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创新发展主体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创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企业扶持不够,融资难,发展资金短缺,创新企业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难题,研究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系统
1、财税政策
由于中小企业相比较而言实力弱、生产率低,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作用,企业应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设备的改造,可以提升一定比例的折旧率,以减少纳税基数等。
2、教育培训政策
人才是最根本的竞争资源,而缺乏人才又是创新企业发展中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各级企业应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如在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内设立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制定长期的中小企业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不同形式的经营管理培训班;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等等。
3、金融政策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一是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在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制度;必须促进农村信用社的规范化经营,提升对乡镇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力。二是培育直接融资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项目抵押融资等;鼓励中小企业向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参股和控股;三是设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基金式机构,或者设立中小企业科技进步、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专项基金–风险基金,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投资机构。
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创新合作战略
作为中小企业,不应该从头做到尾、包打天下,而应该专注做-两个环节,采取哑铃模式和橄榄模式,走创新企业发展的道路。哑铃模式即定位在设计、营销和品牌上,一头是设计,一头是营销和品牌,而中间的生产环节则外包出去。橄榄模式即专做制造和设计,营销和品牌由别人去做。如格兰仕依靠制造环节的优势,用”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橄榄型”战略,与跨国公司”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哑铃型”战略成功对接,从而主动融入了全球家电产业链,逐步成为全球微波炉的制造中心。对中小企业来说,生态环境的最大变化,就是从以竞争为主,变成竞争与协作兼有的企业生态。
2、集群创新战略
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不少中小企业集群,如乐清低压电器企业集群、中关村高科技企业集群、东莞IT制造业集群等。这些集群内企业通过横向或纵向合作,共同提升创新企业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由于中小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集群内环境不利于创新企业发展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还没有形成。各级企业作为企业集群发展的外在动力,应有意识地对集群进行规划和行为控制,通过政策、法规和服务引导集群成员间建立合作竞争机制,促进创新扩散效应和良性互动,实现集群创新的动态平衡。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是完善中小民营企业创新企业发展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应按照”企业支持、市场化运作、开放式服务”的原则,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的地区,重点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设计、研发、检测、咨询、培训等服务。坚持”企业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即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各类中介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技术服务企业的作用,鼓励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产品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服务。
三、企业扶持
抓大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针,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抓大就是要着力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小则是要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实际上,放小,并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而应积极实施宏观调控,适时推进产业政策,适当干预,加强服务。
1、设立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对新办中小企业进行创业资助,对中小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改造、创新企业发展项目进行贴息,对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资助等。
2、完善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
改革开放的实践已证明,政策宽松,企业便可以放开手脚大踏步前进。为此,我们也应该为创新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3、改善中小企业的法律和经营环境
我国应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制定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如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技术创新和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政策文件等,以适应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的创新企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