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全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
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是是一个颠覆和变革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体系和方式的探索,变革和颠覆体现在三个角度上,即企业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传统报表的变革颠覆,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对速度的要求。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三个逻辑递进的关系来看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
1、企业管理模式的“是什么”,体现的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人单合一双赢的管理模式。
从企业管理模式变革角度,企业探索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变为一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人单合一,人就是员工,“单”表面是定单,本质是用户资源。表面是把员工和定单连在一起,但定单的本质是用户,包括用户的需求、用户的价值。人单合一,也就是把员工和他应该为用户创造的价值,面对的用户资源“合”在一起。双赢,即员工不是根据上级下达任务完成的多少和好坏拿钱,而是以员工创造的用户价值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企业对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传统管理模式与互联网时代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企业为中心制定的,而后者则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制定,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
2、企业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是什么”,体现的是对传统正三角模式的颠覆,创新为倒三角模式。
传统的正三角组织:一般企业,包括我们的企业过去都是按照金字塔的正三角组织来搭建的。金字塔最上面的尖就是最高领导,最底下是普通员工,中间是不同层次的经理人。这种结构带来的问题是,最底层的员工接触用户,得到的信息要一级级汇报上去,领导做的决策也要一级级传下去,这显然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快速反应的要求。所以我们把金字塔结构倒过来,变成倒金字塔,接触用户的员工在第一线,领导在下面,领导从原来的指挥者变成了资源提供者。
企业的战略损益表符合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物本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最早的阶段是物本管理,顾名思义是以物为本,重物轻人,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时间动作研究,把很多复杂的劳动分解成非常简单的动作,然后给它界定了具体的时间,这样生产效率会极大提升。但是它带来的弊端是人成了机器的附庸,虽然效率提升了,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却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