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我国的中小企业营销现状环境的研究分析

企业培训师观点:我国的中小企业营销现状环境的研究分析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市场营销的手段和内容也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网络营销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企业面前,凸显出其独特的魅力。从1994年开始,网络在营销在短短十几年里,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传统的营销模式和竞争形态被改变,新的营销方法,营销工具,营销手段被企业所推崇。面对过剩的经济、疲软的市场、趋同的产品,中小企业凭什么优势赢得消费者青睐,互联网环境下的营销应如何运作,实践证明,传统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和网络营销是我国中小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情况下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

  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更新,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的转变。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观念陈旧、实力有限、人力资源跟不上及管理不善或者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孕育了电子商务,孕育了网上营销,带来了营销观念和手段的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激烈,营销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从价格竞争激烈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我国市场营销正处于从传统营销向现代营销转变阶段。尤其是中小企业近年来利润下滑,市场不断萎缩,许多行业提前进行重新洗牌,企业寿命周期缩短。中小企业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跳跃性的营销模式来改变这种处境。国内知名网络营销实战派服务商“速赢传媒”指出,网络营销作为中小企业新的竞争空间,给其带来新的思想的同时,让中小企业通过网络营销可以与同行大企业同台竞技,以最低的成本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同一平台的竞争,甚至实现跨地区,全球贸易,这一点在网络营销之前中小企业是不敢想象的。

  (一)消费环境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消费者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消费需求的预期值也不断提升。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多数消费产品呈现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但由于社会保障机制未能同步跟上,城乡居民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越来越趋于理性和谨慎,有效消费需求的增长低于供给的增长是导致内需市场不足的根本原因。另外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为此中国产品一向以价格低廉而畅销全世界。但它在不断招致国外“反倾销”指控和海外市场同行抵制的同时,去年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很快转化成了主要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信心危机,导致海外市场的消费水平大幅下降。

  (二)供应环境日趋紧张。

  主要表现三个方面:其一,原辅材料价格高涨,企业生产成本在增加。其二,劳动力供应呈现“三种状态”,即高素质劳动力就业标准越来越高,“挑剔型”就业趋势明朗,企业人才成本不断上升;低素质劳动力供应过剩,企业吸纳此类劳动力越多,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和风险也就越高;处于中间层次的劳动力供给尽管较为充分,但企业吸纳这些劳动力则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其三,企业资金供应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不畅,负债高,货款回收率较低,管理费用持续增加和新产品投入较大等,而缺乏资金则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以及新项目新产品开发。

  (三)竞争环境严峻。

  当前,在外部环境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企业营销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一是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导致了产品价格不随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反而下降等非正常现象(据调查,从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构成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与前期基本持平);其二是产品品种和质量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竞争力;其三,“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全面激化,给企业经营带来许多困难,市场需求疲软、销售利润下滑,无论是从中国国内还是从全球范围来看,都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使本来力量就很弱小的中小企业越来越举步维艰。

  总之,在市场营销困难的形势下,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对渠道资源的争夺。中小企业只有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果断地采取相应变革措施,才能避免在可能的经济衰退中失去更多市场份额,以至完全陷入被动。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