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在体外循环的应用与探讨

企业培训师观点: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在体外循环的应用与探讨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组织灌注是否接近生理状态,同时也关系到围手术期恢复与预后,CPB的目标管理是确保组织最佳的类生理性灌注。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CPBQM系统,是客观评价CPBQM的基础。灌注师的主观能动性、新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的改良是提升CPB质量的关键,也是预防CPB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心脏手术后患者死亡率的基础工作之一。

  一、资料与方法

  1.患者情况随机选取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70例行瓣膜手术,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MVR)12例,三尖瓣成形(TVP)3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5例,MVR+TVP28例,MVR+AVR+TVP12例。非紫绀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HD)30例,体重均小于25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6例,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2例,VSD+卵园孔未闭3例,VSD+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VSD+ASD2例,其他6例。RHD+CHD共计100例。由于和非紫绀型CHD的病理生理学的差异较大,故两组间不做比较,仅找出组内的变化规律。见表1。表1患者基本情况

  2.麻醉方法全组患者采用静脉加吸入全身麻醉,经口插入气管插管,静脉用药为芬太尼,咪唑安定等,吸入麻醉药为异氟烷。

  3.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指标由于pH、BE是反映组织灌注和内环境稳定较为准确的指标;鼻咽-直肠温差则间接反映组织灌注及内脏的血流分配情况;PaO2、PaCO2、Hct反映氧供的量,SvO2、Hct间接反映氧耗的情况;Hct反映血液稀释的程度,K﹢反映电解质的变化;停搏液指数间接的反映了心肌保护的质量;故采用以上指标作为评价系统指标。

  建立CPB数据库:CPBQM评价系统可以采用手工方法统计记分。将实际得分÷应得的满分(5分)×100既得出百分制得分,如手术中实测7项共得分30分÷35×100=85.71。

  二、结果

  得分情况CPB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项目在两类患者中得分情况不同,成人RHD得分偏低的项目表2质量控制项目和记分标准参照注:尿量指数:将转流中的尿量÷患者体重÷CPB时间;

  停搏液指数:手术中氧合血和停搏液灌注总量÷患者体重÷主动脉阻断时间(min);

  温差是指主动脉阻断钳开放时的鼻咽温-直肠温差,其他项目采用血气测定值。

  主要集中在Hct和SvO2,3分率分别点55.18%和79.21%,儿童得分偏低的项目为pH和尿量,其3分率分别占76.67%和36.67%,1分率分别为21.33%和41.28%。项目得分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

  三、讨论

  建立科学的、易操作的CPBQM系统的依据:CPB设备的改良和灌注质量的提升,与外科学和其他学科的进步共同促进了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在循证医学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迅速普及的今天,量化的、客观的评价心血管手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编制和确定CPBQM评价系统的前提,是在CPB过程中,灌注师可以及时调控CPB参数向标准靠拢,使组织灌注接近生理状态。灌注质量的调控也将影响到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和预后,是预防CPB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心脏手术后患者死亡率的基础工作。CPBQM系统的内容,集中反映了灌注师的质量目标、可控的生理指标和CPB的灌注结果。

  针对记分中低分值项目,找出相应的原因并进行技术改进,达到提升CPBQM的目标。CPBQM控制项目在两类患者中得分情况不同:本组RHD得分偏低的项目,主要是:①血液稀释,其3分率达55.18%,且集中为Hct值偏高,Hct值0.29~0.41,30例,Hct值0.18~0.24,9例,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均认为CPB期间Hct以0.25~0.30为宜,既可保证有效的全身氧供,又能适当的降低血液粘滞度,增加组织的有效灌注,高于此标准时应予以纠正[2];②SvO2度偏高,其5分率只有13.69%,除低温影响血红蛋白氧解离因素外,也有动脉-静脉短路的开放和奢灌的存在,应尝试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减低动脉流量。

  CPBQM控制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用于心脏手术期间CPB管理的定量评价,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