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浅析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其防范

企业培训师观点:浅析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其防范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金融风险管理是各类经济主体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类金融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低成本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获得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方法。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总的来说,是处置和控制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起源

  金融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内,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环境和规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频繁发生,催生了对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的需求;其次,经济学特别是金融学理论的发展为金融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

  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任何企业都要面对风险,任何经营活动都有风险。所以任何企业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学会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是特别针对金融行业而言,指因不确定因素的发生而给金融活动造成的损失或者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被称为风险因素。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造成资金损失的大小以及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风险意识开始到风险识别,再由风险识别到风险分析,到风险处理后的风险控制和反馈,最后又返回到提升风险意识,开始新一轮的金融风险管理过程。

  三,金融风险的分类

  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金融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

  (1)市场风险,

  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

  (2)信用风险,

  它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金融债务和支付风险外,近年来随着网络金融市场(如网上银行,网络超市等)的日益壮大,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

  (3)流动性风险,

  它是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当金融参与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减轻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

  (4)操作风险,

  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它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金融参与者潜在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研究与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从定性方面看,各类机构不仅通过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方法来减少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从定量方面看,它们还将一些其它学科的成熟理论(如运筹学方法)引入到了操作风险的精密管理当中。

  四,金融参与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金融参与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规避风险:

  一些公司认为,只要通过精细的管理,他们就可以完全规避各种金融风险管理的影响。其实这种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合理的:首先,风险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特征,即使没有直接的影响,风险也可以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以及顾客的影响而对其造成间接影响;其次,对公司的所有者来讲,完全规避风险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比如说,当公司的利润率高于市场利率时,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增加公司的价值。很显然,此时如果采取规避风险的策略就无法达到提升公司价值的目的。

  (2)忽略风险:

  一些公司在金融活动中往往忽略他们面临的风险,因此他们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来金融风险管理。比如说,LodererandPichler(2000)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瑞士公司都不关心他们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3)分散风险:

  很多大的公司和机构往往采取“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面”的方法来分散风险,即通过持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并且相关程度很低的资产来起到有效降低风险的目的,而且这种方法的成本往往比较低廉。但是对于小型公司或者个人来讲,采取分散风险的策略似乎就不太现实了。同时,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也告诉我们,分散风险的方法只能降低非系统风险,而无法降低系统风险。

  (4)管理风险: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意识到,金融风险本身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消除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现有的金融理论和工具(如金融工程)来对金融风险管理。比如说,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方法,金融参与者可以将其面临的风险暴露加以分解,从而使其自身保留一部分必要的风险,然后把其它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如互换,远期等)工具传递给他人。
六,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以市场风险管理为例

  金融风险管理根据风险的不同来源可以分为市场金融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金融风险管理以及操作金融风险管理。虽然各类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是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并无本质上的差异。下面以市场金融风险管理为例,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帮助说明金融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

  假设有一家在英国投资建厂的美国上市公司,该公司在英国生产产品(以英镑作为成本记价单位,即costsinBritishpounds,简记为GBP),并且将其产品销售到法国。同时假设该公司经理人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其管理目标。那么,该公司进行的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就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即识别(确认)风险,测度风险以及管理风险。

  (1)确认对公司有显着影响的市场风险因素,然后根据历史记录,对公司股票的收益指标等(如每股收益率)按照市场风险因素(如汇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以及商品价格等)进行回归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通过确认市场风险因素,然后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对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战略以及风险因素敏感度等问题提供有益的信息,但是回归模型本身的一些缺点仍然无法克服,比如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统计参数是历史记录的结果,可能对未来状况已经不能成立;线性回归也许并不准确,因为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些关键的风险因素也许没有在回归模型中得到体现;模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也许是相关的。以上种种可能缺点的存在说明,仅仅通过第一步对风险因素确认,还无法为我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金融风险管理信息,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掘更加精细的数据。

  (2)在确认对公司有显着影响的市场风险因素以后,就需要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测度,即对风险进行定量描述。

  目前经常使用的金融风险测度指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风险的相对测度指标和绝对测度指标。相对测度指标主要是测量市场因素的变化与金融资产收益变化之间的关系。例如针对债券等利率性金融产品的久期和凸性指标;针对股票的Beta值;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Delta,Theta,Gamma,Vega和Rho指标等。

  (3)金融风险管理。一旦公司确认了自身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且通过风险测度方法对这些风险有了定量的把握,那些公司现在就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和工具来对他们所面临的风险暴露加以定量的管理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不存在一种对所有公司都是最优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不同的公司,甚至是同一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和规模都不一样,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优化金融风险管理策略。一般来讲,当公司认为其面临的风险暴露超过了公司可以承受的标准以后,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金融风险管理,从而使其风险暴露回复到可以承受的水平之下:

  一是,通过调整公司的操作模式,使其风险暴露回复到可以承受的水平之下,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操作对冲”。比如说,公司可以通过调整原料供应渠道,在销售地直接设厂生产或者调整外汇的流入和流出大小等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

  二是,通过金融市场来调整公司的风险暴露水平。公司可以利用金融市场上的众多产品和工具来对其风险头寸进行风险对冲(Riskhedging),也就是说,通过在金融市场上持有一个相反的头寸来抵消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迅猛发展,为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充足的和多样性的产品选择。

  七,金融风险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金融实业界的具体金融风险管理运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主流金融学也给予金融风险管理许多重要的理论支持。而在主流金融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基石却是“有效市场假说”,它是20世纪60年代由号称“有效资本市场之父”的Fama所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追求在一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收益;金融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价格的变化互不相关,它们是遵循随机游动模型或者布朗运动的随机变量;收益率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今天的收益率与过去的收益率无关,因此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市场出现了种种无法为“有效市场假说”所解释的异常现象,举例来说,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呈现“胖尾分布”特征即存在过高的价格波动以及过高的交易量;收益率具有可预测性;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规模溢价”现象和“价值溢价”现象;股市存在的“周末效应”,“一月效应”以及价格波动的明显的自相关性特征或“持久性”特征等。这些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对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主流金融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根植于主流金融理论的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置疑。

  八,小结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说”,而“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是一个线性的“均衡”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投资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通过理性预期进行投资决策,并且以线性形式对信息做出及时反应。这一理论假设表明,由于市场信息得到了及时全面的消化和吸收,因此金融资产价格的未来变化与历史信息无关(即对时间的无记忆性),资产收益率应该服从正态分布。

  然而,“新金融学”中的“经济物理学”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它具有“非均衡性”以及对时间的“长期记忆性”。同时,“行为金融”理论也告诉我们,投资者在作决策的时候并非完全理性,他们并不能象传统金融理论假设的那样会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详尽的分析,而是常常不能充分了解到自身所面对的状况。他们往往会有认知的偏差,往往以经验法则或直觉作为决策的依据,反映在投资行为上,则会产生所谓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等非理性现象。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特别是如何在金融风险测度方法中引入非线性科学以及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从而使金融风险管理更加符合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市场实际运行规律,无疑将是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