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的执行力,还是组织的执行力?——中国企业执行问题的关键
中国企业家常常受到执行问题的困扰,但我并不认为中国企业家真正存在什么执行问题。中国的人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文才,一类是所谓的武将。文的通常是说了再做或不做,而武的通常是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其讨论半天,不如做了再说。
中国目前能够有点成就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操作型”的,也就是性格倾向上偏“武”的比较多,他们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带大的,所以,如果你说他们缺乏“执行能力”,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事实上,我们这二十多年的改革,造就的本身就是一个偏“武”的环境,“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都是典型的执行语言,但为什么执行问题又在今天成为困扰企业家的问题呢?
当有的中国企业家对我抱怨下级执行不力时,我通常会直接告诉他,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之所以执行能力有问题,可能是由于你(企业家)的执行能力太高了。
我觉得这就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家在“执行”问题上的真相:因为中国企业家执行能力太高,反而导致企业执行能力太低。
我们应当记住一点,企业家的执行能力与企业的执行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企业家的执行能力是个人能力,而企业执行能力是组织能力,或制度性的能力。
最近上海好几个富豪纷纷倒下,我在与万通的老总冯仑交谈的时候,他有一句话就讲得很好,从组织结构与组织能力来看,所谓的“上海首富”周正毅也就是一两个亿的水平,因为他的公司基本上是家族人员在交叉持股,他这种组织结构去支撑几十上百亿迟早会垮掉。
这句话好就好在讲了一个道理,企业能够长到多大,并不取决于个人执行能力,而取决于组织能力。周正毅的悲剧在于“淘到第一桶金”之后,沉醉于个人的“小聪明”,局限于一己之利从而无心培育企业的组织能力,在没有一个支撑上百亿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制度体系的情况下,又想做大做强做首富,怎么做都不会有好结果。
即使如此,谁能说周正毅个人缺乏执行能力?他能够从一个小餐馆发家,最后做到拥有几家上市公司,成为上海首富,就个人而言他无疑是个英雄。其实,如果就个人能力,我认为周正毅与《福布斯》上的那些首富们并没有太大差别,他也并不是一定注定要去犯罪,他之所以去行贿,只是由于他不甘于失败或太想成功,可是又没有能力“正当地”成功,结果就只好铤而走险。
这种逻辑在当年的牟其中、胡志标身上都曾经充分的显现过。在这种逻辑面前,我建议《福布斯》上的某些富豪们不妨问问自己,你的企业拥有支撑几百亿营业额的组织能力与制度能力么?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目前最需要的,首先是回头看一下如何建立企业的持续基础,与此同时在心态上建立起对成功的警惕与对失败的宽容,这样,当迟早会来的风暴的确来到的时候,你至少可以象史玉柱那样,爬起来又是一条好汉。
在这里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商业逻辑往往比企业或个人的寿命都要长。如果对此有疑义,那么你可以看一看世界上那些真正做大做强的企业背后的逻辑。GE的韦尔奇是中国企业家喜欢的榜样,但GE的持续靠的是他吗?在GE2001年的年报中对此有清楚的回答:因为拥有一个制度化的高效业务管理系统(OperationSystem),GE可以做到所有的重大战略举措一经提出,在一个月内就能够完全进入操作状态,而且总是可以在第一个循环就能在财务上获得很好的效果。
我在为客户做战略咨询项目的时候,就经常以GE的例子说明这一点:你不要指望咨询公司为你提供什么执行秘方,因为执行是一套独立的组织系统与制度系统。如果你的公司战略、目标和文化都是“董事长战略”“董事长目标”和“董事长文化”,那么,你就不可能指望能够建立起企业组织性的执行能力。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组织能力是集体的能力,而集体的能力来自于每一个员工对组织目标的承诺,很显然,通过权力强迫或金钱诱惑得到的承诺注定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