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固定资产的情况是“钱多、项目多、管理相对薄弱”。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要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还要管理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切实做到固定资产增加有“上账”,处置有“下账”、变动有“调账”、清理有“对账”、“做账”有合规、合法的凭据。
一、引言
固定资产是中小学校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办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培养人才,保证教学、行政办公、生活后勤等项工作顺利进行,是办好中小学校的物质基础。
财政部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通过此次清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全面规范和加强中小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对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如何管好、用好固定资产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在中小学校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学办学时间长,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管理惯性,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存在众多问题。
(一)现行固定资产财务会计制度缺乏可执行性
目前中小学校执行的是1998年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该制度规定: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二是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而1997年1月1日执行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有以下三种情况:(1)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一般设备;(2)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专用设备;(3)单位价值虽然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课桌、图书),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两种制度虽然对固定资产金额作出了界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到底多少数量才能算是大批同类物资;制度也并未对一般设备和专用设备做出明确的区分。在实践中,纯粹的教学专用设备比较容易能够予以识别,其他专用设备就较难与一般设备进行区分。
(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真实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不计提折旧。
《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中小学校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入账且不计提折旧。除了固定资产的清理或报废以外,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后一直保持不变。众所周知:一项固定资产购入后,它的价值会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磨损以及市场竞争、技术进步等因素逐渐磨损、减少,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早已不是购入时的历史成本。固定资产账上无法反映其新旧程度及现值。
2.计量原则不同。
由于中小学校采用的会计财务制度均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计量原则。是以现金的收付作为记账基础,侧重于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以检查国家预算有关经费执行情况。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仅要求一次性全部记入当年经费支出,并强调“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户的对应,主要是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变动情况。这不利于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造成账实不符。有时候一项资产可能已经使用并取得占有权、使用权,但是款项却并未支付,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入账。最为常见的是中小学校在翻建、新建的房屋、建筑物已交付使用,但由于工程决算滞后、资金短缺以及一些人为因素,却无法入账。
3.划分错误。
中小学校普遍存在财产物资与固定资产不分的情况。有些学校将部分低值易耗品也列入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成会计账面固定资产总值中存在大量低值易耗品,导致中小学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另外,中小学校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或改造如房屋二次装修,投入资金较多,已超过维修工程的界线,按规定应增加固定资产,却视同维修工程处理,直接列支。
(三)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系统、规范有效、责权分明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现实的情况是:在农村,有的中小学校根本就没有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在管理中无章可循;在城市,有纳入企业集中采购的固定资产,遵循严格的招投标程序,采购的灵活性较差,相对能较好地落实内部控制制度要求;未纳入企业集中采购的固定资产,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对其控制力度被显著弱化,学校内部采购基本上是一人完成固定资产的采购、付款、入库验收等多步程序,违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另外,普遍存在着未制定固定资产移交变更制度,经常是登记在册的固定资产实物使用人与真正持有人不相符;固定资产没有每年进行盘点,甚至连清查核资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中小学校的重点都在抓教学改革上,大部分城市学校都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学校领导就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可有可无,在安排人员上也就不予以重视,有的安排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综合能力不太强、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员,其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工作效率低,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时代的工具,管理起来难度较大;有的安排“一线”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兼职管理,这些人员平时忙于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放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同样达不到管理的规范。
(五)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不能有效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城市很多中小学校都采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进行固定资产核算,但是现实是固定资产管理员花了很大力气完成了固定资产初始化工作,但是后续工作却往往没有跟上。普遍存在计算机系统上固定资产管理完好,但是实际上,各种固定资产卡片却没有跟上。另外,各个中小学采用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各不相同,即存在清产核资时出现系统转换、数据转换的问题,又存在会计核算中心与各中小学之间固定资产软件对接、联网的问题。
三、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改进现有固定资产财务会计制度
1.现行《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和《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由于制定时并未规定什么样的数量才算是大批同类物资,没有一个参考标准。一个收入和支出均是上千万的中学,几千元钱是一个小数目;而一个只有几千元或几万元收入和支出的小学,几千元钱就是一个大数目了。比如,某完全中学一年收入三千万元,购入5张办公桌,每张400元,一共2000元。5张桌和2000元对于这个学校来说算不上大批,可以不计入固定资产;某农村小学一年收入两万元,同样购入5张桌2000元,对于这所小学来说可能就是一笔很大的资产了,必须入固定资产。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尽快出台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参考数量,参照企业方面的做法,企业划分为小企业、大中型企业、股份公司企业、上市企业等,中小学校也可划分为农村小学、城市小学、初中校、高中校、完全中学等,分别实行各自的参考标准数量。
2.针对不同类型学校对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作出界定,可以参照企业采购目录详细列出一般设备和专用设备的大类:如一般设备可以分为交通设备、生活设备、家具设备、保卫设备;专用设备可以分为教学仪器、医疗卫生设备、艺术设备、体育设备、电教设备等。在大类下还可以列出常见的物品,以便于会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区分。如教学仪器可以分为:仪器仪表、量具衡器、模型标本、挂图学具等。
3.改进会计核算方法,采用权责发生制处理。在权责发生制下,中小学校购置固定资产时,不再列入当期“事业支出”科目,而是借记“固定资产——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提取折旧额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之间差额为固定资产净值。随着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列入“事业支出——折旧费”数额相应增加,其“事业结余”相应减少,与购置固定资产时直接列入“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引起的“事业结余”相应减少的道理相同,同时还避免由于购建大型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等转入时由于资金未支付完毕而未能入账所产生时间差的问题。
4.严格区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增设“低值易耗品”和“教学用品”科目。“低值易耗品”科目用以核算中小学校的各种材料物资,包括燃料、大宗办公用品等各种低值易耗品。“教学用品”科目用以专门核算教学用品等消耗物资。原有的“材料”科目则可以取消。将低值易耗品定义为:使用时间不到一年或容易损耗(如玻璃制品)的物品。固定资产的范围调整为:凡是以学校名义购置的(不论资金来源)、自制的、接受捐赠的、接受调拨的财物,符合固定资产计价要求的,都应列为固定资产。具体内容可以规定如下:(1)专用设备单价为800元以上(含800元);(2)一般设备单价为500元以上(含500元),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3)单价低于500元,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非批量物品的低值耐用品。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各中小学校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能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从提出采购申请到报废回收,一般要经历八个控制点:申请、审批、采购、入库、领用、清查、报废、回收。中小学校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财政部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固定资产入库领用制度、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制度等。
(三)树立责任意识,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深入实行,学校固定资产增长速度非常快。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好地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城市中小学校和农村完全中学应配备一名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农村初中校及小学根据人事编制情况,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选用廉洁奉公、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担任总保管及分保管工作,其地位应与财务人员地位等同。城市中小学校及农村完全中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参加会计系列职称评聘,农村初中校及小学可根据情况参加会计或教师系列职称评聘。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对于玩忽职守,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人员给予经济或精神上的处分,在职称评聘上给予一票否决等;对于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成绩的予以一定的奖励。平时应给予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定的外出培训,提升管理知识和业务的机会,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从整体上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各中小学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全国资产清查后,未使用计算机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中小学校,可利用现有的清查结果,对校产进行编号,实行固定资产“身份证”管理,做到一物一卡,完成固定资产初始录入。以后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后,必须经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才可以记账,未经审核签字的卡片不能记入固定资产账中。
现在各大城市中小学校均已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在这种新形式下,固定资产核算所使用的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均应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进行配置,建立全新的网络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购置网络版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软件安装在中心的服务器上,由会计核算中心设置每个中小学校的账套,统一设置操作员及资产监管人员,并赋予相应权限;统一设置卡片样式。中小学校财务室可通过网络登录固定资产软件,进行部门设置,录入固定资产卡片,经中心审核后方可记账。中心在进行固定资产记账时应审核报账单位是否附有固定资产卡片,并据以登记固定资产总分类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