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发展到今天,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出现为企业的各方面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标准。ISO9001标准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一时间,各类企业组织都竞相采用这一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实施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而更多的企业实施的最终结果只是“一纸文书”,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并没有什么改善。换句话讲,这些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企业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怎样才能提升这些企业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效性呢?市场中产品数量和种类日益繁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质量管理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到各领域,小到零部件的生产,大到党建、教育,不无包含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以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目前最常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ISO9001标准,它具有以下特点:
(1)标准条款和要求的可取舍性。由于组织功能、产品客观特征和标准应用范围的不同,标准在采用过程中,无论组织是将其全部还是部分产品和产品实现过程置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内,都可能发现存在标准条款不适用的情况,这意味着,组织在采用标准的过程中,可根据其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和应用范围对标准条款和要求做出取舍,删减不适用的标准条款。
(2)标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可适用于各类组织,不受其类型、规模、活动领域或专业范围、提供产品种类的影响和限制,组织采用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展现组织有能力持续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能确保其通过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顾客的信任,该“产品”不仅指有形的实物产品,也可指各类无形的产出。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有效性指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主体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显然,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起码是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要及期望的体系。这里包含着对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判断标准,即对顾客和相关方需求满足的程度,程度越高,有效性则越强。
审核是确保企业所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并且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并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结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标准和有关法规的符合性判断,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体系的有效性的判断。通常在认证审核中,对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判断结论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2)对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满足的程度;
(3)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自我完善的机制;
(4)质量过程得到了控制,质量损失减少,质量成本逐渐降低。
三、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必要性
(1)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生存的基础
激烈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的竞争,各组织均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唯有在价格、质量、服务上取得优势,组织才有生存的希望,加强组织质量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向质量管理要效益,降低质量成本,减少损耗,提升合格率,组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各行业基本都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不断做大、做优、做强是摆在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产品质
量和周期是永恒的话题,以速度取胜,更要以质量取胜,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升组织的质量品牌,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3)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地增强顾客满意,要使顾客满意,就必须明确顾客的要求,而顾客要求又包括明示的、隐含的、必须履行的这三个方面,这就需要组织不断去关注、挖掘才能获得顾客满意。
(4)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
每个产品从研发、生产、销售,最终交付到顾客手中,诸多环节靠一条质量信息链维系起来构成组织的信誉度,通过把从研制开发到销售的质量信息反馈到研究开发,使产品达到不断完善。我们要不断利用质量信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使组织的质量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四、影响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
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因主要是指企业所选择的咨询机构和认证结构。
一个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咨询机构,能够从企业实际出发,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质量体系,不断提升运行的有效性。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证机构会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审核,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促进企业不断改进,进而提升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反之,如果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将经济利益摆在首位,降低对企业的工作标准,放松对企业的审核要求,只能使认证企业产生放松思想,对认证的目的产生错误认识,自然不利于有效性的保持和提升。
内部因素主要有领导的认识、质量体系文件的适用性、组织机构的合理性、人员的素质以及所配备的资源等。真正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同时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内部因素。
在诸多内部因素中,企业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水平和态度又是关键性因素。领导是一个组织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者,是组织任务分工的策划者,是组织资源的分配者,他的一言一行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领导对贯标认证工作应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就是以此提升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而不是迎合潮流,为拿证而贯标。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认证观,才会积极推动贯标工作,使之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当企业的领导者树立了正确的认识后,其他诸如组织机构合理性、文件的适用性等只是属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下,采用正确的方法,自然会迎刃而解。
五、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
(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PDCA循环
PDCA循环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工作循环的简称。循环是一个持续过程,首先在提出质量目标的基础上,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实现该计划需采取的措施,然后,将计划加以实施,特别要在组织上加以落实,真正将质量控制的计划措施落实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经常检查、监测、包含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及计划执行的结果,用以评价检查结果与计划是否一致; 最后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对暂时无法处理的质量问题重新进行分析,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借鉴。
(2)提升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
(1)强化过程的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的任务是:“制订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因此,要提升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就必须强化过程的策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到位。进行充分的质量策划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必然条件。
(2)加强过程控制管理。
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强化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可靠保证,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a)技术状态控制严格规范。
(b)图纸资料齐全完备。
(c)不合格品审理严慎细实。
(d)外包过程控制严格。
(3)加强过程的测量和检查。
过程有了目标,就应对目标的实现进行适时测量和分析,对输出进行指标检查,进一步加大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力度,产品实现全过程应进行极其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并做到各阶段,各环节工作有依据、有检查、有记录、有结论。
(4)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预防措施。
传统的质量问题管理模式侧重于纠正、问题归零和处罚,是被动地处理和解决已发生的质量问题,不利于为组织提供发现质量问题的环境,不利于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及水平的提升,是典型的被动救火式管理。质量管理应重在“预防为主,过程控制”。组织要树立主动预防质量问题、“摒弃被动的质量问题归零” 的理念掌握质量问题预防工作方法、要求。了解质量问题预防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同时要形成一套高效的质量问题预防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保护、激励、暴露与发现质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使组织成为质量问题预防的主体。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和发展,质量的范畴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内涵更为宽泛,其有效性的要求也不仅限于产品质量,还应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各过程的绩效。因此,组织应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做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执行工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六、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取证之后只是质量管理工作步入正轨的开始。要使企业始终保持稳定而优异的产品质量,必须端正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态度,克服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以“我”为主,从自身找问题,坚决贯彻以顾客为中心,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目标体系,采用各种具有可实施型的评价方法,不断的寻求自我改进,完善企业质量体系,努力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这样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才能达到,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