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信息系统的建立,许多施工企业及软件开发商已认识到实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对于数据采集的可操作性及用户对系统运作的习惯性却还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信息系统建立后是要靠人进行维护和操作的,如果我们设置了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而没有人进行操作或没有人能进行操作,甚至要成立专门机构或另外设置相关岗位进行操作,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反而麻烦,企业又如何欢迎这种软件或系统呢?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现场实际操作经验及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一种以企业调度管理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则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同望iEMS系统的设置成功地采用了这一模式。
1、数据采集是系统建设的关键。
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技术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中,在这个过程中将最终实现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其中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一句老话:“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而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则是基于对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所以,数据采集对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在这里同样适用。
2、整体设计是解决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
信息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信息,信息的采集工作又十分繁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数据共享,即采集一组数据能得到多种用途,从而充分发挥相关信息的作用,而解决数据的多用途问题则需进行系统宏观规划和整体设计,而不要不顾数据的采集问题单独开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相关子功能,而是要对相关联的功能进行必要″整合″,定额管理与成本管理在数据采集中有基本一致的方法,许多数据均可实现共享,然而许多软件研发公司在研发相关软件时往往以所研发的软件为核心,似乎企业一切工作都要为之服务,例如研发定额信息管理系统,就好像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行工程定额分析,企业必须设置专门机构或配备专门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平时的日常工作也必须为定额考核服务。这样的软件由于实际操作的繁杂,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很难适应,因为是为管理而管理。纵观企业管理诸工作,定额管理只是企业众多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完全有可能在不需花费较多精力的情况下完成相关工作。
3、基于调度模式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解决系统使用中的问题。
(1)调度工作特点符合信息采集要求。
企业施工生产调度是企业数据信息联系最为频繁,企业有关领导及时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指挥企业生产的窗口。调度是施工指挥的中枢、是领导指挥生产的办事机构和参谋、是施工企业实际存在的综合性的业务部门,且工作繁杂,其主要任务是以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计划为依据,使用各种手段,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施工动态,不断地对工程进度、施工组织计划、施工计划、材料供应、设备配备、人员安排、资金动态等进行检查分析,找出原因,及时汇报;同时调度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以文字记录为依据等特点是系统基础数据的直接来源,符合信息系统对信息采集的要求,如果在计算机管理模式下将企业调度工作辅以新的功能和责任,则能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实现新的管理机制中信息采集的任务。
(2)施工企业调度管理现状。
目前现场部分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缺少对信息的综合运用与加工处理,凭个人经验办事。调度工作有所放松,“调度部门”根据项目大小和经理部层次不同有不同的设置方法,如单独设、并入工程部或技术部等。“调度员”一职也因项目部岗位多少设置,项目大则设专人,也可由相关人员(如技术员)等兼任。但企业管理层信息的主要沟通渠道仍然是调度系统,企业调度管理模式下的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不是照搬传统的调度管理,也必须对调度工作辅以新的功能,纳入新的管理模式,实现计算机条件下的企业调度管理或信息管理系统。
4、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要求。
(1)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2)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3)提升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4)为统计分析提供可靠信息来源。
(5)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充分可靠的信息。
调度必须对辖区工程的施工动态,做到全面拿握。为此,不但要掌握工程进度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计划的要求,施工计划能否完成,是否均衡;人力、物力使用足否合理,能否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有无潜力可挖,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已出现或可能出现些什么关键问题,而且还要掌握各单位的技术革新,信息管理系统改革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因此,施工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就自体而然的通过调度的渠道及时、集中地源源不断的反映出来,这些信息正是领导决策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