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从三星一源的创新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企业培训师观点:从三星一源的创新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最近在媒介中常有三星电子公司的新闻,在2012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公司成为全球手机业的领头羊,它的智能手机Galaxy在全球的销量,在8月也超过了苹果公司的iPhone4,这使得无线业内人士都觉得很震撼。2012年8月,圣何塞法庭裁定三星侵犯了苹果的六项专利,三星要赔偿苹果公司10.5亿美元。

  在这里分析三星电子是否是一个创新公司,它有哪些方面值得中国企业效法。

  在1990年代早期,三星电子公司还是一个普通的韩国电子公司,用国外的技术生产廉价和低质量的产品,但20年间,它演变为全球一流的国际电子公司。最使我不解的是,索尼在1980-2000年代,常有很出众的电子产品,但三星一直都没有,但2009年美国《商业周刊》将三星排名19,居然高过索尼的排名25。

  而且虽然三星电子公司没有特别出众的产品或超常独有的科技,但从2006年起,它的电视、显示器、LCD、内存芯片都一直排在全球第一位;它的半导体制造及手机排名全球第二。一个看上去哪样都不够最强的公司,却在实际表现上样样都很强。这一切又似乎与传统的竞争理论不吻合。

  三星的优势既然不是在它的个别产品,那必然在它的产业组合。2009年,凑巧一位从三星派来的博士生,通过我另一位韩国博士生的介绍,选我做他的博士导师。

  第一步是详细了解三星电子公司的发展历史,再通过与内部经理人、财务经理、工程师、研发部人员、市场部人员及其他员工作比较深入的沟通,总结出三星电子公司从开始至2005年间所建立的核心能力,然后从它的实际发展情况,找出它与其它电子公司在产业组合及商业模型上的差异之处,并议出一个针对电子行业的竞争优势理论。

  现在电子行业变化很快,而且产品易被模仿,所以新产品取得的优势不能持久,公司的竞争优势必然源于公司的产业组合及商业模型,它能有效地支持源创新与流创新互动,从而推动公司持续发展。在三星电子公司的案例中看,它的确建立了一个独特的产业组合及商业模型,使得它在电子行业内获得了独特优势。

  三星半导体公司在1980年收购韩国电信设备公司而进入电信设备行业,这间合并公司取名三星半导体与电信设备公司,到1988年改名为现在的三星电子公司。从1969年到1980年代后期,三星电子公司演变为国际数码产品生产商,但它的终端消费品都采用日本或美国技术,以低价为主。

  随着个人电脑在1980年代的源创新发展,内存芯片的市场需求也跟着呈现指数上升,这也给三星电子带来很多利润,在1990年代早期,LCD开始被笔记本电脑采用,三星也趁机在1993年把大部分的利润投资在液晶显示(LCD)技术。

  从1993年开始,三星开始研究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以设计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以此来建立自主品牌。因它的半导体及LCD产品都是个人电脑的主要元件,当个人电脑普及大众,三星也从这两个产品中获取大利,这也给三星资金投入半导体及LCD的流创新—提升质量及降低成本—提供了条件,同时三星也开始开发多种以数码为根基的电子产品,而半导体及LCD都是这些产品的重要组件。

  但三星电子公司不是一个纵向结构公司,它的半导体产品不只供给自己的电子产品,而且也卖给自己电子产品的竞争对手;它的半导体产能也提供生产外包服务;它的LCD也不只供应自己的TV;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及其它电子产品也卖给其它TV、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及电子产品公司,这一来它起了组合下游资源的作用,来做成半导体及LCD生产的规模经济。

  通过组合上下游资源,三星电子公司以“领导数码革命”的新理念价值来推动源创新,促使三星电子公司成为一个两面市场平台,一面是电视、电脑、通讯及消费电子产品,而另一面是半导体及LCD组件产品。加上三星电子公司也参与这两面市场,不断以流创新来支持它的源创新平台,这也加强了这两面的正向网络效应,使三星电子公司能够落实“领导数码革命”的新理念。

  三星电子公司是一创新企业。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没有像苹果那样拥有iPod、iPhone等革命性的新产品,但它的产业组合及商业模型使它不只直接享受到苹果式的成功,而且能把苹果的成功引为自身的创新推动力。

  这比较容易被中国企业理解及仿效。但仿效的重点不是抄袭三星电子公司的产业组合及商业模型,而是以自身的核心能力为支点,考虑如何找寻及把握机会,进入适当产业,而通过产业组合及商业模型,建立一个两面市场商业模型来推动一源创新的新理念。

  中国企业的创新,你们这几家都是在中国做过这么多年,你觉得中国企业的创新和美国友没有区别?或者我们有没有碰到很大的问题?因为中国企业只是在拷贝地没有创新,咱们能否稍微的讨论以下,这个问题有没有是否严重,有没有可以改的地方?

  创新的困局就是,中国企业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很多的中国企业急功近利,他的创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着眼于当前的太功利的目的,没有价值观的指引。

  我们如何做到持续不断的创新,就是中国企业要不断的发展,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要强,中国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要配合的发展,不光是营销、服务、内部管理都要跟上,这样当新的创新机会来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持续的创新,所以我们把持续创新和均衡发展是放在一起的。

  创新必须要注意一个长期的社会效应,就是一个必须有他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也必须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我这里想说的就是,创新的效果必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创新效果。

  未来我相信中国企业,或者广义的亚洲企业,在汽车、高铁,飞机,我们做产品方面,我相信不会亚于美国。但是美国在这些抽象思维,相关的一些产品方面,我觉得他们比较有优势,比如说好莱坞能拍大片,这个不是钱的问题,别的地方确实很难拍出来。像美国那边做一些软件,做全新观念的创意。虽然有很多参与的中国人,但是整个美国的创新系统,这种体系和环境,在目前方面还是保有相当的优势。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