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真正发挥学校流程管理作用

企业培训师观点:真正发挥学校流程管理作用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所谓学校流程管理,实质上就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有序运行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理论上的框架,其基本内容在于构建学校流程管理运动过程中静态与动态、刚性与弹性、程序与非程序的科学关系;二是实践上的框架,其主要任务在于构建学校管理流程中时序、空序、程序和秩序等有序运行的机制,以有效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学校流程管理,首先是学校流程管理的时序管理。时序管理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时间起止、流向、线路、顺序、联接和持续等的定时管理。其实质在于确保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时效性。为此,设计的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的环节,既要衔接自然,又要环节简化。比如:在教学学校流程管理中,我们倡导策问“3个能不能”,即问一问:(1)这个教学环节能不能取消它?(2)如果不能取消,则能不能与后续环节合并?(3)如果也不能合并,那末能不能有更为简化的方法进行教学?经过这“三问三择”,能取消的取消了,能合并、简化的合并简化了。这样教学流程就能缩短,教学效率和质量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就自然会减轻。1995年春,我们对三、四、五3个年级的全体学生(1057人)进行了一项“学习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共分9项34个问卷题。其中有一道题目:你每天做的家庭作业要花多少时间?结果是每天花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时间的学生所占百分比为:四年级80.7%,五年级75.8%。除了兴趣班或运动队的学生外,一般都能在下午3点半离校回家。

  我们在强化学校流程管理的时序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在时序运转的同时,还存在着学科之间、知识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等各方面的空间关系和各种形式的随机现象的非程序的弹性处理方式。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各种教育教学关系、人际关系、行为关系等的空序协调。例如:我们组织了科常教学与手工劳动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形成两学科之间知识与能力的空间(场)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管理效果;又如:我们总结推广了数学组“有意、有机、有效”的学科德育渗透的经验和重视建立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环境的“三维空间”的教育关系,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流程管理周末那个德育的整体实效。

  学校流程管理中时序与空序的关系组合,是通过纵向的时序环节与横向空序关系相切合的关节点而实现的。因此,正确地确定与把握流程中的关节是使时空关系的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程序的关键。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把“三度二力”(即难度分散、坡度合理、密度适当和数学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作为关节点实施程序管理,探索既减轻学习负担又大面积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规律性,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构建学校流程管理基本框架的基础在于秩序管理。所谓秩序管理,就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流程中所形成的程序性、关联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等秩序状态(规范状态)的定规管理。实施秩序管理要正确建立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常规规范,并把握好各种规范的标准、界限和边界关系;而且要使静态的秩序规范建立在动态的学校流程管理的基础之上,使其与时序、空序、程序管理有机结合,实现刚性管理与弹性随机制宜的统一。切不能为秩序而秩序,为规范而规范。

  管理体制是确保学校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活力机制所在。1986年我校在推进教学学校流程管理的同时,开展了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以及结构工资制、工资总额承包制和奖惩制。近几年来,我们还把国拨工资全部浮动投入改革,实行“按劳取酬、优劳多得、竞争上岗”的原则。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把学校流程管理中所得到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各种事实数据作为依据,制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与质量要求,规定了评估标准。并且根据教职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表现和实绩,采取“高职高聘、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无职可聘、有职不聘”等不同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全校教职工奋进向上的积极性,激活了学校流程管理的运行机制,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办学效益,使素质教育得到了保证。

  为了更好的实施学校流程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又构建了为素质教育服务的运行机制,即:目标导向、课程中介、竞争激励,反馈调控4个方面的多维镶嵌的整合系统。具体如下:

  学校流程管理(一)目标导向机制

  管理为了实现目标,目标是经理人的期望所在。但是,目标是一种矢量,是带有方向符号的(正向“+”或负向“-”),目标方向决定着目标效果的性质;目标错了,目标效果就成为负数,后面一系列的管理工作都将成为虚功。“应试教育”的错误表现在运行机制上,首先是目标导向上的错误。因此,为素质教育服务,我们在时序管理上首先是建立正确的目标导向机制。

  我校在实施学校流程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办学基本目标:

  (1)努力把学校办成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整体改革的实验基地;

  (2)努力把学校办成校风正、教风好、学风活,具有较高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的文明学校。

  学生素质是学校整体素质的集中反映。办学基本目标从根本上看,要在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体现。多年来,我们在学校流程管理的改革实践中,逐渐地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目标。即: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为国家培养发展全面、学有特长、具有健康个性和创造精神的新世纪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所谓发展全面,就是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证学好每门必修课,尤其是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数英3门基础工具课,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打好基础;

  所谓学有特长,就是积极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能得到显露,通过丰富多采的活动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在科学、技能、音乐、美术和工艺、体育等方面,具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并学有特长;

  所谓健康个性,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学校流程管理(二)课程中介机制

  “一切通过中介”,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转化的基本命题。课程是办学目标、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的结合部。从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到教育实践的转换,其间的中介环节就是课程的变革与更新。为素质教育服务,必须抓住课程改革这个中介环节,强化学校流程管理,不断处理好各类课程之间的空间关系,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

  1.改革课程设置。我们认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显性课程,对素质培养起直接作用。适当开设一些活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全面素质和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们在部分一年级开设了英语口语、工艺美术、书法、环保课、国际象棋等选修课程,还将从三年级起开设电脑课、英文打字课。

  我们针对学校场地小、开展体育活动有困难的问题,组织了“3类型、6课时”教改试点活动,改革了体育教学计划,调整了课时安排,保证了每个班级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所谓“3类型”,就是第一类课型为“大纲课”,确保完成体育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第二类课型为素质训练课,着重用以弥补由于场地限制所造成的落实大纲要求上的不足;第三类课型为“排球训练课”。从而有效地增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体锻达标率迅速地提升到97%以上,学校也获得了上海市体育先进学校的称号。

  2.优化环境课程。开发环境课程,优化教育环境是小学生孕育健康心理,发展全面素质的保障条件。我们主要从两个维度上开发与优化教育环境:一是构造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文化是行为的精神支柱”,校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10年来,我们在学校流程管理过程中,逐步地培育了能体现我校文化特色的校风:“务实、创新、健康、向上”;领导作风是“严谨、严格、严明、讲效率”;教风是“格高、业精、扎实、求新”;学风是“乐学、好问、力行、有朝气”,它们构造了我们的校园育人环境。具体体现在校园校貌环境上是“文明、整洁、和谐、清新”;体现在人际道德环境上是“自尊、尊人,律己、律人”;体现在人际心理环境上是“和谐、真诚、奋进”;体现在人际行为关系环境上是“竞争、合作、乐助人”。二是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得到最大的合力作用。

  学校流程管理(三)竞争激励机制

  根据我们的体会,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要为素质教育服务,就必须解决好如何抑制病态竞争、倡导健康竞争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认识,所谓健康的教育竞争是一种引导学生为走向未来人生而做好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素质准备的教育竞争,是一种既要“学会生存”又要“学会关心”的“竞争+合作”的教育竞争。而病态性教育竞争,则是一种淘汰性竞争,是一种为争取考分的优胜、升学率的优胜而不惜采用超负荷灌输、题海战术等一味加重学生负担的考试竞争、分数竞争和升学竞争。
 学校流程管理为了有效地为素质教育服务,我们积极倡导和培育健康的教育竞争激励机制,努力促进教育与管理的3个转变:

  1.从强调教育与管理的统一性、程序性,转变为更加重视教育与管理的创造性与革新性。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个性发展促进创造潜能的激发。例如我们不仅要求教职工要“上格”,而且更强调“上风格”,朝着“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改革目标向前发展。

  2.从着重个人竞争转变为重视集体合作竞争,促使学校形成“竞争+合作”的格局。我们在一年级数学课开展“分层异步教学分类因材施教”的课题研究,实施“合作教育”与“立体教育”。所谓“合作——立体教育”,其核心就是运用教师集体的教育影响,充分发挥学生“竞争+合作”的主体精神与主体作用的教育。它包括5个基本要素,即:主动地学会生活、主动地学会学习、主动地学会关心人、主动地学会互相合作、主动地学会创造。通过这5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3.从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转变为更加强调学生潜能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校流程管理(四)反馈调控机制

  学校流程管理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基本形式在于不断地通过反馈调控手段,促使教育教学行为向着预定的素质教育目标方向发展。

  为了有效地为素质教育服务,我们在学校流程管理全过程中,从3个环节上建立反馈调控机制。

  1.建立素质教育质量标准,实施定向控制

  素质教育目标要在教育教学综合质量上体现。我们把教育教学综合质量分解为8项具体目标,作为反馈调控的基本依据和标准。

  (1)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尊敬老人、礼貌待人、团结互助、艰苦朴素、爱护公物、遵守法制,具有诚实、正直、勇敢的品格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3)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阅读、表达、书写和计算等基本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4)热爱科学、勤学好问、善于动手动脑,具有创造品格和创造精神,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乐于交往、善于交流、情绪愉快、受得起困难和挫折;

  (6)对唱歌、跳舞,图画、工艺美术、娱乐体育活动等具有广泛兴趣,并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爱好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7)学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养成自我料理生活、管理生活的习惯和正确的劳动态度,具有一定的自理、自立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8)爱清洁、讲卫生、珍惜时间、学会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劳动和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质量标准,就可以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质量的反馈定向控制。

  2.及时反馈、有力调控,实施随机控制

  学校流程管理是动态管理。所谓随机控制,就是在教育教学动态运行过程中,及时沟通信息,排除造成质量波动的各种干扰因素,促使教育质量向着预定的质量目标向前发展。

  质量目标不会是自动地达成的。它在教育教学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干扰而使教育质量偏离目标轨道。内环境干扰,诸如:教师教学内容组织不当,教育态度不良,教学语言节奏过快、语病或教具故障,或学生嗡嗡声等等;外环境干扰,诸如:家庭和社区教育影响中的各种不和谐、不协调因素。随机控制的实质,就是通过目标差分析,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给有关部门或本人,使之采取有力的调控措施,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促使教育教学质量沿着目标轨道向前发展。

  为了有效地实施随机控制,我们领导班子所有成员经常下班级、下课堂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以便及时把握动态信息,并奉行“三随”信息反馈调控原则,如:“随堂听课、随即评课;随机检查、随时指导;随机信息,随时沟通”,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从而确保素质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健全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反馈控制

  建立与健全素质教育的考评体系,实施教育评价反馈控制,是保证学校流程管理和素质教育目标全面达成的保障性机制。

  根据我们的认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教育评价反馈机制上的最大的区别性有两个标志:一是在评价指标上,前者以升学率与考分的高低为终极性指标,后者则以学生的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素质综合质量为基本手段,以知识能力、道德行为和体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测评为主要手段。

  为了有效地建立素质教育评价反馈机制,我们在学校流程管理过程中构建了学校领导班子与教职工、教师与学生以及学校与家长、社区之间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以及吸引社区人士和家长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如:听课,学生成绩汇报会,科技、体育、文娱活动表演会)等形式,经常征求家长和社区对学校的意见、建议,促使学校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