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工商行政管理进入网络经济

企业培训师观点:工商行政管理进入网络经济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认识的加深,人们对网络的使用逐步从单纯的信息服务转向综合性的应用开发。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有力的工具,提升管理手段和管理质量,增加企业管理市场主体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是我们工商行政管理走进网络经济所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建立网上企业身份认证系统,促进企业信誉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我们实现“以网管网”的一个难得的切入点。对此我想谈一点个人的思考。

  企业信誉管理体系的作用

  市场经济中,良好的信誉对于一个企业的作用是毋庸讳言的,它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信用关系、稳定的供应商和客户群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收益。企业为了获得良好的信誉不但会增加广告宣传,树立品牌形象,还会重视提升商品、服务的质量,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这些都会使得企业在追求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提升社会效益做出贡献。因此,引导企业重视自身信誉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要求。在有关企业信誉的话题上,我们一直在谈论建立企业信誉机制的问题。所谓企业信誉机制应该包含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对千千万万个企业信誉的评价内容,二是形成这些信誉的社会评价机制。在这两个部分中,前者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对具体时间点上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后者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机制,它对整个市场信誉的建立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对于企业部门来说,在企业信誉问题上所关注的焦点,不是某个具体企业信誉水平的高低,而是如何建立一种机制推进每个企业对自身信誉的重视。所以我们工作的重点应当在建立有关企业信誉的企业评价机制上。

  为了推进企业信誉评价机制的完备,各级企业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保护注册商标,打击违法广告,创立“购物放心街”等等。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些现有的信誉管理方法已经不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很多违法违章行为的存在,有些甚至是明目张胆的诈骗、造假行为,这与我们在经济领域中没有一个很好的企业信誉评价管理机制有很大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信号有效地调整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但要让价格信号发挥正常的作用,还要有企业信誉机制的保障。如果交易者不能够识别发出价格信号的企业是一个历史悠久、信誉良好的“老字号”,还是一个前科多多,信誉很差的“皮包公司”,那价格信号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而这种情况的大量存在对一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存在来说是致命的。现在做买卖要靠关系、熟人,接待新客户战战兢兢的情况比较普遍。这说明我们的市场还缺乏一个有效的现代的企业信誉机制,这已经干扰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只要有市场,就一定会有企业信誉和企业信誉评价机制。但是目前我们要想发挥后发优势,缩短市场化进程的时间,仅仅寄希望于市场的自然演进来建立完善的企业信誉评价机制是不行的。和我国经济领域的其他改革一样,工商行政管理在企业信誉管理上必然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尽快建立以工商行政管理作为支撑的企业信誉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同时随着各个经营者对自身信誉认识程度的提升,我们在工商行政管理中如果能够将对企业信誉的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违法企业不怕处罚、怕曝光,这说明它们已经认识到了企业信誉的无形价值。如果我们能够将“曝光”作为一种日常管理手段,那么我们也许可以在减轻对企业行政处罚的同时强化我们的管理。当然要建立这样一个企业信誉管理体系,仅靠宣传媒介的报道和评奖评优的老方法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将思路转移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上来。利用互联网为手段,整合、共享企业各个部门所掌握的有关企业信誉的信息,是一条推进我国企业信誉机制建立的捷径,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建立“一卡式”企业信誉管理体系

  要建立企业信誉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企业身份管理体系。目前国内有关建立网上企业身份认证体系的项目不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的企业身份管理体系的前景如何,我们的企业身份管理体系将在整个企业信誉管理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一)企业身份管理体系分类目前我国不少单位建立网上企业身份认证系统,从其经理人的身份上看主要应该分为两类,

  一是由具备实力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身份认证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市场化体系);

  二是各个企业职能部门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需要建立的企业身份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课程推荐:行政总监领导力高级研修课程)
总的来看,这两类管理体系都存在对企业身份认证缺乏权威性的问题。由于其出发点、职能的不同,这两类体系将走向不同的方向。

  1、市场化体系市场化体系将走向国外所流行的第三方认证的方向,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上看,其前景尚不够清晰。除了国有银行外,其他企业希望完全借助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将自身的信用提升至能给其他企业发放“身份证”或者“信誉证”的程度是相当困难的。对此我们就不多做论述了。

  2、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各个企业部门的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出于网上电子政务的需要。在网络条件下,企业的管理应当逐步转移到网上,各种网上行政行为都需要对使用者的身份确认。但是由于我们工商局没有提供一个企业身份管理的基础平台,各单位只有自行开发了各自的网上身份确认系统。这些系统目前主要是在各部门自身的工商行政管理中使用,它们发放的身份也不是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营业执照》这种企业通用身份,而是为企业在本部门内设定的身份。这种设定身份无论税务、公安、电信、海关等等,各单位都可以在本部门的行政管理中设定,其使用范围只要不超出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即可。

  比如:税务机关给企业一个网上报税的身份,那么企业就可拿着这个身份完成报税。但问题是企业拿着这个身份就不能再去银行开户了,因为银行是无法认可税务机关设定的企业身份的。由于各个企业部门之间的身份认证系统不能够通用可能会造成不少问题,比如:各个单位之间将会变得更加封闭,一个企业要办理很多个部门身份认证卡等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做的工作就会变得很重要。

  (二)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的协调既然出现了多个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那么就一定需要有个管理秩序来保证这些体系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这也就是所谓的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管理秩序。

  目前看这个管理秩序建立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解决各个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之间定位问题。企业身份管理需要每个企业部门的参与,但是各个部门参与都应该根据各部门现有职能进行定位。在企业身份的认定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具有最本质的基础,因为所有企业法人的身份都是各地工商局依法审核后赋予的。对企业各部门来说每个企业的身份只有一个。所以,在企业信誉管理上首先应当确立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企业身份管理的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各个企业部门再根据本部门对企业的专项许可和行政处罚情况,联合实施对企业的守法情况等信誉管理。否则,各个部门都将精力放在身份上将会多走弯路,既是投资上的重复,也会增加企业负担,还会降低企业身份的准确性和惟一性。目前有一个企业职能部门正在北京地区进行本部门的企业信誉管理平台的试点工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部门只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其次,一次性复核无法实现动态管理。企业身份的信息之所以有价值,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信息是动态的,它随着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更。此次,我们派出了业务骨干帮助有关单位完成了联合办公。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如:企业的登记事项变化了,新的企业也申请办理同样的“电子身份证”了等等,这些问题随时都可能出现。但是,我们不可能为了一次一两个别的问题,再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联合(此次共有十二个部级单位参与了联合办公)。以后其他单位可能会出于类似的目的提出联合办公的请求,那要有多少“联合办公”才行呢?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我们目前的工商行政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各个部门的联合办公。在有关企业身份、信誉管理上,由工商局负责企业身份管理,各部门实施信誉管理的框架也是非常清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将这个秩序直接转移到网络中呢?

  2、解决技术标准统一的问题不准备开发独立管理的“电子签名”的部门和需要开发本单位独立管理“电子签名”的部门,都需要解决技术标准统一的问题。所谓企业信誉管理体系的技术虽然复杂,但其结构是比较清楚的。

  主要的结构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是有关该企业的信誉库,这个库建立在互联网上,从理论上它可以无限大,包括每个企业的身份情况、守法情况和经营信息。

  二是每个企业手中的IC卡,这个卡片是打开企业信誉库的钥匙,通过它企业可以将自己的身份信息签署在电子文件上,完成电子签名。

  每个收到电子签名的企业可以根据签名在网上的信誉库中查找该企业的信誉情况。企业的真实身份只有一个,因此只要企业拥有工商局颁发的IC卡就可以实现全部信誉管理功能。其他企业部门不用再独立开发IC卡,只要根据自身职能完成对信誉库的管理就可以了。在这种模式下,技术标准的统一比较容易,这里就不再细说了。困难的是很多企业部门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自己的“电子签名”体系。这些“电子签名”的统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IC卡及其读卡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如果各单位在相互不通气的情况下,各自按照不同的标准发放IC卡,那可能造成一个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后果——每个企业手上都有一堆的卡和读卡器,以应付每个企业部门的规定。这有悖于网络中的信息共享原则,有悖于管理中的效率原则,也有悖于经济中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原则。各银行在发放信用卡时已经出现过这个问题,身份认证应当引以为戒。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中管理秩序的确立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不但不能够起到利用互联网,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相反还会造成工作的混乱。

  这时税务局有两个选择:

  一是他们不建立自己的电子签名,这种情况下直接在信誉库中写入有关该企业的信息就可以了;

  二是他们建立自己的“电子签名”,那他们除了写入信誉库外,还需要在卡上写入“电子签名”。

  然后甲再拿着这张卡到下一个部门办理手续……最终甲的一张卡上就会写入全部的自身身份和以后办公所需的“电子签名”。以后甲利用这一张卡,就可完成网上年检、网上报税(可利用税务局需要的专用“电子签名”)等各项工作。通过这样一个思路可以基本解决上面我们提到的两个问题。同时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比如:可以实现我们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以往我们各单位之间在市场准入上存在管理的真空。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课程推荐:财务总监高级研修课程)
管理中心应当着重从事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确定各个单位将企业身份等认证写入IC卡的先后顺序和形式。各个单位的企业信誉管理平台建立的有早有晚,一个单位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加入整个体系中应当由中心管理进行协调。同时中心也可以主动承担起协助、推动各企业部门身份认证体系建立的职责。

  二是完成对卡的管理。发放卡必然要有一定的成本,而为此收取费用又可能形成经济收益,中心以第三方的角色完成对这些成本、收益的管理比较合适。

  三是实现对企业信誉管理体系的深度开发。此外在上面提到的设想中,卡中写入的只是企业的身份信息,中心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对企业身份信息、守法信息,以至于经营信息的深度开发。

  工商部门行政管理化体系的建立

  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当处于一个龙头地位,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一般性行业主管部门,而是所有经营者的准入机关。所以我系统的企业身份认证体系的建成将对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化体系管理秩序的建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关其具体的操作程序、管理方法的问题我已经在前面几次的文章中论述过了,在这里我只就以下两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思考:

  (一)管理网络的思想转变有的同志可能感觉到了,我这篇文章中有关网络、网站的部分不像以往那么多。我想这也代表着我们学习、管理网络经济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变。以往我们特别重视网站的管理,认为网上经济秩序的管理和网下经济秩序的管理是两个不相同的问题。现在看来,这样的观点是不够准确的。现在全世界网络经济正在由一片喧闹中转向对网络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探讨。人们开始从对网络的迷信中走出来,将网络视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我们工商行政管理的网上管理最终也必然是要如此。我们使用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将不仅仅是管理电子商务、网络公司,我们可以运用它对每一个普通企业实施身份管理,从而使得网络成为我们一般性管理实践中的有力工具。有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站得很稳。走稳了这第一步,我们还可着手实现企业的网上年检、网上变更、网上报税、网上通关等等电子政务,这样我们反过来还会对整个网络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那时,我们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讨论对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规范。现在我们越来越感到这个切入点是对的,这才真有一点网络条件下的工商行政管理的味道。

  (二)认清我们在企业身份管理中的角色网络时代一切都将是数字化的,整个社会主体的身份都将凝结在一组一组数码上。在这些数码中最重要的将是两个:

  一个是自然人的代码;一个是法人代码。

  它们将是数字化市场中的索引,在它们背后将是一个又一个的支撑起市场秩序的企业身份数据库。从目前的企业职能划分上看,承担起牵头管理自然人身份的应当是公安部门,而在对法人的管理上我们工商行政管理将扮演主要的角色,我们应当努力争取企业注册登记号、税务登记号、企业代码、银行账号的合而为一。在我们上面设想的部门认证管理秩序中,对企业法人的管理认证工作,如果我们工商局先建立一个认证体系并完成发卡准备,那么其他单位就很容易按照现有的市场准入顺序,依次加入这个部门身份管理秩序。归根结底,企业法人经营资格是从其领取《营业执照》的一刻获得的,所以我们必将处在整个管理秩序的龙头。看清了这一点,我们就完全有理由相信任何加强这个秩序的做法,都会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当仁不让地树立起部门身份管理这样一面大旗,积极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应该注意做好两点工作,以赢得各方面的支持。

  第一,为各部门在加入这个新的管理体系创造条件。

  网络是一个联合才能胜出的时代,如果我们过分考虑维护自己的一城一地,总希望利用自身的优势多获得一些实惠,目光就太短浅了。我们必须看到虽然没有我们的加入,可能就无法实现“一卡式”的部门认证。但是,企业的网上认证还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如果真的出现了群雄并起的混战局面,对国家、企业都没有任何的好处,我们工商局也会深受其害,我们的从经营准入到身份、信誉管理的战略方针都将无法实现。建立部门身份认证秩序是一个有利于国家、企业部门、企业等几个方面的好思路,它可以把“蛋糕做大”。但是要做大这个蛋糕一个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允许每个参加者都分得一份。为此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任何一个加入管理秩序的部门,同时为他们可能的加入和退出创造便利的途径。

  第二,应当尽量避免直接和经济收入挂钩。

  由于我们将来是主要的“企业认证通卡”的发卡部门,这就可能给其他方面造成一些误解。从国家改革的大思路上讲,企业必然是收支两条线的。我们所应当关心的只应该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至于经济上的收入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劳动使一个村子团结,财产把兄弟们分开”。我们之所以提出要有一个管理中心,负责有关企业身份认证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今年我们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中央决策的“规范市场秩序”这个方向上来。一个市场的规范其最重要的是市场信用的规范,而我们的身份管理恰好是信用管理的基石。我们应该借此春风大力推进这项工作,争取在新世纪开一个好头。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课程推荐:房地产行政总监高级研修课程)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