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处:博客网 作者:杨吉
趋势一:标准化平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生产资料配置的时空格局,让资源得以在更大的空间和更短的时间内按照最效率的方式进行整合。作为必然的因果,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通讯网络日趋成熟,行业和技术标准逐步升级,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逐渐构建起了一个全球化的商业平台。而它的出现,为那些全情投入于经济全球化变革的企业带来了开创性的新局面,不仅全面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而且削弱了传统企业的业务结构,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模式也将由此发生根本性转变……
我们发现,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然经过二个发展阶段,正逐渐向第三个阶段过渡:最初,公司只关注业务单元级优化,即业务活动的部署和执行归属于企业中的不同部门。在一种最极端的情况下,每个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多个部门开展大量的类似工作,缺乏相互协作或知识共享;后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当然也因为认清了业务单元级优化的缺点,企业开始意识到流程优化的必要性。跨越从前孤立的业务部门,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它通常作为新的技术能力出现在市场中,如“业务流程再造”(BPR),它包括一系列旨在降低成本的业务系统解决方案如供应链管理(SC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企业还可能通过推行六西格玛(SixSigma),全程质量管理(TQM)和ISO9000等管理方法以进一步降低成本;现在,随着全球化商业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层开始关注从产业“价值链”出发,如何在整个企业层面上进行优化。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识别价值链中的专业化领域,把行业价值链上的部分功能外包给外部专家来完成,自己保留核心活动的绝对主导权,从而进入“战略合作”。
可以预见,随着商务交流平台向以行业为主体,以亚、美、欧为联合主角的第三代操作系统演变,公司将身处“行业集群”这张大网之中,利用全球化商业平台的低成本交易与多个外部专家建立连接。当然,这意味着他们首先得聚焦于自己的专业核心领域,不断进行组织改造,以便在彼此协作的行业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趋势二:价值化服务
高价值的商品(服务)不能用于低价值的应用,这是“增值商业”中关于应用的定义,也是未来商业不变的定律。就像LouisVuitton皮包,既然能提供高品质商品,就应该高额度收费,如果体现不出这一点,反而以低价、折扣吸引顾客,那么要维系高标准、高品质的产品就需要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这样只会是得不偿失,顾客最终也不可能得到持续满足的“增值”感受,产品如此,服务亦如此。
经济学讲究投入产出要成正比。如果是小投资,少风险,却有高回报率,则绝对是一笔好买卖,只可惜,现实中这样的好事并不多见或者根本没有。事实上,大多数的高回报,都仅限于高投入与高风险并存之间,那么,对于互联网而言,要创造经济价值,实现电子商务盈利,并不异于传统商业模式,可以轻易回避成本高投入。就拿亚马逊(Amazon.com)为例,它以销售图书为主,兼营杂志和音像制品。如果它所卖的产品只片面注重低价和优惠,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这并非上策。正如我们看到的,亚马逊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能全面、及时、有效地满足读者所需要的图书,而且还能通过意见评论、信息链接等互动板块提供高质的消费体验。“通过互联网向购书者提供最快捷、最便利、最愉悦的服务和享受”,亚马逊要实现这个宗旨,保持并不断改善个性化要求都是需要高投入的,而低价策略将直接导致低产出,或者说是入不敷出。因为,在书的交易成本中,书价只占很少一部分(这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对于懂得买书的人来说,书价虽然会刺激购买行为,但终究改变不了消费目的。对于商家来说,其真正要实现的价值不在于仅仅用书来换取读者手中的货币,而是有效地传达作者的著书思想,也就是引导消费,让书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传递手段不能是简单地陈列书的内容提要,而必须结合网络的作用以产生高附加值。
至此,我们可以断言,“增值商业”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势所趋。它的核心是“增值”,主要表现为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商品(服务)价值,两者一不可,互为关联。“整合营销”是增值的关键,这对电子商务经营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它必须始终坚持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充分掌握其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之上,通过各种资源的结合关联,把客户整合到由信息商、供应商、销售商、配送商、服务商共同组成的一条龙服务(营销过程)中,做到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提供给合适的客户,并帮助客户产生真正的、持久的价值,从而形成一种综合化、价值化的服务体系。
趋势三:矩阵化格局
《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珠海宣言)有一句话:“根据科学规律,有效利用有限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人力、能源、原材料),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全球经济资源。”对于人类以往各个时代的多数人而言,公平地享用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最为朴素和真挚的理想。然而,它仅是一种想法,一种愿望,更多时候它是一种奢望。人类文明发展自有了记录,对资源的利用、控制、争夺,乃至享用资格的转换,便贯穿始终。尤其到了1492年,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树立海上霸权那刻起,在随后的二百年里,西方国家相继进入寻找黄金、掠夺财富、争抢资源的原始资本积累的行列之中。当一个国家的财富是由其所控制的自然资源而决定时,那些强大的国家就必然要靠战争征服更多的国家(特别是资源丰富的国家)来增长其财富,西班牙如此,葡萄牙如此,后来的不列颠、美利坚也都是如此。出于财富的欲望,资本的贪婪,“丛林法则”很轻易地借由战争、借由政治、借由商业上演。
现在,这个“生态场景”并不以和善的面目出现。相反,全球资源正经历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具体说来,它是以行业巨头联手所组成的采购方所形成的纵向交易市场,和以区域性服务商整合而成的超行业服务枢纽,所构成的矩阵式格局正在重新瓜分世界。瓜分的结果使得由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所形成的全球采购方超国界竞购行为将使传统供求链局部解体,并迫使供应链滋生出更多的中间利润,一旦区域性的一条龙服务枢纽与最终制造业形成无缝隙对接,全球巨额的订单将促进区域性就业、外汇、技术等一系列领域走向繁荣。
不过对于我们而言,到来的机会并不一定都是机遇。在资源竞争、财富争夺的博弈过程中,那些经济强势国家(往往也是军事、政治大国)不仅拥有资源生产与贸易的控制权,如营造经济后院、鼓励对外投资、签署长期供货协议、组建混合跨国公司;而且还逐步扩展到资源价格决定权的争夺当中,如确立垄断价格、设立期货市场、建立资源储备等。总而言之,“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至今依然还是世界商业格局背后的事实真相。因此,中国企业如何做好地缘政治的和纵连横,中国企业如何转变心态调整战略,都将直接关系到在接下来的利益格局演变中我们是否能占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