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教师,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自以为了解了课堂,毕竟我们已经在学校生活了17年。然而只有真正地站在课堂面前,我们才会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到底有多复杂。我痛苦地认识到教师职业中一个未被充分认识到的艺术之一,就是课堂管理艺术。课堂教学管理,又称“课堂管理艺术”,是教师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和创造愉快的、建设性的教学环境,以及为了减少不良行为问题而采取的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教学活动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等的工作方法①。它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
一、课堂管理艺术的内容
课堂管理艺术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课堂管理艺术1.课堂秩序的管理
课堂秩序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影响秩序的因素又是多元的。违犯课堂秩序的行为可归纳为三种类型:违犯课堂常规、课堂行为问题(个别学生或多个学生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和课堂冲突(师生或生生之间发生口舌、肢体冲突)。这些违反秩序的行为是教师、学生、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课堂管理艺术2.课堂环境的管理
课堂环境包括时间环境、空间环境和心理环境。每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任务是明确的,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调控。空间环境主要包括课堂座位排定、通风条件、光线亮度、室内整洁及绿化美化、区域设计等。心理环境指师生、生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意交流所建构的心理氛围,良好的心理氛围才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
课堂管理艺术3.课堂常规的管理
课堂教学常规是被广大的教师实践证明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行为规范,课堂常规管理是保证正常秩序的基本条件。例如课前准备工作,听课的要求,发言的要求,分组讨论的要求,作业的要求,板演的要求,改错的要求,师生、生生对话的要求等等。
课堂管理艺术4.课堂活动的管理
课堂是由一个又一个教学活动组成的,有准备活动、导课活动、授课活动、学生质疑活动、师生对话活动、分组讨论活动、巩固复习活动、演板活动、作业活动等,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必须精心组织,细致要求,耐心引导,及时评价。
课堂管理艺术5.教师自我管理
教师要提升自身思想业务修养,自觉遵守课堂常规;同时,要特别注意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和情绪、态度的控制,不可出现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甚至冲动等不良情绪反应。应在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中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实现课堂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
二、课堂管理艺术的类型
课堂管理艺术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不同的管理,其作用及教育影响、意义也就有差别,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在此,我们将课堂管理艺术模式归纳成八种类型:
1.情感型课堂管理艺术
教师讲课情绪饱满,充满着对人的高度尊重。语音和表情亲切,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动情之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管理使师生之间洋溢着温暖、融洽的感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
2.兴趣型课堂管理艺术
指教师善于运用高超的课堂管理艺术化教学,以激发学生高涨的兴趣并通过美感陶冶来进行课堂管理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新颖、别致而富有吸引力的“导语”、“故事”、“例子”等来展开教学,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趣味性、节奏感,通过吸引学生,达到课堂管理艺术的目的。
3.民主型课堂管理艺术
教师注重管理内容的普遍化,方式方法适中化,既不严惩,也不严管,又不放任自流。民主型管理的关键在于师生双方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商讨教学中的问题、疑难、进度等。这种管理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4.放任型课堂管理艺术
强调学生个人自由和个人选择,完全凭学生自己发展,让学生自己做出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使得课堂上缺乏明确目标,课堂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学习无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很差。
5.理智型课堂管理艺术
教师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具体,每一环节都安排得科学、严谨、有条不紊,并能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善于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掌握好教学进程。这种管理体现出教师高超的技能技巧,以及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学生认真专注地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并敬佩自己的老师,课堂气氛显得较为庄重、严肃。
6.独断型课堂管理艺术
整个管理由教师负责,教师控制学生全部课堂行为;控制学生行为也常是通过建立和强化课堂规则和有关规定来实现的。这种管理教师高高在上,以指令的方式管理学生,学生无法自主参与,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学习,产生疲劳,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抗拒和攻击行为,教学效果降低。
7.行为型课堂管理艺术
基于行为心理学原理,认为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都是习得的;多次反复某种行为的刺激与强化便会习得某种行为,从而成为习惯。教师善于通过表扬、奖励、批评、轻微惩罚对学生行为进行正强化与负强化,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和小小的奖励性的刺激物实现对课堂的有效管理。
8.群体型课堂管理艺术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积极的课堂群体,让每个学生都有班集体的归属感。或在群体组织中采取分层管理,发挥班干部和学生骨干的作用;或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并启发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形成团队力量,最终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艺术。
案例:
我清楚地记得10月末的一天,在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讨论一下试验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学生们根本不听我的招呼,我连说几次,也没有丝毫效果。我就一直催促,仍旧如此。直到我的指导教师走进教室,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才得以制止。在我随后的教学中,这种情况仍然照旧。我的指导教师对我说,他会坚定地站在我这一边。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指导教师继续观察课堂并对我予以帮助。我对班级管理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并讲了我的新的规则要求。那天,我的指导教师说,我有些太婆婆妈妈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对他们严格控制。对于两次犯错误的学生,我罚他们放学后留校15分钟。我在学生中失去了信任,我被彻底孤立起来。
此后不久,我的大学老师来听课,也许那天是节日的缘故,我的心态比平时放松得多,课上讲得很精彩,并且学生们也很为他们那天在课堂上的一些发现欣喜不已。我被他们围在中间。我突然意识到我这种教学方式比管教的方式好得多。
此后,我选择了其他几位有经验的教师,去听他们的课,观察他们课堂管理艺术的方式。我注意到他们的管理方式与我差异颇殊。不久,我抛弃了以奖励代管理的策略,继续寻找适合于我自己的管理风格,但与学生的裂痕也留下了。我的学生不再信任我,但对学科还是充满热情的。
几个反思点:
1、课堂纪律是不是用来讲解和反复强调后学生才会遵守的。
2、指导教师帮助案例中的教师制止混乱局面,是帮助教师还是有损教师威信?
3、对学生留校15分钟,在15分钟应该做些什么?
4、形成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授课会不会受到影响?
5、观察比较与有经验的教师课堂管理艺术方式,对于自身处理课堂管理艺术问题有什么好处?
案例评析: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课堂纪律作为一种约束的手段,它不是终级的目的。通过这种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需要发挥它的制约力,但不是做为一个学习的目的。而发挥它的制约力是需要教师的管理策略,而不仅仅是口舌之功。再有,案例中的新教师把学生不服从管教错误地归因于课堂管理艺术制度的不完善,进而不断地将管理措施严格化,是很不客观的行为。案例中讲到指导教师帮忙制止燥乱场面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乱是因人而异。因此,案例中的教师应该通过反思自我查找原因。
其次,处理突发事件需要三思后行。案例中多次提到过孩子在课上与教师作对,新教师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硬性对待:案例中讲到学生做完实验后不回座位时,新教师采取的方法是一直催促,而不是观察学生是依然留连在实验中不忍停止还是故意与师作对?后来对待两次犯错误的学生采取的是处罚其留校15分钟。而没有提到在15分钟里去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进而做到说服教育。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而做到因材施教。
最后,新教师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发现自己在课堂管理艺术方式上与别人有很大不同,进而反思,不断地寻求更加适合自己的管理风格。向其它教师学习以及经常反思都是很好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知道自己哪里存在问题,不断地学习改进自己的管理办法,经常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相信新教师很快就会成长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