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国民经济管理学

企业培训师观点:国民经济管理学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国民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前身为国民经济计划学科,从1953年开始创办至今已有50年的发展历程,办学历史悠久,而且一直没有中断(除文革大部分期间全国高校停止办学外),这在全国高校中是少有的。目前经济管理学科点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学位)层次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的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50岁以下的8位教师全部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含在读博士生)有5人。

  一、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该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演变大体经过创建和稳定发展、恢复和发展壮大、改革和发展三大阶段。

  (一)创建和稳定发展阶段:1953—1972年

  新中国成立后,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学校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高等财经院校,迫切需要建立国民经济计划学科。1953年8月,一方面,因院系调整从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江西大学合并来了一批有利于本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师资,包括罗章龙(当时名为罗仲言)、陈绶荪、秦庆均、周光琦等4位教授和郑启效副教授及谢伯龄讲师;另一方面,1953年秋,几位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分配至学校,他们是:叶景哲、关其学、陆大同、徐澄波,因而使学校在拥有较好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国民经济计划学科。首任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主任的是洪板桥(1958年调武汉化工学院任副院长,已离休),叶景哲任教研室秘书。教研室设在经济系,系主任为张天佐教授。随后的几年中,又有几位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来学校计划学科工作,他们是:陈立国、陈远敦、汪廷忠、郝延庆等。正是这一批批早年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的研究生,为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为该学科的创始人及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1957年,计划经济系成立,由洪板桥任系主任,陈立国任系副主任,叶景哲任系主任助理、系科研秘书。

  这段时间,国民经济管理学科的师资力量逐渐壮大,每年招收计划专业学生1个班,到1965年发展为招收2个班,同时承担学校经济管理学类各专业的国民经济计划学的授课任务。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全国高校中只有两所学校开设国民经济计划专业,一所是中国人民大学,另一所就是当时的湖北大学。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被湖北省人委授予先进教研室称号。陈立国是该学科的主要负责人,他先后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叶景哲曾任系主任助理,谢伯龄、关其学曾先后任教研室副主任。50─60年代,陈立国、叶景哲、关其学3人曾多次合作,发表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速度与比例等方面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曾被称为研究国民经济计划学的“三驾马车”,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他们被邀请参加了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联合下达的国家重点课题“长江三峡投资经济效益研究”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经济论证工作。这段时间在该学科任教的教师还有:罗章龙、陈绶荪、秦庆均、周光琦、郑启效、陆大同、徐澄波、陈远敦、汪廷忠、郝延庆、孙永德、王晋、温宝光、王锐、彭春成、王隆勋、粱怀、余佩等。

  (二)恢复和发展壮大阶段:1973—1989年

  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6年起全国高校普遍停止办学。学校从1972年开始招生,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是学校在“文革”期间恢复招生的几个专业之一。国民经济计划73级也是该学科在“文革”期间招收的惟一的一个班级。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该学科也招收了首届学生,但进校时的专业名称为物资经济管理,入校两年后更名为国民经济计划专业。从1979级开始,计划专业每年招收1个班。

  进入80年代,本学科的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得到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被省教委授予文教系统先进教研室称号,陈远敦教授被评为先进个人。

  2.1982年,国家计委投资80万元(由当时的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宋平亲自批准),委托该学科开办全国计划系统干部专修科。从1982至1988年招收了7届学生,直至湖北计划学院成立时为止。

  3.1983年,该学科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点之一。叶景哲教授为首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组长。硕士研究生的招收,使该学科的办学档次明显提升,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些更高层次的宏观经济管理人才。

  4.1984年,该学科被聘为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国民经济计划学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学单位,还承接了全国和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划学课程的助学工作。

  5.师资队伍壮大,到1984年,随着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的77、79、80级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及从校外调入了部分教师,从事国民经济计划学科的教师人数最多时已达30人。1985年,原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一分为二,成立了计划原理和计划方法两个教研室。

  尽管当时师资人数已经增加不少,但由于年龄、职称等结构不尽合理,相对于校内和校外、计划专业和非计划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多层次、大量的教学任务而言,师资力量仍显不足。为此,该学科教师采取了电化教学手段,利用电视直播和录相授课(直播一次性授课学生人数多达500人以上,录相授课则效率更高),在本校本科、函授、武汉理工大学函授、全国财政系统自学考试等教学领域开展了国民经济计划学电化教学授课,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一阶段,先后担任国民经济管理学计划原理和方法教研室主任、副主任的有:关其学、陈远敦、汪廷忠、高成松、张怀富、江勇、赵曼、余佩、刘昌平、王书芳、冯忠铨等,其中汪廷忠、张怀富、赵曼还先后兼任过分管计划专业的系副主任。此外,孙永德曾作为计划专业教师兼任过计划统计系主任和党总支书记职务。在该学科任教的教师还有:叶景哲、郝延庆、谢伯龄、王晋、温宝光、王志芳、王锐、陈洁、唐瑞生、王隆勋、粱怀、张仪文、屠兰祥、王文锦、阎福清、孙荟、孙光学、陈全明、袁和平、王玉潜、杨洁、戴柏华、杨文清、白艺丰、王长城、张志、陈艳、余久宏、刘纯泽、杨小苏、柯丹、蒋文莉、肖清宇等。
(三)改革与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通过计划的手段调控经济的力度趋弱,因此,国民经济计划学在财经学科中的地位逐渐下降,面临着必须通过改革才能发展的新形势。为此,该学科采取了两大方面的措施:一是开拓新领域,即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以陈远敦教授为首,先后开创了与国民经济计划学科关系密切的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新学科,并日渐自成体系,从早期在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本科和硕士点中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向发展到现在,该学科已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招生权的新的学科点。原计划学科的一部分教师也逐渐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新的学科发展上了。二是对国民经济计划学科进行改革,重在对学科定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整、改革与创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宏观经济管理人才的需要。

  该学科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的1992年更名为现在的国民经济管理学学科。1993年,国民经济计划原理教研室又一分为二,成立了国民经济管理学和劳动经济两个教研室,分别由江勇、赵曼任教研室主任。国民经济管理学教研室成立以来,力求通过改革与创新,积极参与全国范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为新形势下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期间较有影响的活动或事件有:

  1994年6月,由该学科江勇教授主编、全国5校合编出版了《宏观经济管理》教材,并获全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之后又出版了面向21世纪教材《宏观经济管理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等。

  1995年5月,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负责筹备组织在学校召开了包括来自国家计委培训系统干部和全国各地高校从事本学科的教师代表在内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首届代表大会。

  1995年6月,该学科教师江勇教授被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聘请参加全国宏观经济管理学课程统一命题,并任命题组长。

  1996年7月,该学科教师被国家教委聘请为专家组成员,赴广东广西两省检查了成人教育工作。

  1997—1998年,该学科教师江勇教授被国家计划委员会邀请参加了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

  1997年,国家教委调整公布的本科招生目录中没有国民经济管理学科,随后该经济管理学科通过学校几次向上级报告保留本学科的理由。

  1999年,学校被批准为全国7所可以招收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高校之一(中南地区惟一一所),并于2000年由目录外招生改为目录内招生。

  1999年3月,该经济管理学科教师应邀参加教育部《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并被聘担任全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专业主干课教材编委会委员。

  2000年,国民经济管理学专业调整到经济学院,组建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学系,由江勇任系主任,廖涵任副主任,成立新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生导师组,由江勇教授任组长,使国民经济管理学科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国管系下设国民经济管理和人口、资源、环境管理两个教研室,分别由黄孝武和陈浩任教研室主任。

  2001—2003年,由该学科部分教师参加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国民经济管理学》、《国民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学》、《区域经济管理学》等陆续出版,适应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这一期间,在本学科任教的教师有(不包括1993年分教研室时安排在劳动经济教研室的教师):汪廷忠、唐瑞生、陈全明、张志、刘克俭、陈芳、王书芳、冯忠铨、袁和平、蒋文莉、柯丹、刘思华、吴光炳、李维宁、许国新、王吉平、高红贵、孙荃、罗小芳、石田、陈浩、黄孝武、廖涵、江勇。
二、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基本成就

  国民经济管理学科在学校诸多学科中具有明显的学科发展优势,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该经济管理学科总体发展水平一直居全国比较领先的地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学校国民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在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就全国而言,该学科也处于优势地位。20世纪50—60年代,学校的计划学科拥有众多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如陈立国、叶景哲、关其学、陈远敦、汪廷忠等著名学者。他们理论基础扎实,教学和科研水平高,在全国计划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开创性的努力,为该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学科创建以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的优秀人才。他们中不少的人已成为全国、尤其是中南地区的一些教学、科研、企业部门和实业界的骨干力量或领导人。

  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带领下,该学科一代又一代新人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勇于开拓创新,使该学科不论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都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国民经济计划学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课程的主讲任务由该学科叶景哲、汪廷忠、陈远敦、谢伯龄、孙永德等教授承担;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国民经济管理学课程的命题组长由该学科的江勇教授担任;目前,根据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是全国,包括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具有本科招生资格的7所高校之一,也是全国最早被批准拥有硕士生招生权的学校之一。

  (二)该学科在国内国民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该学科教师在广泛参与全国性的学术活动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取得了较高的学术地位。如叶景哲、汪廷忠教授曾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现为该学会顾问;江勇教授任该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学科组长、全国高校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主干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郝延庆教授、袁和平、廖涵副教授先后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些重要活动邀请该学科教师参加。

  1995年,由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为主筹办,联合武汉大学、湖北计划学院组织的首届全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前身为全国高校计划学研究会)在学校召开,受到了当时学校校长汪行远教授、副校长王寿安教授的高度重视,他们亲临大会,为会议致词。会议的成功召开,有效地扩大了该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的影响,也为该学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改革与创新,办出了学科的特色,适应了社会需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给该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该学科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在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在保持学科原有科学性的同时,注重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力求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增设和强化了学生对证券投资、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等知识的学习。学生毕业分配和工作实践情况表明,我校国民经济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深受社会各有关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以2002年毕业的国民经济管理本科98级为例,全班37人,毕业一次性就业率100%,其中6人考取硕士生,有2人就读于复旦大学;有2人分别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有一人参加深圳市企业公务员考试,其成绩在数千应考人员中名列前茅。

  (四)教材建设和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50—60年代,编写出版的《国民经济计划学》系列教材(主要由陈立国、关其学、叶景哲等负责),由多个分册组成,曾几经修改重印,供本科生使用,反映效果良好。另编写印刷供学生使用的还有《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表》(陈立国)等。
70年代,编写出版了国民经济计划专业系列教材,包括:《国民经济计划导论》(郝延庆)、《生产建设计划管理》(上下两册,孙永德、屠兰祥、江勇)、《物资计划管理》(汪廷忠)、《人口和劳动计划管理》(陈远敦)等,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80年代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有《国民经济计划概论》(汪廷忠、孙永德等),《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讲义》(叶景哲、刘昌平),《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学导论》(郝延庆、高成松、江勇),《国民经济计划学教程》(汪廷忠、高成松、江勇),《国民经济计划原理与方法》(汪廷忠、郝延庆、刘昌平),《经济发展计划管理学》(汪廷忠、孙永德、赵曼、唐瑞生),《社会发展计划管理学》(陈远敦、张怀富)等。

  90年代以来出版了《宏观经济管理》(江勇),《宏观经济管理学》(江勇、袁和平),《国民经济计划方法》(冯忠铨),《经济预测与决策》(冯忠铨),《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江勇)等专业教材。

  以上教材有的获得了部级和全国学会优秀成果奖,有的被列为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的全国通用教材。

  与此同时,该经济管理学科教师还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和地方的一些重要课题。如50—60年代承担了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联合下达的“长江三峡投资经济效益研究”(关其学)国家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参加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陈立国)经济论证工作。80年代主持完成了省计委课题“地方指导性计划研究”(汪廷忠)、“通山县综合规划”(汪廷忠)、“武汉市综合规划模型”科研报告及模型软件(刘昌平)等。90年代以来参与完成了教育部“国民经济管理学专业课程结构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江勇),国家计委“发展计划论”(江勇)课题,主持完成了湖北省“十五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赵曼)、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廖涵),以及教育部专项课题:“今后十年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政策调整研究”(廖涵)。

  此外,本学科教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统计研究》、《中国劳动科学》、《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期刊及地方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对学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和科研成果中,有多项获得了国家、地方、全国学会及学校的奖励,主要有:1989年12月江勇教授因“成功运用电教手段积极开展教材建设”而获中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0年3月汪廷忠、江勇教授撰写的“对我国计划体制改革的思考与构想”获武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优秀论着奖;1990年10月,江勇教授撰写的“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获全国高等院校计划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1991年7月,江勇教授撰写的论文入选参加中国改革与发展战略理论研讨会,获优秀论文一等奖;1992年3月,郝延庆教授主编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学导论》、陈远敦教授主编的《社会发展计划管理学》均获财政部颁发全国财政系统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年1月,江勇教授撰写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入选光明日报理论部等办中国改革与发展战略理论研讨会并获一等奖;1995年5月,江勇教授撰写的《试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获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6年3月,江勇教授主编的《宏观经济管理》教材获全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7年10月,江勇教授撰写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计划》获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8年12月,江勇教授获全国中心城市社会统计联合会颁发全国优秀统计论文一等奖;1999年4月,赵曼教授完成的湖北省计委课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获湖北省“十五”计划编制领导小组颁发科技进步奖;2000年5月和7月,江勇教授撰写的两篇论文分获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学会颁第五届湖北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中一篇获国家统计局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年9月,廖涵副教授获湖北省人民企业颁发的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6月,江勇教授撰写的论文获亚洲人文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出版社、全国理论创新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等评审和颁发“全国创新思想学术成果”一等奖。

  三、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学术研究,提升学术研究档次,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多年来,该经济管理学科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拓展理论研究的深度,并力求使学术研究服务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该学科教师既有在一些地方刊物如《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计划与市场》、《统计与决策》上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也在一些国家权威期刊和重要核心期刊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统计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上发表研究探讨学科前沿问题的论文,有的论文还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提升了学术研究档次,也有效扩大了该学科在全国的影响。
(二)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适时调整学科各阶段培养方案,加强和充实应用型知识和应用性技能的若干课程

  90年代以来,该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案经过几次调整,其科学性和适用性已明显增强。每次调整,都注重征求和搜集在校和已毕业学生对所使用的教学方案的意见,同时利用参加全国学会进行教学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学习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力求使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既考虑该学科的特点,也能更好地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三)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尤其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的知识广博、视野开阔的综合型、战略型宏观管理人才,编写和出版高质量的系列教材是至关重要的。该经济管理学科在各时期编写出了一些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鼓励主持和参加全国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编写;同时,根据教学需要,自主组织编写出版了其他相关课程教材。主干课教材,早期是自编自用,后来是合作编写,现在是在参加教育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由有关高校骨干教师协作编写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权威教科书,因而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是学科发展的关键

  鼓励现有教师进行更高层次的学历与学位的申请与学习,鼓励参加本专业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鼓励进行本专业国际学术交流或到国外研修,鼓励相关课题申报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鼓励教研室内、院内、校内、国内和国际间的学术合作。根据需要,适当引进本经济管理学科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在该学科现有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6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生)达35%,50岁以下的教师全部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目前尚有两位教师分别在国外留学和做访问学者工作。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