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经营管理状况: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状况分析

企业培训师观点:经营管理状况: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状况分析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分析报告

  行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年半以来,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2008年初,连锁经营受CPI高涨、消费旺盛等因素影响,销售和利润均有大幅增长。但进入第四季度,增速明显放缓,直至持平甚至负增长。

  金融危机对连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快速发展十几年后的调整契机。

  一、经营管理状况基本数据

  1、2008年全年经营管理状况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08-2009)》根据典型企业和典型店铺的数据撰写。考虑到店铺的可比性较强,对店铺的统计分析占有较大的篇幅。参与统计的各店都是各企业中经营较好的,代表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如表一所示,各业态单店销售增幅均有所增长,这一增长是企业的有机增长部分,另外通过新开店铺等外延式增长,各个业态平均还有10%左右的增幅。因此,2008年,连锁行业的销售和店铺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

  但2008年以来,各个季度的增幅极不平均。增幅变化的基本轨迹是:2008年1季度同比增长20-30%,2季度维持在20%左右,3季度普遍滑落至10%,到4季度增幅一般维持在0-5%。

  可以看到,家电、百货业态由于商品的价值量大,人均劳效较高,其次为超市、药店和便利店。同时,家电也是坪效最高的业态,药店和便利店次之。

  在六个业态中,有四个业态的来客数增长为负,即百货、便利店、家电、药店,平均降幅为4、6%。

  药店的毛利率最高,为23%,其次分别为便利店和百货。除药店毛利率下降、便利店毛利率持平外,其它四种业态的毛利率均有所提升。

  2、2009年一季度的经营管理状况

  一季度是连锁零售业发展十多年中,最为困难的时期。从超市业态看,销售整体同比增长7%左右,利润增长5%左右。百货业态中,销售和利润整体同比下降5%左右,环比则上升10%左右。各个地区增长情况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增幅最小,有的企业甚至为负,内地城市的增幅较高,有的维持在去年同期水平。

  从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典型企业的调查情况看,2009年3、4月份,企业经营管理的环比数据有所改善。

  二、连锁行业面临的经营管理状况共性问题

  1、CPI下降经营管理状况

  2008年一季度,CPI累计上升8%,同期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而2009年一季度,CPI累计下降了0、6%,食品价格仅上涨0、5%。对零售企业,特别是对连锁超市的销售增幅影响明显,影响幅度超过10%。

  2、来客数降低经营管理状况

  受收入预期、失业裁员等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降。自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从109、0的高点一路向下,去年第四季度降至77、5,为近年来最低水平,到今年一季度回升至82、5。消费意愿降低,导致门店来客数量下降,在表三中有所统计。

  从不同地区看,深圳企业的来客数降低最为明显,在大型超市和超市业态也出现了来客数下降的情况。

  3、成本费用提升经营管理状况

  新劳动法的实施,对劳动密集型的连锁零售企业影响很大,2008年,企业人工成本平均有10%左右的增加,

  租金成本依然有提升的趋势。尽管商业物业低迷,但连锁企业签订的物业租赁协议一般都是五年以上的长期协议,协议到期后续签的租金一定会比签订时的租金高出很多。新物业的协议租金水平略有下降,但年度新开店一般占总店铺的10%左右,因此总体上所占比重不大。

  4、利润有所下降经营管理状况

  为保持销售的增长,维持企业的市场份额,各个业态的企业都开展了频繁的促销活动。特别是在2009年春节期间,促销力度空前。尽管维持了一定的销售增长,但企业的毛利率受到很大影响。

  如果采用“利润=销售额*毛利率-成本费用”的计算公式,那么式中各项都向不利的方向发展,保持企业利润水平增长有较大压力。

  三、经营管理状况应对措施

  1、强化成本控制经营管理状况

  面对危机,绝大部分企业的第一选择是“节流”。首先是制定详细的预算,其次,建立严谨的考核机制。在几年前,零售企业的考核大多只针对销售额,销售增加,收入提升。后来在考核中增加了毛利的内容,不仅关注销售也更加重视利润。现在,很多企业增加了成本支出的考核,而且具体到柜组、个人。

  部分企业采取扁平化管理,简编、优化内部流程,降低沟通成本。有的通过合并小课组、部类等,进行岗位调整。
  在能耗方面,有的企业对门店进行节能改造,节约了20%-25%的用电成本。
  2、联合扩充实力经营管理状况

  中小连锁企业在竞争中原本就处于弱势,加上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更难以与大型连锁企业竞争。为应对竞争,近年出现的自愿连锁、采购联盟在2008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共建物流中心、联合采购、联合谈判和经营互助等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3、加强渠道经营管理状况

  渠道的控制能力,是连锁企业规模优势的一个重要体现。2008年以来,企业的渠道管理明显加强,连锁百货企业越来越多的单品开始集中采购,大型超市企业和家电企业大多采用统分结合的方式进行渠道管理,渠道的控制力得到强化。分散的、小规模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或者伴随连锁企业的规模扩张而成长,或者因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而被淘汰。

  4、调整商品结构经营管理状况

  面对危机,不同业态的连锁企业都加强了商品管理。有的超市企业提出,要经营必需品中的必需品;一些百货店也在调整商品结构,减少奢侈品的比例;家电专业店调整了黑电和白电的比例。通过调整结构,加强品类管理,中可以看到,除家电业态外,单品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同时企业存货量减少,存货周转天数降低,百货由34、6天下降为32、9天,大型超市由28天下降至27天。

  5、开展多渠道营销经营管理状况

  2008年以来,零售企业对网上零售、电话营销、目录营销等其它渠道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在连锁百强企业中,有30%的企业开展了网上零售业务。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多渠道营销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危机中,企业不断发现自身不足,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门店管理,这是在多年快速发展后的及时调整。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利用当前物业成本较低的机会,增加自有物业或加大商业地产的投入。连锁企业已经为后续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几种主要业态的经营管理状况发展特点

  一、大型超市和超市经营管理状况

  大型超市和超市经营的大多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因此也是受危机影响最小的业态。一年多以来,除上述共性问题外,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生鲜经营渐成亮点经营管理状况

  2008年,我们发现凡是经营较好的超市,共同的特点都是生鲜经营突出。生鲜不仅是聚客商品,也是盈利商品。一年多以来,超市企业通过农超对接、基地直采、建设生鲜配送中心、改善冷链物流等手段,大大提升了生鲜商品的经营能力。

  特别是去年底,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12年,试点企业生鲜农产品产地直采比例将超过50%。这一指标将会提前实现。

  2、零供关系仍需改善经营管理状况

  受危机影响,供应商的经营也面临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中小型供应商,出现利润下降、资金短缺等情况。他们对帐期更加看重,甚至要求缩短帐期。超市企业由于频繁促销,有时在商品价格、结算方式上会与供应商产生分歧。但大部分企业在采取一些积极的举措改善零供关系,如建立供应链平台,通过系统对帐,有的连锁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商提供信用担保和结帐服务。

  3、行业创新不断深化经营管理状况

  受行业竞争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超市企业迫切需要改变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实现差异化经营。一年多以来,行业中出现了高端超市、生鲜超市、社区超市等具有明显特点的细分业态,超市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深化。一些新的技术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4、外资主导大型超市经营管理状况

  无论是从数量规模上,还是从经营效率上,外资大型超市都要明显强于内资。即使在是金融危机下,外资大型超市的开店速度并没有减缓,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势更加明显。

  二、百货店经营管理状况

  百货业态受危机影响较大,但从长期看,中国的消费升级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百货业仍将是一个持续较快发展的零售业态。除上述共性问题外,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业态进一步细分经营管理状况

  近几年,百货店的商品结构和业态定位经历了多次变化,实现从传统百货业向现代百货业的转变。2008年以来,百货店的业态细分更加明显,出现了折扣店、社区百货、时尚百货、精品百货、购物中心型百货等不同定位,目标越来越清晰。

  2、分销渠道急需变革经营管理状况

  目前,百货品牌商品大多采取分级经销代理的方式,在特定的区域内只能由特定的经销/代理商提供商品,连锁经营、集中采购的优势无法体现。百货连锁企业需要通过终端渠道的力量,逐步改变这种分销模式。一些大型连锁百货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

  3、服务水平加强经营管理状况

  在企业调查和实际消费中,我们体会到百货店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有的百货店扩大了服务台的面积,提供更多的服务;有的把服务台设置在更加醒目的黄金位置;有的设立了环境舒适的VIP中心;有的开展VIP沙龙,凝聚VIP客户。

  4、全线折扣影响利润经营管理状况

  2008年下半年以来,百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促销打折,一些企业甚至是全线折扣,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的毛利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到影响,即不打折不购物。

  另外新开百货店也出现了专柜招商周期延长、招商资源减少的情况。
 三、便利店经营管理状况

  受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因素限制,近些年便利店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效益状况并不乐观,在金融危机下,便利店更需要突破。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异业竞争力加强经营管理状况。

  特别是超市的创新经营,延长了营业时间、与社区的关系更密切、提供更多的便利性服务,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便利店的市场份额。

  2、注重鲜食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状况

  便利店区别于其它业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鲜食产品突出,能够提供简单的餐食。鲜食商品的好坏决定了便利店经营的成败。有的企业通过参股生产厂家,控制上游渠道;有的企业开发了品种多样的自有品牌商品。

  3、提升物流配送能力经营管理状况

  便利店营业面积小,店面几乎没有储存货物的空间,因此需要频繁补货。外资便利店基本能实现一日二配,内资便利店至大多可以一日一配。一些集团企业的便利店业态原来大多与超市业态共用配送中心,目前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开始自建配送中心。

  4、整合网点资源经营管理状况

  便利店的规模特点明显,只有取得适当的有效规模才有可能实现盈利。2008年,行业出现了明显的整合。如好德与可的的合并。有的企业为了提升效率,选择关闭经营不善或难于管理的门店。

  四、家电经营管理状况

  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家电零售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家电业态的主要特点:

  1、探索新的经营管理状况模式

  我国家电连锁零售业态,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国美、苏宁的代销模式,一种是顺电和百思买的模式。后者采取买断经营的方式,强调客户体验,利润率较高。

  2、系统能力提升经营管理状况

  家电企业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主要是采购驱动,管理比较粗放。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提升自身营运能力,实现门店经营驱动的经营方式,是家电业态的重要选择。

  3、厂商渠道的竞争经营管理状况

  家电厂家自建的专卖店是二线以下市场家电销售的重要渠道。为了加强对市场的覆盖和对渠道的掌控力度,一些家电厂商纷纷建立品牌专卖店,对连锁家电企业形成竞争。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