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2O世纪2O年代开始出现了“第一次生产方式革命”,即单一品种(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替代手工制造单件生产方式;随后代之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即“第二次生产方式革命”;当今出现了诸如柔性化生产、平面网状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生产、MRPII、ERP和生产系统的网上管理化等新方式和方法。
一、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单一品种(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归纳起来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以生产调度为中心”控制整个生产,与单一品种(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这种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着以下弊端:
1.生产单一(少品种)产品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消费需求多样化,从而引起产品的寿命周期相应缩短,为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必将使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生产成为制造企业生产方式的主流。在传统生产体制下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结构方式,不但是一种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而且也排斥多样化经营,靠增大批量降低成本生产。这样的生产非常不利于企业分散风险,提升效益。
2.企业生产缺乏柔性.对市场反应能力低。
所谓“柔性”,就是加工制造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现代制造企业的生产组织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变性,要求在短时期内,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但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是以产品为单位,按台份编制生产计划的。投入一个产品与调整一个产品对整个计划影响较大。再加上企业生产的反馈信息比较慢,下月初才有上月末的生产统计资料,无法实现动态调查,生产严重滞后,导致生产系统速度慢。
3.企业的“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使库存大量增加。
“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是指各个零部件生产阶段,各自都以自己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生产零部件,而后推到下一个阶段,由此逐级下推形成“串联”,平行下推形成“并联”,直到推到最后的总装配,构成了多级驱动推进方式。由于生产是“以多动力源”的多级驱动,加上没有严格有效的计划控制和全厂的同步化均衡生产的协调,各生产阶段的产量必然会形成“长线和“短线”。长线零部件“宣泄不畅”进入库存。加大库存量,而短线零部件影响配套装配,形成短缺件。然后,当“长线”越长,“短线”越短时,使各种库存不但不能起到协调生产。保证生产连续性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造成在制品积压,流动资金周转慢,生产周期长。给产品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生产率。以及对市场的反应能力等方面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4.企业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相脱节,计划控制力弱。
制造企业在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中,作为厂一级的生产计划只能以产品为单位,按台份下达到各生产阶段,即有关车间,而不能下达到生产车问内部。生产车间内部则根据厂级生产计划,以零件为单位自行编制本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由于各生产车间(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的工艺、对象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致使各生产车间产量进度不尽相同。而厂级计划是以产品为单位编制的,对各车间以零件为单位的生产作业计划不能起到控制作用。导致计划控制力弱。
二、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更新的内容
面对新形势,我国制造企业应更新企业生产管理观念。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构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跳越”过“第一次生产方式革命”的阶段,迎接“第二次生产方式革命”及现代生产方式的挑战。那么,我国的制造业必然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
1.生产方式上,以精益求精生产的要求组织生产。
按照精益求精生产的要求,企业在围绕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其具体形式是“拉动式”生产。即企业的生产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准时地组织各环节的生产,下环拉动上环,消除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松弛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拉动式”生产彻底地改变了过去那种各环节都按自己的计划组织生产,靠大量的在制品储备保任务、保均衡的做法,做到市场需要产品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来,减少储存。最终做到生产与市场需要相同步。
2.企业生产管理手段上,由手工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管理。
近二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已经给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包括企业生产管理在内的企业管理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CAD、CAPP、CAM、MRPⅡ、ERP以及现代生产系统中出现柔性制造技术(FMS)等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使企业的经营计划、产品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营销等一系列活动有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要求。但是,这种技术的巨大潜力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建立现代生产运作系统,并进一步朝着经营与生产一体化、制造与管理一体化的高度集成方向发展。
3.生产组织方面,“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转变为“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
“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是指在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生产阶段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都是以产品为单位流动和传递的。该生产方式因为各生产阶段之间和各生产阶段内部的单位口径的不一致,便表现出了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特性。“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是指整个生产过程中,从工艺设计、计划、编制,生产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都以零件为单位组织安排。该生产方式在各生产阶段内部和各生产阶段之间,“物流”和“信息流”的单位是统一的,它克服了“以产品为中心”方式由于其单位口径不一致造成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割裂和脱节,使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之问的信息传递无障碍,从而使各生产阶段之间及其内部的“物流”和“信息流”都能受控于统一的控制中心。
4.品种结构方面,由少品种、大批量生产,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生产。
“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以调度为中心”控制进度的管理方式,是与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当今,一方面,在市场需求多样化面前。这种生产方式逐渐显露出其缺乏柔性,不能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弱点;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从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生产方式的转换成为可能。而当今的企业必须面向用户,适应市场,并依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进行不断地优化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产品品种、质量、价格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大量生产方式正逐渐丧失其优势,而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方式将成为主流。
5.企业生产管理制度方面,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我国制造企业的管理基础丁作是一个薄弱环节,企业生产管理的非制度化、非程序化和非标准化是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特征之一。它反映在管理业务、管理方法、生产操作、生产过程、报表文件、数据资料等各个方面。企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要求的是科学化的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完全按照各种规章制度、作业标准、条例等执行,一切都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按作业标准操作,按程序管理。
三、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更新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少企业也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但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水平差别比较大。因此,在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更新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明确企业生产管理各个组成系统的关系。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生产准备系统;二是生产操作系统;三是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处理好生产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系统的关系,使各个系统相互服从,相互协调,及时有效地运行,提升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强大,从而有利于加速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
2.正确处理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国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过于重视企业制度创新,忽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必然会影响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因此。企业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三者紧密相结合,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以及管理创新的组织保证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来适应市场的需求,或者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出新的生产方法。
3.企业在引进中注意消化吸收和创新。
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一定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实行单件生产方式的企业以及资金雄厚,管理水平高,有一定计算机管理基础的企业,引进MRPⅡ或ERP模式较为适宜;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加工装配型制造企业而言,首先引进准时生产(JIT)思想一般更有适应性。待企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再进行“二次引进开发创新”,推行ERP模式。无论精益生产(LP)模式还ERP模式,对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有其不适应方面。LP模式强调企业生产管理中消灭一切浪费,但在目前我国生产环境下是难以实现的;ERP虽可以使企业库存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显着提升,却要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支持,需要较大的投资。我国的企业应积极地吸取两种先进模式的思想精华,探索二者结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步推行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生产管理新模式。
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变换。由于企业的生产背景不同、企业规模不同、人员素质的比不同和企业领导的思维方式不同,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也存在千差万别。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显得落后。因此加快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更新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