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为指导,围绕元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落实“科教兴县”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农村中小学后,传统的教学手段得到改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得到充分施展,全面推进素质了教育,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领导、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工程设备管理和应用发挥效益,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县教育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县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育局电教室,负责处理协调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各中小校要高度重视“远教”工作,中小学校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要充分认识工程设备管理和应用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其作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大任务,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工作,加强领导,制定措施,完善管理,责任到人。
(三)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项目学校要建立管理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设备和资源登记、使用、存储和共享制度,从制度上把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教师在考核、评优、聘任、职务职称的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完备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管理和应用的氛围,使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成为农村中小学校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正常教学活动。
三、加强指导,整合力量,建立完备的支持服务体系
各中小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将工程设备管理和应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好抓实。要进行校本培训,明确分工,整合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在抓好原有支持服务人员管理的基础上,安排专门的教师或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保管、维护和使用管理工作。培养和建立一支集技术、培训、管理和应用研究为一体的教师队伍,形成技术支持、远程教育资源提供和信息交流服务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支持体系。要结合本校实际,将设备的维护、升级、资源补充、正常运转等纳入学校公用经费使用范围,建立能保证项目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确保设备完好运转,发挥效益。
四、明确要求,强化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
各学校要进一步明确省州要求,切实做到三种模式面向学生、面向教师、走进课堂。必须将三种模式的使用列入总课表,项目教室要制定分课表,分模式安排课时并排足排满,模式一、模式二教室每周使用不少于20课时,模式三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每周使用不少于25课时,并且要有管理痕迹。要根据学校规模对各学科教师提出要求,并作为考核教师教学的内容。
结合管理和应用的需要,建立稳定、长效的培训机制。要重视校本培训和培训基地建设,将校本培训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把培训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要选派优秀教师到基层和农村学校,强化针对学校和教师特点的校本培训。通过培训,建立一支即懂教学又懂信息技术的优秀教师队伍,建立一支设备使用和技术保障的技术人员队伍,使设备能够充分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效益。
(五)、注重总结,树立榜样,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抓典型促建设,抓典型促管理,抓典型促应用,是开展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广符合当地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工程设备管理和应用工作质量。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一网多用”,“一站多用”的功能,积极探索以农村中小学为依托,利用中小学现有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在开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全面开放学校设备,利用假期,双休日及课余时间,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积极配合乡村开展农村党员电教工作,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信息化水平,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通过管理和应用,发挥设备应有的效益,每校每学年结束前(6月30日)必须上报论文和课件制作各一份给电教室,如不完成,将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六)、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工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
工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了解和掌握各地工程建设质量情况的窗口,也是国家验收工程建设的重要指标。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要建立“一把手”负责制,认真做好工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上报工作,对上报的数据工作领导小组要严格把关,严格审核,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地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等进行全程的掌控和管理。
(七)、加强检查,建立和完善评估和督导机制
项目学校要建立科学、长效的工程建设和应用工作评估和督导机制,建立和完善应用情况的监测机制,把工程建设、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将工程建设和应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范畴。
要认真组织对工程设备管理和应用工作的实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教育部门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点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