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生产管理理念中工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计划的基础上,对比标准成本、定额成本以及费用预算等计划指标来核算企业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以揭示和反馈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找出产生成本差异的原因。目前,虽然很多工业企业都认识到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生产管理理念的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问题,还有很多地方急需改进,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成本管理不规范
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生产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和管理费等内容。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生产成本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往往高达80%以上,因此加强生产成本控制是十分必要和紧要的。而在当前,很多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不规范,库存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的数量逐年递增,但在物资管理方面的管理没有及时跟进和完善,各种原料和产品的入库验收、领用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导致财产清查不及时,未形成量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2、生产管理理念中账面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工业企业的成本科目是根据企业特点、管理要求和工艺流程等确定的,通常按照原材料的购进、生产的组织、产品的销售和相关费用的摊销预提来设置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等会计科目。但是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账面混乱的问题,有些单位只设置总账,不设置明细账,使有些账目根本无处查实。而有些账目只反映数量,不反映金额,或只反映金额,不反映数量,从而难以详细全面的掌握成本情况,不利于成本的全面控制和生产管理理念。
3、生产管理理念中会计成本核算缺乏可比性
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日常财务管理的基础,要全面反映企业成本情况必须根据权责发生制、成本收入相配比等原则正确归集产品成本、确定期间成本和结转当期销售成本。但是,目前很多工业企业为了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对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或对产品已发出但未开票的产品成本采取提前结转的做法,从而导致会计成本核算混乱,企业利益相关者难以及时了解工业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情况,会计成本核算数据缺乏可比性。
二、引入生产管理理念进行成本控制
1、引入生产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完善工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将降低产品在生产环节的成本,因此引入生产管理理念进行成本管理是十分适当的。这里必须首先明确成本控制的原则,即企业在制定成本控制方法和成本分配标准时,要以企业效益的实现为基本原则,通过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成本管理模式来使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消耗,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当然,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将企业成本控制的短期目标和和企业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持续改进和完善成本管理来使企业获得持续成本优势,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此外,工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以同类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竞争者的成本控制情况,找出其与最优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并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找出导致差距的原因,进而从根源入手持续改进企业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
2、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理念中成本控制要点
(1)做好生产成本预测工作
工业企业应做好成本预测工作。企业相关部门不仅要对产品的供、产、销全过程进行成本管理,还应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对产品设计、工艺制作和专用设备等方面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以便准确预测该产品投产后的实际耗费的成本,掌握新产品的经济性,力求从各种设计方案中选择成本最低、功能最强的最优方案。对此,成本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品成本的预测,准确掌握产品成本耗费情况,并及时与企业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向其反映成本情况,参与到企业产品的技术改进决策活动中,协助技术部门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成本。
(2)逐步建立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体系
工业企业要重视全员成本控制。首先,要在财务部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人员,并在下级的生产车间、班组以及技术、采购部等部门设置相关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专员,使全员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来,最大限度的调集企业员工关注成本控制,以便更好的在企业内部推行成本管理制度,将责任者能控制的成本指标分解后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车间和班组,使成本管理成为全员关注全员参与的系统性工作。其次,工业企业应在内部建立起成本管理报表制度和成本预算审批制度,让各部门定期编制成本预算,从而规范成本控制工作。此外,成本控制责任人应建立相应的成本监控台帐,及时记录成本发生情况,通过与成本预算的比较,及时发现偏差及时进行调整,以便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分析成本发生额,对将要发生的成本采取措施进行监督和控制。
三、加强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理念中成本控制的对策
1、生产管理理念中对成本进行事前的预测和评价
工业企业要将成本控制到最低程度,必须在成本控制的源头上多做工作。基于生产管理理念的成本控制就是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在产品策划、开发和设计时,便预设出符合成本目标的质量和价格指标,并通过计算推出目标成本,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方案改进和优化来不断降低成本。在对目标成本执行过程中,将企业的总成本目标分解为基层或个体目标,使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具体的目标控制支出并及时调整偏差,反馈目标成本完成的结果,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从企业成本控制流程上来看,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原材料采购前期费用进行控制。通常在企业原材料供应计划确定以后,采购部门就开始着手进行采购活动,采购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市场调查、质量评审、信用评估、见面洽谈和实地考察等,这些工作都会发生相应的费用,采购前期成本控制的要点就是对这些方面进行控制,以便尽量避免信息失真、质量不佳、差旅费用过高等问题的出现。第二,尽量压低采购价格。采购价格通常由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等费用构成,这些费用直接构成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制造一件产品所需的原材料数量是一定的,因此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市场信息,以便在采购过程中获得价格优势。第三,合理安排好采购批量。工业企业生产的宏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决定了企业需要持续批量的进行原材料采购,如何安排好采购批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情况和资金周转情况,因此,要通过系统研究来确定适合企业资金周转运行的采购批量,在充分利用资金的同时获得相对降低的采购价格。第四,要关注采购品的质量。不同产品所用的原材料质量等级不同,同一产品不同部位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等级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原料采购时应根据产品要求选择质量相匹配的原材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控制采购成本。
2、生产管理理念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全面成本控制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标成本管理法、责任成本管理法、价值工程法、标准成本法等。对于工业企业而言,选择时没有固定的模式,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组织结构、生产方式等具体要素,选择适合自身成本控制特点的成本控制方法。具体到实践中,企业可把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同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其次,除使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外,工业企业还要在生产环节建立科学的成本分配标准,按照不同生产要素对生产成本进行分解并制定和细化相关成本消耗标准,在控制产品总成本的同时制定详细的产品单个成本控制标准,对于多环节多工序的企业,还要根据环节和工序制定出相应的材料消耗标准,以便有效核算和考评材料成本。再次,要做好成本事后分析。成本事后分析主要是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和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计算出各类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存在该种差异的原因,以便明确成本控制责任,为成本考核和新标准、新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此外,工业企业应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各项成本资料和控制情况,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把日常发生的差异汇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成本增减的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持续改进成本控制目标,进而不断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生产管理理念提醒我们要完善成本控制的辅助措施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生产成本的高低事关企业生存,因此对成本的控制应融入整个管理体系中。生产成本控制不仅仅是采购、保管、生产部门的事情,企业必须整体利益和战略角度出发,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监督和控制制度。首先,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经理人团队。企业经理人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成败,在企业内部,对人、财、物等资产的使用、处置和分配是否得当主要取决与管理团队的能力。经理人作为企业资源所有者的代表,往往容易受到利益驱使而做出一些损害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事情。因此,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建立高素质的经理人团队是十分必要的,应逐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企业经理人团队构建,从而保证成本控制体系的高校运行,促进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不断优化和持续改进。其次,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考核,具体的可采取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两种方式。定期考核是对目标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行考核,如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来控制产品的废品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人员的考核不仅包括对工作任务量的考核,还应包括对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方面的考核。不定期考核是由内部管理人员通过利用详细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方法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核查,以便及时发现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