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浅析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广西高职教育的建设

企业培训师观点:浅析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广西高职教育的建设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当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能力(包括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还远落后于自治区经济发展及专业自身建设目标的实际需要,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已处于改革的必然和关键阶段。伴随着连锁经营商业态势在我国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运而生。一个专业的建设能力诸如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构建能力、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力等不但影响着教育功能的最终发挥程度,同时也决定着这个专业的生命力。

  一、推进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内容

  1.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核心

  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桥梁,其构建与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其应变能力决定着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

  (1)加大校企深度融合力度,推进两者合作开发课程。按照“校企融通、校校联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开发、教学与企业共同完成,以体现鲜明的工学结合特色。其本质在于使教育通过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促进高职院校以企业需求和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学改革,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从而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建议与意见。

  (2)打破传统学科体系课程模式,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以连锁经营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分项目重组课程内容。同时,以连锁经营业务操作和连锁经营管理两大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为基础,参照国家有关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和删减课程内容的重复和重叠部分,构建由“基本素质课群”、“专业岗位课群”、“综合管理课群”和“专业拓展课群”组成的课程体系,以加强对高素质、高技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3)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及监控机制。完善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督导机制,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化教学质量检查体系,包括质量观、质量标准、评价方式、评价体系等;相应增加技能应用性考核指标,以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持续提升。

  2.师资队伍建设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成功的智力基础

  (1)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具体措施有:一是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试,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通过安排相关教师尤其是专业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以脱产、半脱产方式到连锁企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挂职顶岗锻炼,以强化企业工作经验,积累教学所需专业技能,实现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管理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2)校企密切合作,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骨干教师的培养可以通过依托区内外知名连锁企业,以专业进修、校企项目合作、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骨干教师的实践能力,促成其掌握连锁企业的管理知识与技能,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及模式,使教学与实际密切结合。同时鼓励骨干教师通过进修学习及开展科研,加强其专业研究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

  (3)通过培养和引进,加强专业带头人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对积极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及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重要意义。可通过安排专业带头人赴连锁经营管理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连锁经营管理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深造研修,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措施,达到提升专业带头人的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的目的。

  3.连锁经营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连锁经营专业建设成功的有力保障

  (1)加强校外连锁经营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依托广西区内实力雄厚的连锁企业(集团),建成一批适应专业实践教学要求,能够为专业建设提供教学咨询、实习指导和适当就业机会的连锁经营管理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将教学的实习环节延伸到企业中去,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同时,降低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从而使校外实训基地成为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高水平示范性平台。

  (2)加强校内连锁经营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习连锁超市的建立可自筹,也可以融入广西区内的地方产业链,通过“共建共享”模式,与当地有实力的连锁企业(集团)联合开办。通过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的顶岗、轮岗实习,按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进行运营,以“企业标准”考核学生,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道德。这样在体现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加强了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二、加快推进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由传统“学科本位”向现代“能力本位”转变的建设原则

  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应树立“能力本位”的建设观,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在进行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同时,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强调专业的“职业性”和技术的“应用性”,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本位”建设观要求基础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性),实训课程则以强化技能训练为目的,以项目(任务)为驱动,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弹性及适应性;同时,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在对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调研的前提下,对现有课程进行重新整合,以综合课程为基础,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功能上强调“以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为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使课程设置综合化、教学内容实用化。

  2.坚持构建“校企融通、校校联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原则

  高职教育应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校企融通、校校联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促进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实现企业与高校间、高校与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及相互借鉴,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推进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步伐的必要及必然性

  1.国家及自治区各级企业对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及积极扶持,为加快推进广西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步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及发展动力

  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步入了大发展时期,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并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进入“十一五”,教育部又明确提出了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建设目标,对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若干意见及建议,并于2006年实施了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高职教育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更意味着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持投入力度会持续加大。近年来,广西各级企业也日益提升并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与扶持力度,区党委、企业提出了“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通过实施“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提倡“对口帮扶”、鼓励“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学生经济援助机制”等系列政策措施,为广西的高职教育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及坚实后盾。同时2006和2007年,广西先后有两所高职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广西区内连锁经营业的快速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是加快推进自治区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步伐的根本动因

  目前,我国已拥有2300多个特许经营体系,是世界上特许经营体系最多的国家。广西连锁经营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大型综合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和各具特色的专业商店三分天下的商业新格局,并呈现出连锁业态多样化、连锁步伐快速化的发展趋势。连锁零售业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已拓展至食品、医药、书店、百货、石油、服务业等多个业种。同时,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零售、餐饮品牌如沃尔玛、华联、联华、王府井、国美、苏宁、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相继入驻广西。根据广西区企业规划:“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管理,进一步促进流通的现代化,使全区连锁经营管理销售额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例由目前的不足10%提升到10%以上,南宁、柳州、桂林三市将分别达到20%左右,而同期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这一比例已达到40%。这昭示着连锁经营在广西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及增长潜力。

  与此同时,连锁经营在广西的迅猛发展使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且竞争激烈。根据广西人才市场预测,“十一五”期间,广西仅非公企业人才缺口达40万,其中18.5%为以连锁经营模式进行运营的零售、餐饮行业。2008年广西人才开发目录显示,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战略的实施,未来3年,仅北部湾经济区所需物流、连锁、石化等相关人才将达4万余人。但由于广西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导致广西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连锁经营专业人才资源极度匮乏。据统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广西尚属新设的高职专业(2006年在广西初次开设),不但开设时间短,且设置院校少(目前仅有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及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三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本专业),而广西普通高校在此专业方面尚属空白。

  因此,广西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已成为制约连锁经营业在区内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这种差距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加快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步伐,建立适应形势发展及社会需求的科学的专业建设模式。

  综上所述,处于探索阶段的广西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需要统筹规划、有机整合才能真正构建出独具广西特色、适应自治区经济需求与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体系。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