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企业发展高度取决于管理者的高度

企业发展高度取决于管理者的高度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同时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没能长久的生存下来,这其中原因究竟是什么?目前企业更需要人才,企业培训业非常热门,但是取得明显成效的也并不多,其中又有什么原因?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企业的成功是偶然和必然的统一。在企业开办时,有些创业者确实是通过了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并按照自己的优势脚踏实地办起来的,但更多的企业是因为创业者遇到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或是因为模仿亲戚朋友办起来的。前者的成功“必然性”占主导地位,“偶然性”占次要地位;而后者可能正好相反。比方说,现在山西很多实力雄厚的煤矿企业的成功就是因为那些老板当年偶然进入了煤炭行业,或者因为他的邻居开了个小煤矿,于是他也去开一个,没想到这个行业利润这么丰厚,一不小心就成了“暴发户”。

在给全国很多的中小企业作咨询时,我发现一个很典型的问题,那就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家长制”管理为主,很多老板都是没有“二把手”的“一把手”。当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要么是老板整天事必亲躬,累得要死;要么是企业管理混乱,面临垮台。

我们通常把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老板称作“企业家”,而真正的企业家是使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而创造巨大财富的人,是经营管理的行家里手。在当今中国,真正的企业家是非常稀缺的,所以中国的优秀企业也同样稀缺。所有的社会资源,只有与企业家结合起来,才能配置得更好。所以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而且这些企业家是非常优秀的。

在此我权且把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老板当作企业家来探讨。所谓企业家的“高度”,指的是企业家的专业水平、驾驭企业的综合能力和道德修养等。从长期来说,企业家的高度决定着一个企业的高度。当然,企业家的高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都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道德修养更是可以不断提高和升华的。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个运气好的“门外汉”通过在实践中勤奋学习可以很快成为行家里手。“远大空调”总裁张跃在大学就是学美术的,但因为在实践中勤奋学习,现在成了“非电空调”的资深专家。众所周知,只有初中学历的李嘉诚更是因为几十年的不断学习成了华商领袖。反之,一个专家如果不继续学习,也可能被新的技术无情淘汰。

很多企业的起步都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好机会,但因为有些企业的老板不讲诚信,欠钱不还,不遵守合同而官司缠身,最后销声匿迹。有些企业因为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投资,资金调度过于紧张而中途夭折。有些企业家只图追求个人一时名利,不扎扎实实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最终徒有虚名。有的企业是因为只想占便宜,从来不为对方着想而造成各方面的关系紧张。不但和相关联的企业关系紧张,而且对自己的员工也不培养、不尊重,因只顾自己利益而使企业江河日下。

现在流行讲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和过去的企业经营的目标仅仅是利润极大化完全不同。它要照顾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其中包括股东、员工、供应方、中间商、债权人、债务人、消费者、政府和社会。照顾各方利益并不是不追求利润,而是要能够换位思考追求共赢,至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各方的利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要依法经营,但是光有法律是不够的,还要有道德。法律只是利益界限的粗线条划分,具体的情况千变万化,所以还要讲道德。一个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如果能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发挥本企业的优势而不是惟利是图,企业就会有良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我就因为看了这本书并听过牛根生先生的几次演讲后,被牛根生先生的人品所感动,并为他写下了“股权亿万皆捐尽,爱撒蓝天碧野间”的诗句,从此我和我的全家买牛奶时总是首选“蒙牛”,很多身边的朋友知道我首选“蒙牛”的原因后,他们选购牛奶时也就首选“蒙牛”了。

企业家需要有开阔的心胸。有些很成功的企业赚了很多钱,正在鹏程万里的时候,却因为领导人的气量狭小,与股东之间因小事而意见不合,最后闹得各奔东西,企业也就垮了。企业在开始创办时,大家能志同道合,可以同甘共苦。但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问题就来了。这些财富是几个创业者共同创造的,但是在具体怎么分配时却有了不同的看法。虽然道理很简单,可以按贡献大小来分配。但是这个贡献大小如何来衡量呢?不论经济学家如何聪明,天下还没有精确计算贡献大小的具体方法,所以只能靠估计。而估计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总是把自己的贡献看得比别人要大一些,因为自己做的事自己很清楚,而别人做的事自己并不清楚,所以争论就产生了。很多前景如画的企业就是因为利益之争而最终分崩离析。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归根结底是领导人的素质造成的。能做成大事的人,必须要有相当的修养。另外,一个企业能做多大还取决于企业家的抱负、追求与境界。企业家的抱负与追求的高度决定这个企业的高度,企业家的境界决定这个企业成长的边界。

虽然一个一心想把企业作大作强的人不一定能达到目的,但一个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企业家是一定不能将企业作大作强的。除非真的碰上了特别好的运气,稀里糊涂发了大财。但运气不会总是光顾同一个人的。

企业家的人生价值定位决定着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 有人问柳传志为什么能一直坚守干企业,他应该有很多的机会去做官或干的别的,他的回答是:“我为企业而生,我这一辈子就是干企业的。”有了这样的终极目标,他当然就会把企业越做越好。“联想”为什么能够持续成功呢?“联想”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是柳传志的成功,而柳传志的成功也是其人生价值观的成功。

总之,排除“运气”、行业的特殊性及地域对企业的特殊影响外,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企业的高度就慢慢由企业家的高度来决定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