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实施制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还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国内外市场,归根结底,目的均在于激发企业自我约束、自我、自我改造、自负盈亏的内在动力和压力,并应以提升效益,满足需要为根本目标。企业没有经济效益,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必须提升成本意识,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建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企业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对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也只仅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是以节约的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
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来降低产品成本: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由此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由于其规模的大小受需求大小的制约,更何况现在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差异正在加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有缩小的趋势。企业成本简单的从核心企业转移到供应商或分销商,非但不能降低产品最终销售价格,而且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从而减少了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增值。尤其是在当今日趋公开的市场环境下,过分的成本转移将使企业失去好的合作伙伴。
(二)企业成本管理方法陈旧。
虽然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整体上讲,企业成本管理方法还是很陈旧,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据调查,57.1%的企业使用品种法,41.5%的企业使用分步法,其中使用平行结转法的有22.9%,使用逐步结转法的有16.8%。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我国现在只有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表明我国的生产组织还比较粗放,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从被调查企业的情况看,51.4%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38.9%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8.1%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中未得到推广。
(三)企业成本管理内部主体的确立失误。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偏差:把企业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因而缺乏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浪费现象极其严重,于是企业成本管理因失去很大的管理群体而难以取得成效。
(四)不良利益动机驱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在我国,有相当多企业成本管理者因偷逃税款、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不良利益动机的驱动,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从而使成本信息失真现象日益严重,并导致以成本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活动的交通和效能的降低,给企业造成相当的损失。当然成本信息失真也可能是由于成本信息与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性较差引起的,这也是企业成本管理所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每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的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企业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将视野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及产品的设计,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由此企业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
(二)引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多变,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企业开始重视制定竞争战略,并依据顾客需求与竞争者情况的变动随时调整举措,这样就进入了战略成本管理阶段。战略企业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战略企业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对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三)培养全员企业成本管理意识。
目前,由于大多企业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对他们所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及采取的措施,会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无以估量。因此,加强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升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企业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借以提升他们成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并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四)做好企业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一是制订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参照行业和本部门的实际状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消耗定额作为核算及考核的参照依据,为准确核算打好基础。二是严格落实资金定额,控制规模和额度。资金占用通常涉及到储备资金定额、生产金额、成本资金定额及流动资金定额等步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严格落实资金定额有助于企业资金战略的统筹使用和合理规划,以保证单位资金的运用自如、生产经营的井然有序。三是原始记录和凭证的完整性。涉及产品产量的传票、台账、劳动时间及个人考勤簿,原料的领料单等相关消耗单等原始记录要划分责任部门保管,按规定的时间交回财务部门进行归集整理。四是内部价格的制订和执行。原材料计划价格的制订、产成品库存的模拟计价等应保持响应的稳定性,以便成本计算、考核的一致性。
(五)搞好企业成本性价比。
成本是附属于产品之上的价值形态,其主体必须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适宜顾客的使用价值需求,并不是越低越好。制造成本降低不能以偷工减料为手段,更不能擅自降低质量标准,损害顾客利益。运用价值工程企业成本管理,就是要搞好成本的性价比,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观念,不能一味地盯着可比产品的数字,要具体辨证、量比地分析和验证。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难,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环节之一,好的管理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经济利益。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对策,以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