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这个词中,重要的字眼不是“家族”而是“企业”。彼得·德鲁克曾经对家族企业进行了分析,撰写过文章,可见家族企业也是企业分类中的一个大部分。根据美国布鲁克林的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很多家族企业如昙花一现,匆匆产生又匆匆凋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人才的制约和管理的缺陷。随着中国家族企业的飞速发展,很多家族企业都遇见了企业治理瓶颈期。在这个接点,如果家族企业不能够认识到转型的重要意义,势必走向灰飞湮灭。因此,家族企业必须认真对待转型挑战。现在我们首先先要认识清楚家族企业管理的现状。
中国家族企业存在由“家族企业”和“企业家族”所组成的“平行组织结构”的观点。家族企业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强大凝聚力和良好的合作意愿与信息交流机会,使家族企业能够成为组织效能极高的组织;但家族成员之间利益冲突、违规行为和内讧将会导致家族企业比其他组织更加无效。中国家族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从组织结构、组织流程和组织文化等核心要素出发,遵循由创新源、创新内容、创新过程控制、创新评价和创新系统等体系组成的创新理论模式分析新框架,在新环境下实现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民营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得到发展与壮大,可随之而来的是发现了企业运营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家族式管理是这些瓶颈中比较鲜明的一个,如何能够突破家族式管理,让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一直在困扰着广大企业所有者。
管理大师杜拉克认为,因为杜邦深谙家族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则:只有家族服务于企业,企业与家族才能生存和有美好的前程。比如,杜邦家族的所有男性都要从公司的最底层做起。家族成员在工作了五六年后,家族的四五个长辈都要认真考核他的绩效。如果考核结果说明他不能胜任高级管理的职位,他就会被体面地免职。杜拉克曾经撰写了《管理家族企业》一书,提出了家族企业管理的四条准则:
1、家族成员不得在企业中任职,除非他们和非家族成员一样能干,工作上也一样努力。如果平庸或懒惰的家族成员继续在企业中工作,全体员工对最高管理层和对企业的尊敬很快就会化为乌有。让懒惰的侄子去上班,不如给他钱花。
2、无论在公司的管理层中有多少家族成员,无论他们多么能干,总是有一个高级职位要由不是家族成员的外人来担任。通常,这个职位不是财务总监,就是研发主管,因为这两个职位最看重技术资格。
3、家族管理的企业越来越需要在关键岗位上使用不是家族成员的专业人士。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研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岗位最好聘请专业人士,而且要给予他们与家族成员一样的权力和地位。
4、让局外人决定接班人问题。这个局外人既不是家族的成员,也不在企业中工作。挑选接班人时,家族成员不是倾向于这个候选人,就是倾向于那个候选人。而局外人的判断比较客观,公正。现在,越来越多的家族管理的企业都试图提前很长时间寻找合适的局外人,由他做出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