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业最早出现在美国,1926年,一位芝加哥大学教授创建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咨询公司,它的出现标志着管理咨询行业的诞生,他就是Mckinsy。被称为“智力服务业”的咨询业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朝阳行业”之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智力资本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知识时代催生了许多知识型企业,管理咨询行业作为典型的知识驱动型企业,在处于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其传统管理策略也遇到了很大挑战。
一、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面临的环境与现状
近年来,中国咨询业营业额连续增长,中国管理咨询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和本土化优势,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拓展业务范围。孙晓婧(2006)认为,社会咨询意识落后,客户群体尚未形成,社会咨询意识落后主要表现在咨询有用意识、咨询先行意识、咨询有偿意识、咨询产业意识、咨询产业的现代经营理念几方面。王辉斌(2006)认为,目前企业管理咨询的状况还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大家对管理咨询的作用还知之甚少、或者说即使知道了作用但化成行动的人还是非常少,管理咨询本身给人认识的清晰程度还不够、产生价值导向的认识还不清,以至很多人将“策划”与“咨询”混为一谈。赵书华、郎曙芳(2006)认为,全社会咨询意识在增强,主要表现为企业和企管理层咨询意识和咨询需求的增加。焦玉英(2005)认为,国内同国外的管理咨询机构之间的竞争将长期存在。
中国大多数的企业家和企业职能部门的领导并不具备应对市场经济发展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这就成为产生巨大咨询需求的社会背景。中国管理咨询市场容量巨大,但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如何让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是摆在管理咨询行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焦玉英(2005)认为,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是管理咨询服务的主要需求者,它们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在持续增长。王莲、刘小红(2006)认为,目前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供需存在不平衡现象,在IT咨询方面供不应求,而在市场营销方面供需比例为6∶1。焦玉英(2005)认为,中国企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具有个性化、地区需求的不平衡、行业特征明显等特点。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报告(2004)指出,东部、南部和北部沿海地区的客户数量占到了管理咨询市场客户总体的58%,属于热点地区。王莲、刘小红(2006)指出,不管是管理咨询公司还是企都已经意识到好的战略才能保证企业顺利发展,战略咨询从供求双双来看,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达到了16%。焦玉英(2005)认为,企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与企业的规模有关。
杨中强、霍国庆(2005)认为,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仍然处于无序状态;管理咨询师队伍素质偏低、良莠不齐;国内管理咨询企业缺乏品牌优势;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没有一套完整的咨询法规规范市场行为,这也为咨询投机行留下空间。许立帆(2006)认为,表现为公司存在缺乏品牌意识、稳定的专家队伍和长期客户价值观念。焦玉英(2005)认为,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还不高,咨询服务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赵书华、郎曙芳(2006)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咨询业在资金、知识积累以及人力资本上和行业管理两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杨中强、霍国庆(2005)比较了中外对于管理咨询行业执业资格以及执业道德规范,发现国外在管理咨询行业独立、客观、公正的核心理念上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的探讨,无论从历史进程还是当代咨询公司的实务,更加注重管理咨询行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陈兰通(2005)认为,管理咨询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和智力服务行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必须加强管理咨询专业人才的培养,拥有一定数量和职业水平的咨询专家队伍。谭加劲(2006)认为,咨询服务人员必须具备金融、财务、税务、法律、管理等方面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受过咨询方面良好的专门训练,掌握娴熟的咨询技法。杨廷钫、杨从杰(2005)则对咨询师的胜任能力作了研究,认为在咨询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能力,包括使得咨询顾问可以将技能、知识向客户方转移,让客户懂得如何进行操作,自己来推动变革的教育能力。
二、管理咨询行业实施智力资本管理的必要性
1.知识经济的要求
(1)管理模式的创新。
咨询公司的专家必须融入自己的团体中,才能使资产的知识形成生产力,同时也要十分注重以互动的方式与客户共同工作,所形成的咨询产品会营造推进客户变革的最有利条件。客户与咨询公司不单纯是短暂的交易活动,应看成是一种连续的、长期的、互利、互促的伙伴关系。
(2)产品的柔性。
咨询企业所销售的并非知识产品,而是知识产品对解决客户实际问题所能提供的服务。咨询企业的“产品”不能复制,因客户而异,不是千篇一律。因此,必须有系统的咨询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把源于咨询实践的不同的咨询案例所采用的咨询思路、方法、技巧,不断加以提炼总结,形成高于实践的指导性“咨询产品”,以不断适应发展中咨询市场的需求。因此,管理咨询行业开展工作的基础是建立在不断学习、研究、总结而不仅仅是单纯经验之上。
(3)新的竞争方式。
如果说管理咨询行业在市场竞争短期内主要体现为知识产品的价格与质量的竞争,那么,从长期来看,这种竞争实际是咨询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而核心能力的竞争是知识体系的集合,咨询企业的发展关键不在于资本而在于人才,管理咨询行业必须依靠自己的人才优势,才能获取咨询市场的竞争优势。咨询企业是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经验,帮助别人成功,它的产品不同于实物形态的产品,客户付款后和咨询报告的提交并不等于交换完成。
2.管理咨询行业自身的特殊性
(1)系统性。
一方面是复杂与综合,任何一个领域的咨询,必然会涉及到其他相关领域;另一方面是宏观性与体系化,即使一个关于“招聘”的项目,负责任的咨询师也会从战略与架构、现在与未来进行系统思考。
(2)专业性。
咨询企业不同于以生产经营为主的企业、以商品批发为主的企业、以商业零售为主的企业,也不同于以科技开发为主的企业,它是为社会、企业等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智慧”生产者,是“头脑公司”。无论是战略咨询、财务咨询,还是人力资源咨询、流程咨询,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专业性是管理咨询行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咨询企业构成环节与一般企业区别在于其投入主要是咨询专家,因此咨询专家是构成企业的关键要素,这就要求有足够的专家群体以及专家网络才能适应咨询市场变化的需要。
(3)第三方的客观中立立场。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外部影响因素日益复杂多变,企业内部关系的协调难度加大,影响因素增多,对企业管理水平、信息整合能力以及企业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或作业水准的要求相应提升。一是很多企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独立客观的视角可能看的更清楚;二是企业本身看到了问题,却由于深处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中而动弹不得,中立方的加入能减少变革的阻力。
三、加强我国管理咨询行业智力资本管理的途径
近年来,管理咨询行业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的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与世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管理咨询行业的市场需求急剧扩大,外国知名管理咨询企业也纷纷进驻中国市场,这给管理咨询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又带来了激烈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管理咨询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做到市场化、企业化、专业化、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管理咨询行业应以人力资本为前提和出发,以结构资本为保障和支持,促成个人智力转化为企业的智力资本,为企业增值。
1.转变思想观念,实施管理咨询行业智力资本开发战略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持续发展全局,树立创新意识,强化创新理念,树立智力资本是核心资本的理念,坚定已创新促进管理咨询企业发展的信念,不断突破现有观念的束缚,对新思想、新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有积极的态度,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主动地吸收外部新的信息,不断提升管理咨询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和持续成长能力。建立我国管理咨询企业智力资本模型和指标体系,形成统一的、标准的智力资本规范,为我国管理咨询行业智力资本开发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拓展了资本的外延,企业价值被理解为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之和。相对于物质资本,智力资本理论成为现代企业价值的重要源泉,因而应该将管理咨询行业的战略管理目标转移到企业智力资本的积累、增值和开发上来,从而将管理咨询行业的基本活动整合在企业的智力资本开发之中。围绕智力资本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确定战略重点、制定战略步骤、遵循拟定的战略计划积极主动实施。
2.促进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
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管理的核心,首先要对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进行分类和评价,使员工的技能、创新能力,思维方式有一个合理的配比。其次,对人力资本的管理,要把存量管理和增量管理相结合,即在对现有存量资本分类、评价、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的增量投入进行有效管理。再次,对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构成、程序、组织安排进行评价,按照智力资本增值性的原则,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创新。只有具备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择机制,才能使员工各尽其才,才能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获得人力资本的增值。
3.加强结构资本的管理
在结构资本的管理上,注意与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相适应。结构资本是智力资本的基础设施,在智力资本营运过程中,它为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的最佳利用创造条件,并且与它们共同作用,形成管理咨询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能力,要有效利用结构资本与关系资本来提升管理咨询行业的市场能力。因此企业制度文化的改革,组织学机制的构建以及流程优化等都必须与企业内部人力资本与关系资本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相适应。
4.注重人才的选拔与培训
任何企业都需要人才,管理咨询行业更需要人才,而且是最优秀的人才。因为管理咨询行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选拔行业中最优秀的人才,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都可以使企业的智力资本迅速提升。在这样一个需要复合知识、高水准作业的专家行业,咨询顾问应该持续地学习,不断补充知识,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实践技能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他们迅速掌握前沿知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成熟专业具有一个经过界定、深奥且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知识体系能够通过一个教育和培训的机制传授和获得。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对中国管理咨询的研究的文献看,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1.如何有效地进行行业管理。
首先,面对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刚刚起步的现状,管理咨询协会应当如何履行管理咨询行业职能、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其次,管理咨询行业的许多宏观管理功能还处于酝酿和发育阶段,如何对咨询市场进行引导和规范管理,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协会在管理咨询顾问标准和会员行为标准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数据库的建设与使用,对管理咨询行业的管理与服务中如何发挥了作用?
2.如何构建中国管理咨询思想体系。
管理咨询思想体系里面应该涵盖咨询方法、咨询技术和咨询思想全方位的内容。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它的文化与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基于中国的特殊文化和社会环境,如何构建自己的管理咨询思想系统?这一管理思想系统如何将传统与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面向客户企业,切实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升、推广?
3.管理咨询中的知识管理与知识传递。
作为管理咨询公司,一方面应当鼓励咨询专家将他们在工作中发展起来的许多富有创造的见解和思想加以总结,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知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隐性知识的发掘、传播和利用上。相对于公司内大量有价值的经验和深邃的学术思想而言,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是作为隐性知识存在于专家们的头脑中,没有被整理成文,更淡不上在公司范围内交流与共享。管理咨询机构如何管理好隐性知识、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传递到被咨询企业,并与咨询对象的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关系到咨询服务的成败。
4.管理咨询师的素质和培养。
为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咨询服务,咨询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咨询顾问必须有职业资格。咨询机构的资质和咨询顾问的职业资格可以通过认证和考试取得,对咨询顾问来说,通过考试只是获得进入行业的资格,管理咨询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理论素养?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实践经验?现阶段,中国管理咨询师的培育途径是什么?都值得研究。
5.企业对咨询业的扶持政策。
如何将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想具体化?除了企业应当对管理咨询行业在税收上进行优惠外,如何对咨询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政策支持呢?企业如何培育管理咨询市场?企业如何通过行业协会引导管理咨询机构获得咨询业务?如何引导管理咨询机构做强做大?
6.创建学习性组织与管理咨询。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依靠速度与知识的结合来提升工作绩效,企业必须做到更有效地吸取新知识,学习制定更合理的战略和采取更明确的行动。建立学习性组织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学习性组织的建设中,管理咨询行业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学习性组织的建立,对管理咨询提出哪些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