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我国银行业贷款规模迅速扩张。最新贷款风险管理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巨量信贷资金对推动我国经济企稳向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
“科学把握信贷节奏,强化贷款风险管理”,这一要求在银监会日前召开的2009年第三次大型银行风险分析会上得到强调。银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蒋定之表示,面对仍然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大型银行要继续科学、合理把握信贷节奏,进一步强化贷款风险管理,确保我国银行体系稳健运行。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银行来说,任何时候强调风险都是必要的。今年前三季度,5家大型银行的贷款余额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占到了47.37%,占据放贷主力军地位的大银行更应该高度关注贷款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
郭田勇说,今年以来,信贷高速、巨量增长给未来信贷资金的安全带来了隐忧,这是贷款风险管理层在当前情况下对强化贷款风险管理“三令五申”的主要原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为目前潜在的信贷风险开列了一份“清单”:上半年大规模的信贷资金在较短时间内流入许多项目,很难避免出现一些客户质量不高的现象;而巨量信贷中中长期贷款占比又较高,且目前拉长的趋势有增无减;从贷款时间的匹配来说,未来也存在一定问题;当前贷款集中在单一集团客户的现象也很普遍,这更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此外,他表示,除了上述一些风险点外,在近期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型融资模式带来的风险点,比如,通过发债筹集资金并将资金直接用作项目资本金或前期资金,即将债与信贷业务捆绑在一起的贷款方式,比如,以“搭桥贷款”的名义为项目提供前期贷款的方式、“理财+信贷”贷款模式等,这些贷款模式目前都蕴含着一定操作风险。因此,他认为:“鉴于当前各类风险点的存在,监管当局再次对信贷风险的防范进行提示显得尤其重要。”
此次银监会提出的下一阶段应着力抓好的工作包括:对银行自身加强审慎经营提出了严格要求,如进一步提出要确保当前资本充足水平不下降;务必在今年年内将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至150%以上,加大损失类贷款的核销力度,以实现“有效拨备”;并要求银行通过开展全面自查,进一步提升贷款分类的准确性以及不良贷款迁徙率的准确性,为拨备提取和做实利润奠定基础等。
对此,连平表示:“从这些监管要求来看,逆周期监管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尽管目前大规模贷款没有出现大问题,但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客观性、长期性和潜在性值得关注。在此情形下强调严格监管,无疑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银行和信贷资金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监管当局对大银行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的要求中,注意将信贷政策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政策落实结合起来,也是此次引人关注的一个亮点。”一位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表示。这次银监会在要求大银行着力把握合理的信贷节奏,努力保持贷款平稳运行的同时,还要着力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郭田勇表示:“毫无疑问,信贷资金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信贷资金的方向绝不能产生偏颇。银行应根据国务院产业调整和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积极落实‘有保有压’政策,严格限制对产能过剩行业和重复建设行业的贷款投放。这一方面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确保了信贷资金的方向正确和安全。”
此外,监管部门还要求大银行从机制上入手,对建立健全科学的业绩考评机制提出了要求。“长远来看,要保障银行的稳健运行,避免出现大的贷款风险管理,就需要从根本点上着力,以科学的业绩考评机制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稳健运行。”郭田勇说。
对此,连平表示,对于银行来说,下一步应积极构建合规贷款风险管理文化,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对信贷管理方面的制度进行梳理完善,严格依照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制定相关的信贷政策、制度,使之符合银行体制的需要。与此同时,还要强化信贷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向执行要效率,加强信贷审查的标准化、规范化,抓好限制性条款的落实,切实采取措施,关注风险,严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