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商务部正式在24个省份启动“家电下乡”,受关注度空前绝后,企业意在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又能拉动农村经济市场,刺激消费,一举两得。
而网易ceo丁磊似乎是想赶这个趟,对外宣称投资养猪事业,一时间,“丁磊养猪”成为互联网热门成语,业内各路专家对该事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然,说得最多也稍微有点靠谱的说法应该是“想向农村推广互联网”,不管丁磊的本意是否在此,但是我们不妨考问下:网络营销下乡,真的就能下乡吗?
有人乐观地评价“丁磊养猪吹响了互联网进军农村的号角”,理由颇多,貌似条条俱是从互联网大亨的网易出发,认为“互联网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理由是农村有互联网坚实的群众基础。但是如果有人拿起放大镜仔细看的话,硬是找不到半点农村网民或是农民的半点意见,大半都是自称互联网人的“一厢情愿”。
如果从数字来看,农村将来是互联网浪潮的群众基础,这句话不假,CNNIC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网民数截至2008年底,已经达到8400万,同比增长60%。农村网民总数已经达到了中国网民总数的28%,且增幅惊人。但是这些农村网民利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农村的网络营销市场是否也达到了相应的份额与适当地增长,这些问题,都成为能否网络营销下乡的疑问与障碍。
以2008年的《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为依据,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7.1%,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成为影响农村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中,有53.3%的人是因为不懂电脑或网络,23.1%的人是因为没有上网设备。在互联网应用深度上,农村网民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多数农村网民仅将互联网当成聊天工具和玩乐工具。乡镇信息资源也非常匮乏,乡镇一级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期状态;农村上网渠道以网吧为主,农村网民以收入不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网络营销,如果真正需要网络营销下乡,仅靠“养猪”等手段恐怕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条件必须从农村的互联网现状与农村网络营销市场的现实出发,做到有的放矢,那么我们的企业机构与所有的互联网人可以做足功课,而不是一窝蜂地喊“到农村去”那么简单。
一、4万亿的经济刺激投资,是否有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杯羹?如果单纯地只是想以拉动农村的消费市场,而在文化建设上没有相应的投入,那最后吃亏的最终还是那些农村消费者,钱花完了,东西用坏了,以后该如何办。而武装头脑才是长久之计。
二、配合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民的网络营销意识,特别是培养乡镇企业等中小企业家们进行网络营销投资意识,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程去做,这无疑对企业和互联网人是一个功德无量的挑战。“网络营销2.0时代”的领跑者一比多营销型网站的“网络营销人才培养计划”就已经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其中。
三、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物质生活水平,这是农村网络营销的坚实基础和最主要目的。首先只有当农村经济发展了,信息化水平提升了,农民的现代化意识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网络营销才有可能在农村发展的丰富土壤,当农民运用掌握的网络营销,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了农村经济,才更加信赖网络营销这一手段。
最后,网络营销作为互联网的一种形式,唯有将立足点设在用户角度,才可能被用户所接受,如果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最终也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我们的农村和农民,不会拒绝为农民服务的网络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