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金融体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金融体制垄断程度较高,大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小银行的数量与能力十分有限。而美国有逾万家的中小银行,分布在全美各个地方,为众多分散的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当前,国内众多小企业管理处在内忧外患中,生存状况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帮助小企业管理渡过难关,最有效的方式是解决其资金周转困难。小企业管理资金需求具有少、急、频的特点,在现行的金融体制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小企业管理的资金需求很难通过正规融资渠道得到满足。纵观世界各国小企业发展的历史,其成功均离不开企业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与机制设计,为小企业融资提供诸多便利。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被公认为在推动小企业发展、塑造企业家精神方面功不可没。而SBA成立的背景和当前我国面临的局势相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企业设立SBA的成功模式值得借鉴,可以部分移植到当下的我国,缓解小企业的生存危机。
追溯起来,SBA的前身是“重建金融公司”。1932年,为减轻大萧条对企业的影响,胡佛总统设立了重建金融公司,旨在为所有受到冲击的企业提供企业贷款。这一做法被其继任者罗斯福总统承袭,一大批富有才干的人士被重建金融公司雇用,并在其中发挥作用。二战期间,当大企业因为战争物资需求的剧增而蓬勃发展时,小企业的生存空间空前狭小,其生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国国会注意到了小企业的困境,于1942年设立了一家临时性的机构,为小企业主提供企业贷款,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小企业放贷。战后,这家机构被并入重建金融公司。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也成立了类似的机构,专门为小企业服务。此外,当时研究发现,小企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信息和技术,为了帮助小企业主获得更多更好的培训,美国商务部专门设立了小企业办公室。
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推动下,接替重建金融公司和小企业办公室主要职能的SBA于1953年成立。SBA的职能被表述为“通过直接援助、提供咨询、帮助和保护等方式,尽可能为小企业服务”。次年,SBA开始为小企业提供贷款和贷款担保,争取企业订单,并对小企业主提供各种训练。截至2000年,已有近2000万家小企业受到SBA的帮助。时至今日,SBA对小企业的扶持并未减弱。在美国,SBA被广大小企业亲切地称为“娘家人”。正是因为SBA的存在,小企业的利益受到关注,小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公平对待。
SBA从1958年开始推出小企业投资公司项目。该项目作为联系风险投资家和小企业管理的纽带,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私人合作关系的典范。像苹果、康柏、英特尔、美国在线这些著名公司都是在该项目扶持下成长起来的。
美国企业推动小企业管理发展的模式独特而富有魅力,这种模式是否适合于中国?SBA的设立是因为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在经济危机和战争期间愈发糟糕,促使整个社会对小企业空前关注。我国现在面临的局面和当年的美国十分相似。美国在1942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而去年我国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处在相似的经济发展阶段,此其一。其二,中国小企业当前的困境是前所未有的,外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内受庞大的财政扩张计划的挤压,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和美国成立SBA的前后景象十分相像。美国今日很多处于创新前沿的企业都是从小企业管理发展来的,而其成功离不开SBA的鼎力扶持。美国今日的成就以及在技术创新、工业创新和知识创新等领域执各国之牛耳,离不开大量小企业的应运而生与蓬勃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小企业的地位十分重要。无论是对于吸纳社会劳动力、走中国创造之路,还是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小企业都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改善小企业的生存环境,美国所走过的道路,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
此外,从国情角度看,即便剔除SBA的因素,中国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比美国差。因此,笔者认为,当下应该通过制度创新来为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而不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最近的政策动向均是权宜之计,充其量只能帮助深陷困境中的广大小企业暂时渡过难关,而不能让其摆脱制度性的融资困境。制度创新意味着要设立一个权威性的专门机构,该机构旨在为小企业提供广泛而完善的服务,不仅拥有相应的权力,而且具有充足的、源源不断的资源。首当其冲应该致力于为小企业融资提供各种便利设施。
有条件地借鉴美国企业的做法,择其善者而从之,是推动我国小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如美国SBA所宣称的,更迅速、更灵活以及更具冒险精神的小企业管理是创新的摇篮,数以百万的人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博物馆、商店和家庭提供琳琅满目的产品,整个社会将从小企业管理中受益。我们期待中国式SBA尽快设立,使小企业管理在中华大地上能够有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