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不能量化就没法干;制度还不成熟,不能干。其实这些都是找借口,事实上,绩效管理一定是持续提升的,不去考核根本发现不了问题。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尤其体现在绩效管理领域,从持续提升角度看,有四个方面的工作不能懈怠。
首先,绩效管理制度、方案的持续审计化。绩效管理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劳动关系法制化了,解聘员工要有证据;绩效管理和战略业务密切相关,还有点偏业务,有时候若对业务文化不了解做绩效管理还是有点难的。因此,未来很有可能出现独立的绩效管理部门,把相关职能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分离出去。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部门可能设立一个绩效经理,与其他部门经理平级。
其次,绩效信息收集的持续平台化。考核成本是很高的,且信息往往不对称,而信息越充分考核的结果往往越科学、越公正,所以需要信息收集的持续平台化。在信息对称基础上需要开好两个会:一是绩效考评会,由人力资源部或者企管部组织,总经理亲自主持;还有一个是部门层级的会,即职能部门绩效述职会。
再次,绩效管理实施的持续技能化。要不断提升部门的技能,包括沟通、设定计划等,这方面没有止境。今年做完发现可以,到明年也许发现又不行了。
最后,是绩效制度基础的持续精细化。
加减乘除优化体系
改善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其实有路可循,首先要转变观念、优化体系。
国有企业转变观念分为四个方面:国有企业不仅要关注绩效考核打分,国有企业更要关注绩效反馈沟通;不仅要关注员工层面考核,更要关注组织层面考核,不让相关负责人总躲在绩效管理的幕后;不仅要关注结构性考核,还要关注过程性的考核;不仅要关注关键业绩考核,还要关注文化行为考核。
优化体系方面,目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急需做好“加减乘除”。
国有企业加法就是基础工作要加强,越实越好。基础工作包括两个核心,工作标准和跨部门流程。这块工作越实,后面的绩效考核就做得越到位。同时要增加行为性考核指标,以便纠偏和控制风险。尤其像销售领域,这一环节比较隐蔽,而且常处于异地。
国有企业减法就是要减少指标数量,一个是考核指标库,另一个是KPI,弄几个关键指标就可以,像员工考核不该超过三个,这其实体现出一种导向性。同时要减少考核层级,当然,考核不公平被考核对象可以越级申诉,有申诉的渠道就可以了。再次,减短绩效总结周期。绩效考核周期不一定要太短,但总结周期要短,不能超过一个月。一天一个早会,10分钟、15分钟,好多企业都是这样,叫班前会。早上来以后班组长做一个总结,昨天怎么样,今天干什么,完了,这就是当天总结。但是考核周期不要太短,通常一个季度就可以,否则成本太大,牵涉面太多。
国有企业至于乘法,就是绩效捆绑,职能部门要和服务对象捆绑。例如,组织层面要考核到部门,部门这个污点是谁做的要放大去考核他,奖也是放大,罚也是放大;还有就是连锁,一旦这个季度考核了,影响的连锁反应比较厉害,评优也不行,晋级也不行,连锁以后对被考核对象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国有企业除法则是以奖为主,惩罚为辅,要分清“红”线,警示预防。绩效实施效果等于奖励的程度除惩罚的程度。在国有企业中,奖励效果反而更好,惩罚数量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惩罚在点子上,要公示,让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