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质量管理培训浅析

企业培训师观点:质量管理培训浅析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通常认为,培训工作是人事部门的事,其它职能部门只要做好相应的接收工作就可以了,其实不尽然。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新人并使其对公司产生兴趣,人事部门可为之,但要让新人对岗位感兴趣并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及时进行针对性的部门岗前培训才是最有效的。笔者把最近对加入质量部工作的新人进行质量管理培训的内容进行整理,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质量管理培训前,对公司和岗位介绍

  人们对事物产生兴趣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有了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还需要有正确的引导。为了让新人们及时地、荆╈地了解公司,引导他们对即将加入的公司、对即将从事的工作产生兴趣,我们向新人们介绍了公司以及相应的部门、岗位的基本情况。

  介绍的内容包括公司规模、所属行业、产品性质及用途,公司整体势力、优势以及发展历程和发展过程的大事件等内容,向他们讲解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近期和远景的目标(这其中的内容可能公司高层在招聘或入厂培训时已经介绍过了,在此可针对性地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重点介绍)。

  接不来介绍公司组织结构,展示公司的组织架构图。我们公司是实业型公司,生产型企业,根据流程需要进行设置部门,目前部门设置合理,职能齐备。

  通过介绍公司的部门设置,使他们了解各部门职能。有些部门职能从名称上看就一目了然,诸如生产部是制造产品的、采购部是购买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销售部是负责销售公司产品的,但质量部给人们的印象却比较抽象。

  二、质量管理培训内容:

  1、质量意识教育

  质量管理培训提升质量意识是质量管理的前提,而领导的质量意识更直接关系到企业质量管理的成败。因此,质量意识教育被视为质量管理培训的首要内容。

  质量意识教育的重点是要求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其工作结果对过程、产品甚至信誉的影响;以及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为实现与本岗位直接相关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质量意识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法律、法规,质量对组织、员工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

  2、质量知识培训

  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组织应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在识别培训需要的基础上,应本着分层施教的原则。

  3、技能培训

  技能是指直接为保证和提升产品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技能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质量教育培训的范围

  质量培训的范围应包括组织自高层领导到一线员工的所有人员。

  如果按层次和职能分,质量培训可分为高层经理人培训、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员工培训、特殊职能部门人员培训和广泛的基础培训。

  (三)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1年发布了《IS010015质量管理培训指南》国际标准,该标准作为ISO9000族标准的组成部分,为质量培训系统的开发、实施、保持、改进提供了详细的指南。

  根据该标准,组织选择、实施培训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的活动: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效果。

  (一)识别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的确定是有效培训的前提。

  从组织的宏观层次看,质量教育应以组织发展战略对于人员意识、知识的潜在需要相联系,从微观层次看,质量培训应针对人员现有能力和岗位要求的差距进行。计划中的每一项培训应适合于特定的需求或发展目标。

  培训需要可来自组织战略和过程的变化、新技术应用、人员转岗、特定任务、质量体系中的纠正预防措施需要、影响组织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法规、标准变化、顾客新的要求、员工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等等。培训需求应经过评审确认。

  (二)设计和策划培训

  培训设计策划即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的过程。包括确定培训内容,明确培训的制约条件,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培训提供者、培训资料和培训时机、为培训结果评价和过程监督确定准则等。

  (三)提供培训

  提供培训即质量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组织对质量教育培训提供过程的管理可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

  (四)评价培训结果

  质量培训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改进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升组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前者是培训的目标,后者是组织的目标。培训效果评价主要是衡量组织目标和培训目标是否实现,投资效益如何,着眼于培训的有效性和效率。

  培训结果的评价应依据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行,并预先确定评价规则,在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开展。

  基于短期目标的考虑,应了解学员对有关培训方式、所有资源和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情况,评价方式可以是学员自我评价、培训者训后评价(考试、考核等)以及经理人跟踪评价;基于长期的考虑,应评价学员的工作业绩和效率改进程度,可结合组织工作阶段性评价,如半年评价、年度评价等。

  为了确保质量教育培训按要求管理和实施,提升培训的有效性,提供过程有效的证据,组织应制定形成文件的程序,由胜任的人员对上述培训四个阶段所有过程进行监督。如发现问题,应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改进培训过程,或在确认培训有效性的基础上,及时更新人员能力记录。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