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近百年的“西化”逆流中觉醒过来了,重新认识了自己和自己的文化,重新塑造了中国本土垢思想文化,重新铸就了中华民族之魂,将引导人类未来文明走向和谐。如何避免悲观的前途,促成积极的前途,需要一批能承担、有觉悟的中国脊梁,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当今活跃在中国经济文化一线的——-中国企业家们!
中国企业家,应时代需要而生,任重而道远,他们大多没有耀眼的名校高学历的光环,可他们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实践中积累了无穷的智慧,也创造了相当财富,经济上,他们是一批“先富起来的人”文化上,他们正在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学习热潮,在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国企业家还“缺”些什么呢?
缺少“资金”吗?
一些企业家经常抱怨说,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少资金,有了资金,我们就可以做大做强,就可以如何如何,资金确实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没有资金,或者流动资金不足,就如同人没有了血液人,的确存在生命之忧,可有了资金我,甚至有了多余的资金而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对中国企业的破坏则更大,许多“巨无霸”企业的灭亡,不是在资金短缺的时候,而是在资充盈的时候,譬如德隆的倒塌,许多中小企业的夭折,不是在资金短缺的时候,而是在资金充足的时候,譬如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
资金的运动是有规则的,过犹不及,真正健康的企业资金永远是不够用的,所以需要永远造血并不停出输血,造血就是培养赔钱的机制,输血就是创建融资渠道,资金就是在不断和流入,流出的过程中创造价值的,当我们看到企业资金短缺时,看到的只不过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其实还在背后,中国企业家其实并不缺少“资金”!
缺少“技术”吗?
有报道说,中国全部企业一年的专利申请总量,还不及韩国的一家公司。中国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了国家领导人头痛的问题之一,汽车业,缺少核心技术,电信业,缺少芯片技术,制造业,缺少精密技术,服务业,缺少管理技术……如此种种,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分工中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越来越突出,中国企业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世界市场上辛劳的挣“血汗钱”。中国企业家看起来缺少“技术”!
然而,技术的落后,仍然不过是表象,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当时他们的技术也相当落后,制造的产品多属于“低劣产品”,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强国,日本之能崛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相当重视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在这方面处心积虑,舍得投资,技术是由人来掌控的,中国企业家应该多向日本学习,不怨天不尤人,老老实实向先进国家学习和借鉴技术和经验等。模仿是初步,创新才是永恒。
中国人在上个世界六十年代那样艰苦条件和环境下还能研制出“两弹一星”如果一直拥有这处吃苦精神和拼搏精神,那还有什么技术问题可以难倒中国人的呢?中国的落后,不是落后在技术上,中国企业的落后,也不是落后在技术上,那么,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缺少“管理”吗?
有很多企业家认为,中国企业的问题,就是一个管理的问题,确实,部分中国企业家的管理水平太低,需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但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家学习后不仅未能从课堂、书本上找到提升企业管理的方法和金钥匙,反而将聪明的头脑套上了教条主义的枷锁,不仅未以用学到的管理知识搞好企业,反而把企业带入了死胡同。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家,他们不想在企业经营实践中探索自己独特的管理之道,而总是幻想着有某种放之四诲而皆准的管理秘诀,认为只要掌握了这种“秘诀”就可以坐享“管理”的成果。他们还简单地认为欧美企业的成功就在于他们的管理先进,只要掌握了他们的管理方法,就能取得和他们一样的成功,他们甚至还梦想怪找到一些实用的管理办法一劳永逸地把员工“管理”好,以使自己从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种对“管理”的迷信,常会滋生出一种意想不到的恶果。
实际上,当我们认真研究中国企业家及他们的企业时,我们再次发现我们所谓的残缺的管理也不过是一种表象,管理的理论脱离实际,管理的体系人为的僵化,管理的决策脱离群众,管理的经验难以借鉴和超越,管理的制度和流程不能执行等问题。期望通过“管理”而不“人”来解决企业的问题,是不能真正成功的。
缺乏“人才”吗?
创业者与职业经理人的矛盾一直普度存在。中国企业家忙碌的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一方面,中国还没有形成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值得忧虑,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但是中国企业家常常缺乏好的帮手。中国许多企业家财富原始积累的完成,全靠一已之智,一已之力。赚到第一桶金后,企业家们便以雇佣的方式招聘员工,但这些聘来的员工没有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其说是企业的员工,还不如说是企业老板的手和脚的延伸。
中国一部分企业缺“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不真正重视人才,认为有钱就是一切,人才不过是“金钱”的奴隶。二是他们即使重视人才,却缺少“伯乐”的眼睛和水平,不知道如何发现和培养人才。三是他们留不住人才,也不能为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他们认为企业是一个赚钱的机器,人才也要用来赚钱,“经济目标”永远高于“人才发展目标”,他们不注重自身品德的修为,粗暴地对待人才,用权用钱来驾驭人才,驱使人才,这样自然不可能吸引到真正的人才。
如此看来,所谓中国部分企业家“人才”之缺,不也是一种表象吗?
缺“环境”吗?
当今中国有个“筐”,什么问题都能装,这个“筐”便是经营环境,许多企业家动不动就抱怨经营环境不好,如诚信危机、垄断危机、集权官僚体制、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不正当的竞争、不规范的法律法规等等,指责这些不良因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这些因素的确存在,但毕竟是外因,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企业家把企业发展问题归结于外部经营环境而不知自省,是一种盲目、懦弱的表现。事实是恰恰在这个所谓不好的环境下,也有很多企业家找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环境问题是问题,也不是问题。再差的环境,也有它的生机,再好的环境也有它的死穴。市场发达,法制完备的美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破产,重农轻商的古代中国,也能孕育出两百年繁荣昌盛的“大盛魁”商号,即便是经常被后人诟病的计划经济时代,也能产生像中国大庆油田那样优秀的企业。所以,环境对弱者来说,永远是问题,对强者来说,则永远都是机会。
实际上,中国企业家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里—这里旧的游戏规则已经被打破,新的游戏规则还尚未建立,天下大乱,正好创业,是群雄争霸的时代,是企业家创造历史的时代。
那么,到底中国企业家“缺”什么?
其实答案实在简单不过,那便是—-“心”的缺失!!!
心在哪里?
我们寻来寻去,中国企业家似乎什么都不“缺”。然而,对比当代企业家与古代“企业家”,对比中国企业家与外国企业家,总觉得当代的中国企业家“缺”点什么。究竟“缺”什么呢?让我们停止向外寻找的步伐,反求诸已民,其实答案实在是简不过—“心”的缺失!
一些中国企业家一切问题的根源乃在于“心”—-因为“缺”心,所以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残害消费者,因为“缺”心,所以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地赚钱,因为“缺”心所以污染环境,竭泽而渔,透支未来,因为“缺”心所以把人当成机器,走着早已不得人心的封建主义或者低级的资本主义道路,因为“缺”心所以混乱的环境苟延残喘,破罐子破摔,因为“缺”心,所以不重视技术,不重视质量,不重视品牌,不重视信用,因为“缺”心,所以不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不能壮大队伍把事业做强做大,因为“缺”心,所以对中国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等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企业家带领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就在于找回失去的“心”。“心”的管理之道,才是引领中国企业走向成功的正确道路。所谓“心”的管理,主要就是三“心”—–“发心”、“正心”、“用心”的管理。发心即是起点也是终点,它代表着使命,代表着方向。有了发心,才有了意义。正心,就是坚持当初的发心,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发心是容易的,正心却不容易。用心,就是依靠智慧,化解前进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各种问题,借有佛教“戒、定、慧”三学之说,发心之时,即贵在一“戒”字,“任他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企业家不能有太多的贪欲,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心途中,则贵在一“定”字,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企业家不能轻言放弃,用心的方法,又贵在一“慧”字,“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此“三心”中国企业家何愁无往而不胜?
失在“用心”,不能安身立命
中国企业严重短命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其经营者的不“用心”,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不会思维,尤其不善辩证的思维,经常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看不到事物的另一面。其二,不重平衡,左与右,进与退,个人与集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精神与物质等等。长期处于失衡的状态而不自知。其三,缺乏战略思考,设定目标后没有统筹的安排,走到哪里算哪里。其四,忽视细节,只求完成任务,不求精益求精。其五,不重调查,流于无知。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企业家如果不做调查,不熟悉企业经营的环境,常常会“盲人骑马,半夜临池”,非常的危险。
企业家不“用心”,事业很快就会失败,根本无法安身立命。
失在“正心”不能成就大业
但凡有一些成绩的企业家,都是相对比较“用心”之人,而能否取得更大的成绩,就要看他能否在关键的时候“正心”了。中国许多企业家败就败在“正心”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事业的前途虽然是光明的,可是发展的道路却总是曲折的。在企业经营遇到重大困难时如市场下滑、销售受阻、恶性竞争、资金断链、高管人员背叛时,企业家能否坚守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道路,将成为衡量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企业家如果在这一困难时刻选择了放弃,他就永远也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因为所有的大事业,都是在经历了苦难磨练后成长起来的。至于解决困难最根本的方法,那就是“坚持”的精神。
没有坚持精神,不能“正心”的企业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难以成就大业。
失在“发心”不能觉悟人生
失在“用心”不过小败,失在“正心”还有希望,失在“发心”才是真正的大败,没有希望!在中国20世纪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较量中,蒋介石的失败就输在“发心”上—他们都很“用心”,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也都能“正心”,坚持着自己的方向,不同的是蒋介石只有他的“蒋家王朝”,而毛泽东却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发心”是制约企业大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中国企业家普遍存在着“发心”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企业经营之目的的问题。许多企业家认为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或者说就是为了利润最大化。实际上,看看世界级的企业家们和中国古代的大商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和当代的一些中国企业家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心”—-追求经济利润的目的之上,他们还有着更重要更根本的目标,他们还有着超越金钱之上的追求!中国企业家应该多向他们学习,从“赚钱”的狭隘视线中走出来,去发现更加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