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化的内涵,人们有众多不同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体现为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受其影响和熏陶,人们自觉自愿地遵循特定的价值取向。这种渗入骨髓的自觉行为模式体现在特定的企业中,就构成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文化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在不易察觉的层面上,它代表着企业成员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在容易察觉的层面上,则表现为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真正起作用的企业文化管理是价值主张与行为模式高度统一的文化,它对于企业成员具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不能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喊在嘴上,而应融入与企业核心价值主张高度一致的管理行动中。正如曾任IBM企业创始人的小托马斯·沃森在《事业与信念》一书中所言,为了生存下去和取得成功,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一整套健全的信念,将这些信念作为采取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并踏踏实实地严守这些信念。
企业是以市场为主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依法设立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地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他群体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且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活跃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首先在于其既属于经济学范畴,具有管理学属性,企业文化是运用文化所固有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企业的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科学;又属于文化学范畴,具有亚文化属性,企业文化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一种经济文化,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支流、一个子系统,不仅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成长点。也正因为企业文化属于两种范畴、具有两重属性,从哲学角度思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看,企业文化的经济属性是第一位的,只能是“企业文化”,而不能是“文化企业”,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为企业这个赢利性的经济组织服务的,其经济属性决定文化属性,企业文化管理更多的是为企业着想,而不是为文化着想。
同时也必须看到,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资金、技术、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的经济系统,也是一个由价值观、信念、原则、企业哲学和企业精神等要素组成的文化系统。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主动地作用于经济,至少起三种作用:一是指引方向,二是增强动力,三是促进发展。企业重视文化力对经济力的促进作用,重视发挥意识形态文化的作用,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上层建筑与之适应、为之服务的规律在企业里的反映。企业文化管理本着直接的经济目的,可以对企业实施文化创新,移植、嫁接、推进适合本企业目标和特点的文化因素,即强化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引入外生变量,以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亚文化系统,从而激励、凝聚员工,提升劳动生产率,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建设,通过对文化资源与生产经营实际的有机整合,促使企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步协调,保持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浑然统一,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
在当今社会,商品和服务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文化因素对企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的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有机地融合形成经济文化一体化,作为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的企业文化管理,也越来越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