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小企业管理管理十余年来,我和团队在400多家中小企业管理一线探索,帮助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多年观察,我认为当今中国中小企业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无序型
无序型企业管理好比自由市场,员工之间、上下工序之间结构关系松散,生产过程不被严格管控,异常频发,产品流到最后工序经常出现不配套的现象。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管理就处在这样的状态。企业管理无序而又要保持运作,就需要很高的存量,所以无序型企业管理的材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甚至车间都堆满了东西,以此来满足彼此的衔接。
有序型
有序型企业管理是指那些管理非常完善的成熟中小企业管理,如同一个交响乐团,指挥挥舞指挥棒,小提琴、大提琴、大号、小号等各自对着乐谱井然有序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无数中小企业管理老板的梦。他们希望自己的中小企业管理能像一个交响乐团,于是引入懂工厂管理的专家来训练员工。专家为企业管理做出流程文件,相当于给了员工对着演奏的乐谱。然而很多时候,这一切做完之后,老板期待的交响乐并没有演奏出来。原因在于,人们不按乐谱演奏,也不遵从指挥,还是像农贸市场的小商贩一样,自己有什么就吆喝什么,想怎么吆喝就怎么吆喝。老板强化奖罚,结果却是人员离去,乐团面临解体。于是只能放弃,企业管理又回到无序的“农贸市场”状态。
像个乐团固然很好,但这种理想的情境适用于中小企业管理吗?刚洗脚上岸的一群人,能穿着燕尾服在音乐厅里装斯文吗?
中间型
中间型中小企业管理更像一支球队。球赛有规则,但并不死板,球队教练从不严格要求球员一定要走什么路线、要做什么动作、要在什么时间跑到什么位置。他们只会告诉球员,“对方跑这边,你就跑那边,一定要拉开空档”、“要盯死某人”、“要把球快速传给谁”。这样交代的核心思想是:注意别人的位置和状态,相应调整自己。
有经验的球员也很明白,在球场上没有死板的动作和路线,一切都必须根据当时的全场状况,快速反应、调整。不像交响乐演奏会,大家都有乐谱,能准时准点做准确动作,一切都在预期之中。球赛表面上看起来无序,但实际又很有序。在很多人心目中,世界杯远比奥运会好看,就是因为它需要每个球员在现场审时度势,彼此默契配合,与对手相互制衡。而这一切都需要动态地、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就像热力学系统内不断变化的任一点的热力状态,处于不稳定阶段。
如何打出漂亮的球赛
中小企业管理的生产活动过程极端不稳定。以球赛作比,其普遍现状是没人知道“球”在哪里,但大家都在球场上拼命跑。在现实中的表现是,老板骂管理层,管理层骂车间,车间班长就去骂工人;背后工人骂班长,管理人员凑到一起骂老板。
海尔可以按照交响乐团的做法进行管理,ERP在4分钟之内将订单分解,形成工作指令,各部门各岗位员工按照指令分头行动,订单是指挥,流程、制度是乐谱。因为稳态中小企业管理的采购周期、生产周期、生产要素都相对稳定,可以标准化,其生产管理是和已知条件打交道。而非稳态中小企业管理的生产管理则更多地是和未知条件打交道,因为不知道物料能否及时到达、设备会出什么问题,甚至客户的订单交期都可能随时变更。
那么,非稳态中小企业管理该如何做呢?
首先、明确任务,盯住“球”“球”,就是订单以及由订单分解出来的任务。经理人要天天盯着订单和任务:做到哪里了?还剩多少?什么时间能交下去?上道工序什么时间能完成?尾数什么时候清完?老板和管理层必须常常反问自己:注意力都盯在“球”上了吗?要真正把注意力聚焦在订单上—打球要看球。这要求中小企业管理必须树立全员做事的思想,先管事后管人,确保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球”,通过订单分解,让每个人每天都有明确的任务。
其次、“球员”之间横向制约球赛中并不是每个球员的作用都是进球,客观上也不是每个球员都在进球。球员在场上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配合队友牵制对手。个人英雄主义对于任何一支球队都非常有害。
所以,中小企业管理不要过分依赖领导或某些特殊人物,要懂得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发挥各岗位之间的横向控制作用,靠计划部门而不是由老总或厂长控制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靠下道工序控制上道工序,把好产品质量关,而不是靠品管查看工序。总之,相互制约能让大家都来做管理,人人都管事,效果大不同。
再次、实现无序和有序的统一球赛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这种统一如何实现?观察篮球场上拿球的球员如何行事就明白了。球员手里拍着球,眼睛扫视他人,看哪里有空位、关键人物在哪里,然后在瞬间做出判断:是继续带球还是立马传球?球该传给谁?
计划部门做排查和球员相似,手里拿着订单或计划进行全面排查。通过滚动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快速响应:物料到哪个工序了?订单到哪里了?产能情况怎么样?在看似无序的状态中,做出准确的调整和判断,形成有序,达到“进球”的目的。
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一个看似无序的过程可以分解为无数个有序的瞬间。整体无序,但每个时刻、在每个人的心中,任务却是有序的,因而做出的决定是准确的,这就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不确定和确定的统一。
滚动排查前推后拉中小企业管理的非稳态决定了采购、生产必然是极不确定的过程,异常频发、假象丛生。要在开始就将今后一段时间每天的任务都确定下来不可行,但不确定又不行,怎么办?向球员学习,做滚动排查。
滚动排查相当于球员手里拍着球,眼睛扫视全场,看对手各自在什么位置,然后决定下一步怎么跑动、传球。滚动排查以后,要前推后拉,即根据排查结果进行调整,把物料的欠数找出来,让前道工序或采购立即行动,确保后道工序能准时生产。
前推,是指要重点控制首道工序。因为首道工序之后,只要控制好流动顺序就能对后面的生产形成推动;各个车间必须遵守交期分解表上的时间,以此来推动各个环节的工作。后拉,是指后道工序指挥和调整前道工序,重点是前面的车间、工序及采购。以组装为例,计划出来后做排查时,不管月排查还是周排查,都是查组装前的车间做了没有、做了多少。如果前面没有做或耽误了时间,就要立即调整前道工序的计划,让其将需要的东西设为重点。
如果前道工序或采购在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无法按时解决,则调整后道工序未来的生产。在层层排查下,不论物料异常还是设备模具异常导致的完成不了的任务,都会做重新调整。
异常当然还是会经常发生,未来一周或一个月每天的工作还是很难确定,这样的生产计划看起来还是“无序”的。但通过频繁的滚动排查、前推后拉,可以得到一个个非常确定的日计划,每个日计划构成一个有序的结果,多个连续的日计划就构成了可控的、稳定的、有序的生产管理活动。
起始无序,最终有序;看似无序,实则有序;过程无序,结果有序;整体无序,细节有序。这些是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如同球员在球场上无数次看似无序的奔跑、拼抢,总能换得一次次精妙的进攻、进球。这就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是动态管理的智慧。
精确控制快速响应以天为单位的管理核心在于生产一定要“控”,要从一开始的不完全控制,经过每天的排查调整,达到对某一天的完全控制。累积起来,就能实现对每周、每月的完全控制。
很多经理人认为自己中小企业管理的异常多,做不了日计划,这是错误的。日计划就是为了把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明白无误地找出来:到底有哪些异常?异常到什么程度?因为日计划是根据中小企业管理的正常产能做的,如果某天的产能非常低,就可以知道这天的异常非常严重,就能测算损失有多大,制定出解决异常的方案。
很多经理人总有做一件事管十件事的思想,做生产计划的时候也总是抱着一开始就把未来的一切控制住的想法,结果根本控制不住,然后又走极端,最后干脆放弃。经理人要懂得把未来的事情一天天严丝合缝地往前推进,最后那天到来的时候,你已经为管理对象完成任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整个过程自然就可控了。
当然,就是在任务执行和实施的当天,也还会有许多现场的异常发生。对于这些异常,既要依靠多次排查将其排除在生产过程之外,更要靠现场快速的反应和处理。要建立一套现场异常快速提报和处理机制,对于提报异常的责任人和责任时间都必须严格规定,实施奖罚,并通过看板让异常快速曝光。总之,中小企业管理在于频繁应对、快速响应。
实施红、黄、白三重异常报警机制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出现异常,班组员工首先自己解决;5分钟内无法解决,立刻将异常写成白色纸片,贴在工位旁,请求车间主管帮助;车间主管必须10分钟内到现场解决,若半小时之内仍不能解决,则用黄色纸片代替白色纸片,请求计划部或其他相关部门解决;若一个小时之内解决不了,则用红色纸片代替黄色纸片,请求厂长或老总解决;厂长或老总对于红色纸片中的问题,要么利用自己的资源,快速处理掉,要么将其转变为中小企业管理的攻关课题,组织人力实施攻关。
非稳态中小企业管理
非稳态是物理学名词,指热力学系统的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下,系统内任一点的热力(各种物理量)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将这个概念引入到中小企业管理管理中,用以指代不是完全混乱无序,但也不是井然有序的中间型中小企业管理的管理状态—简称为非稳态中小企业管理。这类中小企业管理需要经理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管理的问题能够做到频繁应变、快速响应。
日计划
真相没法事先掌握,因为异常太多,但是可以通过月、周、连续三天的日滚动排查来逼近。在一次次排查中,时间由大到小、由月到日、由前到后;通过一次次排查,排除异常,中小企业管理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少。日计划不是把月计划拿来切成每一天就可实现的工作,其本质在于通过层层滚动层层逼近来实现以天为单位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