间接成本塞给高产出的产品,而把过少的成本分给低产出产品,造成成本计算结果的扭曲。三、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初探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相应地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从而推动了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管理方法之成本预测;
树立成本避免的意识为了追求利润,成本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会注意到成本问题,但往往自发的思维是成本节省,但单靠成本节省获取的利润是难以确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因此现代的经理人必须有成本避免的意识。从管理的源流来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就形成了成本避免,这可视为成本降低的高级形态。在全面成本管理体系中,成本的目标控制应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成本避免的基本思想就是立足于事前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成本管理方法中管理会计中提到的“零基预算”可认为是成本避免的先驱。零基预算在对任何一项支出作预算时,不考虑历史的或现实的费用水平,一切以零为起点,重新独立地分析支出项目的数额大小,借此避免不合理的继续存在。但零基预算只是局限于单一价值管理的思路,而成本避免的视野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开发设计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营销成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废弃处置成本,相比更注重防患于未燃.
二、成本管理方法之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管理成本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个员工都是成本产生的直接动因,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在形成成本,企业产品设计、组织、生产、销售、维护保养整个运行过程都是成本产生的载体。通俗地说,我们把产品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控制比喻成一条河,那么成本控制的对象既包括业务过程中游的制造目标成本、物流目标成本和营销目标成本,又包括业务过程上游的开发设计目标成本,同时也包括业务过程下游的使用目标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目标成本。因此,全面成本控制管理应是从业务过程上游至下游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为实现目标利润的最大化而进行的管理,必须具有全员、全面、全过程性。
1、全员参加。
成本产生的直接动因和成本改进的决定因素是全体员工,只有全体员工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的思想,人人关心并积极主动运用成本管理方法,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创新,才能使降低成本有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2、全过程性。
凡影响成本的一切因素,不论是技术方面的还是经济方面的皆应纳入成本管理方法范畴。因此,全面成本管理必须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成本管理体系,实现成本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
3、全面性。
全面成本管理方法中的“成本”概念是广义的、综合的。首先,它不仅包括产品成本,而且还包含了质量成本、战略成本、责任成本、技术成本等。其次,成本是速度、可靠性能、质量的综合反映,质量的提升、可靠性的增强、速度的增长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保证。
三、成本管理方法之成本计算;
采用作业基础成本管理方法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简称ABC,它是以作业为基本的成本对象,以作业成本作为将成本分配给其他成本对象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成本管理方法方法。现代企业实质上是一个为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企业职能的集合体,我们称之为职能价值链。
价值链中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同时作为一个独立小整体运作,其中生产则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专家称之为作业链。每项作业都是前项作业的顾客,将作业链上的所有作业汇总起来,即可为外部顾客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每完成一项作业就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到下一个作业,照此逐步结转下去,直到最后一个步骤将产品提供给顾客。作业的转移同时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全部作业的集合,同时也表现为全部作业的价值集合。作业成本计算,就是依据这一有序的作业链以及所伴随的价值链索本求源,以作业作为成本计算的首要对象,然后,以产品对这些作业的需求为基础,将成本追踪到产品。综上所述可见,作业基础成本管理方法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需求驱动生产,生产耗用资源,资源耗用生产成本,跟踪资源成本向所认定的作业转移,同时作业又创造价值转移给下一个作业,直至最终产品。ABC法以作业为基础,按其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不但可以改变传统成本计算中成本背离实际而发生扭曲的现象,还能为企业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经理人在产品定价、资源分配、优化产品组合等方面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四 运用现代技术参与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影响成本管理方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有物理的因素,技术的因素,又有人的因素。
我们应树立“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成本管理方法的思想,即为了长期的、大量的增收减支,应该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比如引进新型设备可能导致一笔较大的支出,但是,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升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而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管理手段更成为现代成本管理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据美国科学院在对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五家美国公司的调查表明,采用CIMS后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效益:产品质量提升200-300%;生产率提升40-70%;设备利用率提升200-300%;生产周期减少30-60%;在产品减少30-60%;工程费用减少15-30%;人工费用减少5-20%;工作师的工作效率提升300-350%。这些效益无一不与降低成本息息相关。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参与成本管理,大大地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总之,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计算、成本分析等各个成本管理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企业在加强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发挥成本管理方法的作用,共同致力于企业整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