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校企合作培训怎样让双方都满意

校企合作培训怎样让双方都满意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企业培训分很多种,而企业间双向培训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但是这种方式通常也有较多的问题,下面就针对这种培训方式详细介绍一下。

近段时间,某企业90后员工小张很是纠结。他作为企业花重金送某职业院校培训深造的骨干员工,学成归来却并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张培训深造的院校虽然是他所在企业的定点合作院校,但培训深造的课程和专业与小张本身岗位需求相差甚远。尽管小张培训了两年,但他回到企业原来的工作岗位后,却感觉所学知识作用不大。经过笔者打听,发现像小张这样,由企业送到职业院校培训却效果不好的现象,在很多企业都存在。

近年来,随着招工难度的增大,很多企业一边变招工为招生,一边和技工、职业类院校进行合作,选派骨干员工和新进员工到这些院校进行代培深造,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但是,也有些企业把员工送到职业院校后,却缺乏和合作院校的沟通交流,也缺乏对送培员工的跟踪管理,导致校企合作成为“两张皮”。培训的员工达不到企业的期望值,这不仅使企业浪费了培训资源,也使送培的员工培训效果不好,极大影响了送培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提到校企合作培训员工,就不得不提到德国的三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德国有着浓厚的尊重专业技能的传统,而它在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一整套体系被认为是其制造业企业保持产品高质量,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坚实基础。

德国十分重视应用科学教学,在企业员工培训的政策上给企业一定的照顾,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

德国还着力解决单纯院校培训给员工带来的知识局限的弊端。要求送培员工要经常去企业参观考察,学员毕业设计的题目70%由企业提出,并大多在企业完成。同时,德国企业不仅积极指导员工到合作院校培训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还可以对合作院校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和考核,为实践教学提供经费。德国这种重实践、重技术的企业员工培养模式,特别是政府以政策及法律手段发动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协作,共同培育高技能员工的方式值得借鉴。

据笔者了解,当前,国内很多送培员工对到院校学什么,学什么专业好,目标并不明确。企业希望院校更注重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缩短送培员工培训周期,希望送培员工尽快学到企业所需的知识,培训回企后就能上手。而院校则希望通过与企业合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把学员推到一线。

让企业无奈的是,送培回来的员工却迟迟上不了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笔者认为,开展良好的校企合作,培训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提高技工类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达到校企共赢是企业和院校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职业院校、企业及员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企业要把好员工选派关口,根据自己所需选派参培员工。

实行企业与各职业院校联合办班培训的方式,企业要筛选和培养思想道德好、技能水平高的员工作为企业优秀人才培养的目标,把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内容,将提高学员实际操作技能与提高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并重。同时,企业针对自己所需的工种和专业定向培训学员,由企业将需要的工种告知合作院校,院校针对企业所需专业人才招生,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定向培训、培养。

第二,职业院校要提高培训水平,保证企业送培员工的培养质量。

建立和完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参培员工学历层次、岗位来源、专业设置等灵活确定学制及教学重点。

第三,职业院校要建立合格师资队伍,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培训。

职业院校要围绕企业发展和企业生产急需,实行“定向”、“订单”式培训,为企业“量身定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针对企业培训专业、职称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沟通协调,使教师队伍理论素质与操作技能同步提高。同时,职业院校可以选派专业教师进企业挂职,了解企业特殊工种、专用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对技师学院的客观要求。

相关推荐:

卫浴营业员的销售技巧

TTT-培训培训师

★刘晓亮:“自动增长模式”经销商总裁班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