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从生产成本管理的内涵出发,在对现有四种生产成本管理模式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现状,得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应选择自己特有的生产成本管理模式:以目标生产成本管理为基础,用战略生产成本管理的精华对产前管理作补充修正,用作业生产成本管理和质量生产成本管理的优点对其产中管理进行完善。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服务上。我们可以将其描述为:从正确的供应商手中买到合适的原材料,在工厂内有效的生产,准时发送给客户他们想要的高质量的产品。传统的产品定价模式为“生产成本+利润=价格”,但随着市场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这一定价模式改变为“利润=价格-生产成本”,虽然以算术方法分析这两种定价模式是一样的,但是,其实际意义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传统的定价模式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一定比例的利润而最终确定价格。但是现在,产品的价格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制造成本低于价格,就有利润可赚;否则,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需尽量降低成本,以保证利润最大化,其中降低生产成本是最为重要的。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已经融为一体,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且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客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供应商,生产成本控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各企业也不断探讨新的生产成本管理模式,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要且成本控制最低。
有效地实施生产成本策略已成为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从成本控制的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加以研究,既在生产成本的纵向上的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方面加以挖掘,分析了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比较有效的控制方法,包括:精益生产管理的应用,生产资源计划系统的使用和有效的质量成本控制。并且详细记录公司在引入每一种方法的实际过程,使得每一种方法的可操作性更强。又在成本控制的横向上的供应链的采购成本、设计成本、物流成本和服务成本加以分析,并引进新的思考,提出了模糊成本管理方法,进而提出模糊采购成本,模糊设计成本,模糊物流成本和模糊服务成本。旨在加强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加以控制。
通过对生产成本的定义和对其组成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要控制好生产成本主要需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原材料成本控制,直接人工成本控制和制造费用控制。对于这三方面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质量成本控制,精益生产方式和ERP系统运用。但每一种控制方法只是侧重于生产成本的一个方面,对其它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其也不是解决某一项成本的唯一方法。可以将其结合起来,而对生产成本有一个全方位的控制。通过对其财务分析,更进一步证实这三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质量成本内容和其控制方法,从中提出质量不足成本和质量过剩成本的概念,由此完善了质量成本的内涵。通过对质量成本的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的分析和整合,可以看出此三种支出相辅相成,从而可以找到质量经济效益点。质量成本控制的目的为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通过对质量成本控制的引入和提升的全面分析,进一步证明质量成本控制对生产成本控制的实践意义。
精益生产方式的运用不仅是对传统生产方式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生产理念上的改变。其变原来推动时的生产方式为拉动式的生产方式,从而使产品流动更迅速。其宗旨在于取出一切没必要的浪费,对无价值的劳动坚决摒弃或在生产线运转的同时进行。其对生产成本控制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的运用,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对于良率的改进也是贡献显着。
ERP系统是一套辅助生产运营的系统,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它,则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效率的提升。其对与物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的贡献是任何形式的人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但整个系统的建立有不应该是盲目的,它是一个有计划,有准备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座连接公司与供应商及公司与客户的桥梁,通过系统的资源共享,可以及时了解供需双方的动态,而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发展。
精益生产方式,ERP系统及质量成本控制作为生产成本控制方法来讲是可以独立运行的,他们分别对生产成本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产生影响,而且每一种方法的引入都是有效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整个生产成本控制过程是复杂的,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交织。因此,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只有将这些有效的方法相互结合,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成本管理的一些新的思考,对成本观念的更新,对成本管理在方法上和手段上更加进一步充实,提出集成成本管理模式和模糊成本管理方法,将成本管理和控制推到整个价值链的高度,使得企业决策者不仅在战术上对成本管理有一些措施,而且在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总体规划上,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