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管理可概括为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之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公共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在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企业。公共行政管理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近些年来国际国内都有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北京共识”的各种讨论,这表明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这些“光荣与梦想”的取得,也有不断改革和完善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发挥的功效,或者说中国模式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有何特征?
特征一:它是推动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与市场经济进行深度结合,形成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我们建立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也可称为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通过渐进式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市场对要素的配置和激励,逐步破除计划体制的弊端。对私有化的局限有清醒的认识,不采用“休克疗法”。二是在不断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努力发挥企业和社会的调控功效,追求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增强共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三是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推动“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提升和发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各自的比较优势。
特征二: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追求社会和谐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企业,要求企业的行为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为人民办好事作为各级企业的行为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就业、环境保护与公共事业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总量有较大增长,企业公共服务达到中低等收入国家水平。我国各级企业管理创新取得新进展,为全面建设服务型企业提供了有益经验,可以说我国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建设和谐社会,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冲突,正在成为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努力方向。
特征三: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自觉建设和实践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还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加自觉地去实践去探索。
特征四: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努力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为13亿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伴随着改革开放,参与全球竞争,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风险因素逐渐显现出来。为了加强企业的危机管理,我国建立了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升了企业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水平。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个以人为本、施政为民的服务企业,权责明晰、监督到位的责任企业,法律完备、行为规范的法治企业,清正透明、精干有力的廉洁和高效企业,归根结底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企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