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年春节前后出现的“用工荒”最近两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不管是不是春节前后,也不管是什么企业管理发展用工,更不管是东部沿海还是西北内陆,“招工难”、“用工荒”不断困扰着用工市场。
本报记者了解到,一边是从东部沿海延伸到中部逐渐蔓延的“用工荒”,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年年“就业难”,中国就业领域这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正困扰着大批企业管理发展和求职人员。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3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显示,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4、1.09、1.13,其中,中西部空缺更明显。
物价上涨过快、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农村廉价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等等,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绊脚石”之一。
“体面轻松”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首选
在河南某县的一个乡村,今年刚种上麦子的王明(化名)又要和同村的人一起出去打工了。“秋收前两天回来的,收了玉米又种上麦子,在家呆了半个月了。”王明说。
王明今年20岁,高中刚毕业就跟着本村在外打工的人出去干活了,出去打工二三年间,王明去过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没有在一个地方呆得超过一年,有的地方的活累就不去干,选择其他地方的活干。”
王明现在的工作是在北京一家快递公司当快递员,每个月除去吃住,还能剩下2000元左右,可是王明并不满足,“我现在每个月存不住钱,有时逛逛街买买东西,钱就花超了。”
王明告诉本报记者,去年他同村的一位大伯要让王明跟着一起去上海的一家建筑工地,薪酬可观,可是王明没有跟去,“那活太累,我受不了,也不想像我们父辈人一样,企业管理发展光靠卖死力气,累死累活地挣那点钱。”
“我现在的活虽然累点,可是不用出太多苦力,每天骑着电动车或者三轮车去送快件收快件,不仅干活了还能慢慢熟悉这个城市的道路,而且身上不用弄得那么脏,企业管理发展我还是觉得可以的。”王明说。
去建筑工地、从事环卫保洁等“蓝领”岗位的招工难印证了王明的话,“你去建筑工地看看,有几个年轻人在干活,干的活累还天天弄得一身脏。现在企业管理发展招工的多,供选择的也多,选个轻松体面点的活,挣的钱不比在工地上的少。”
业内专家指出,最近两年之所以频繁地出现“用工荒”,除去“中部崛起”导致用工需求增大外,一是长期以来农民工薪酬待遇偏低,而物价上涨过快,农民工群体自然会抓住年初的机会进行薪酬博弈;二是正在成为农民工主体的“80后”、“90后”等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上跟父辈不同,不愿意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建筑工地、环卫等“蓝领”岗位招工难将成为一个长期问题;三是珠三角等地相对较高的待遇、更为繁华的城市生活,吸引大部分中部地区的劳动力,短期内这部分劳动力难以回流。
用工荒将是长期的
和王明老家所在乡镇仅有几公里之隔的另一个乡村,今年种完麦子的张强(化名)就不准备出去打工了,“孩子今年该上学了,在外地没有户口不好入学,还是在家上学方便,为了孩子上学我们就回乡了。”
在外面打工将近6年的张强今年已经快30岁了,孩子已经4岁,为了减轻家里老人的负担,每年外出打工的张强夫妇都把孩子带上,现在家里的老人也能帮忙照看孩子了。
“把家里的地好好种起来,在承包点他人的地,等到农闲的时候我再和我媳妇在镇里打打散工,虽然在家挣的钱比在外面少点,可是生活成本低,算下来也差不多,最起码能在家照顾孩子、照顾老人了。”张强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劳动力存量闲置浪费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短缺。部分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由于无法解决户籍、住房、社保、教育等问题,被迫过早离开劳动力市场返乡。
河南、四川、贵州等地人社部门均表示,目前闲置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偏低,且以45岁以上中年妇女和55岁以上男性群体为主,再次转移就业开发难度较大。
万宝盛华集团对中国大陆地区4241家企业管理发展开展了前瞻性的雇佣前景调查,以此来了解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管理发展在2013年7月到9月间增加或减少员工的意向。在今年第三季度,14%的雇主预期将增加员工数量。然而,该调查显示中国雇主招募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强,表示不知道未来三个月招募计划的雇主从2012年第三季度的26%增加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39%.
万宝盛华集团(中国)董事总经理张锦荣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仍然在影响雇主的招募计划。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本土企业管理发展的成本快速上升,中国的企业管理发展所有以低成本取得的优势将逐渐消失。中国的企业管理发展需要突破重围,使企业管理发展运营、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有人力资本的坚实支撑,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重新构造竞争力基础。”
张锦荣表示,对于中国的雇主来说,新一轮的经济高潮正在孕育,为下一年储备他们所需的人才并执行相应的人才策略是尤为重要的,“我们与客户充分合作,确保他们的人才策略与商业目标相吻合,一旦经济出现复苏,也不会错失商机。”
广东商学院王先庆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西部产业的突飞猛进崛起,带来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中西部与东部沿海争夺劳动力,使得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的“用工荒”迅速激烈起来。这场“用工荒”也折射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正在消失。中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供大于求的市场压低了劳动力价值。
“可是,随着生育高峰的结束,农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全国性兴起、铺开,使得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凸显出来,而且越来越严重。从这个方面看,中国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用工荒将是长期的。国家要看到这一点,企业管理发展更要认识到这一点。”王先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