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电施工企业不断的深化改革,项目法施工已经是水电施工企业的主要工程设备管理模式。所谓项目法施工就是以一个完整的工程为实施管理对象,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通过生产各要素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来实现其项目目标,并以提升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施工机械设备就是其中的主要生产要素,设备的能力及技术状况能否达到项目的要求,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这就需要高水平的设备管理。加强工程设备管理,根据项目合理配置设备,保证设备安全使用,并进行精细的成本核算,充分发挥设备的资产效益,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方能使工程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建工程设备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方法,围绕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质量,是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和创造最大效益为目标,它的目标更明确、更具体。那么,如何做好在建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在建工程设备管理一、设备的优化配置
一个新的工程项目设备的选用和配置是十分关键的,选好设备、合理配置是干好一个工程项目的前提,对工程项目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首先应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工程的大小、工期,施工条件、场地等,决定进场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编制适合该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和编排所需施工机械进出场的时间计划,做好施工设备总量、进度控制。设备进场前要周密布置,不允许损坏的、闲置的设备进场,进场的设备要充分发挥作用,一开工就修设备的现象要杜绝。有些单位新工程一开工,不管设备好坏、是否有用一古脑全部进场,开工后往往因为设备问题耽误工期,影响工程项目的效益。国外一些先进施工企业,在设备进场时把关非常严格,设备状况差、有跑冒滴漏现象的坚决不让进场,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根据水电施工企业的特点,设备的选用应本着“先调剂,后租赁”的原则,先将企业内部的闲置设备充分利用,不足部分和缺口设备,通过租赁市场租用。企业闲置设备不充分利用起来,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工程项目干的再好,也填不了这个窟窿,闲置设备利用的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项目自身购置设备一定要慎重,要经过多方论证、选型,必须预算投资回报率,考虑在本项目中能否收回投资,不能盲目购置设备,造成工程成本增大,给项目后期带来较多存量资产,项目结束后成为负担,难于处置。我们水电施工企业有些项目结束后,经成本核算没有效益,甚至亏损,究其原因就是工程前期设备投资过大,有个别人认为,我们虽然没赢利,但赚来了设备,也不能算亏,这是一种误己误人的严重不良倾向,要坚决根除,否则会毁掉一个企业的。
3、在建工程项目实行机械设备租赁是设备配置的较好选择,对施工所需设备只需付少量租金,即可解决生产急需,减少了一次性设备大量投资,降低了工程成本,还原了资金的商品价值和流动状态。由于计划经济的沉淀和影响,生产的社会化分工不充分,资源不能有效配置,使得民营企业家在需要设备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直接购置新设备的方法,而且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仍难于改变,较少考虑社会的配套与协作、资产的重组与兼并。这种观念忽略了使用设备是为了工程某一时期、某道工序的实现,而不是永恒的。而且,社会需要是变化的,技术更新是迅猛的,社会平均的产品周期是3-5年,当企业购进了寿命周期是10-15年的设备时,就很可能出现闲置和浪费。可以通俗的说:有钱可以买任何设备,而有设备就不一定能换来钱的。但这决不是说施工企业不要设备,而是要充分考虑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各种风险,购置的设备一定要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最大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利用闲置设备就是利用现金;购置设备是动用存款;而租用设备是银行贷款。通过租用设备解决设备不足,是一种“借鸡生蛋”的好方法,这同时也给我们工程设备管理工作一个启示,说明工程设备管理不仅仅是后方服务行为,而是应走到生产前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光讲为生产服务是不够的,还要利用多种方法,把工程设备管理转移到以企业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工程设备管理的根本目标。
4、在建施工项目在选择设备时,要精打细算,力求少而精。做到生产上适用,技术性能先进,安全可靠,设备状况稳定,经济合理。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设备选型应按实物工程数量、施工条件、技术力量、配置动力与之生产能力相适应。对要求租用的设备应选择整机性能好,效率高,故障率低,维修方便,互换性强的设备。避免使用淘汰性产品。尽量选择能源消耗低、噪音小,环境污染小的设备,使其综合成本降低。租用设备时要加强时间价值观念的认识,对大型设备的进、出场都应预先书面报告。设备进场,提前做好准备,使其进场就能用,用完早退。以最短的使用时间,发挥最大的设备使用效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5、由于项目的需要必须购置新设备时,设备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选择设备的目的,是为施工生产选择最优的技术装备,也就是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设备。要根据施工流程进行装备,使每个施工环节所装备的机械设备,在使用性能、生产效率、经济实用、生产安全等方面都能充分体现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上的优越性。因此在选择设备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注重设备的生产性,也就是设备的单位产量,即机械设备的生产率,一般是通过功率、速率、转速、行程、方量、容量等来表术设备的生产率。生产率高的设备,一般价格比较昂贵,需要较强的维修力量和管理水平,一次性投入和维护费用较大,主要适合工程量大的工程。因此,项目选择设备时不能贪全求大,要选择适合本项目的机械设备。
⑵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节能性。设备的精度、性能要可靠,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和完成高质量的工程。设备的故障率要低,零部件要耐用、安全、可靠。同时设备的节能性也要充分考虑,切不可选择那些“电老虎”、“油老虎”的设备。
⑶要尽量选择可修性强的设备,要求设备结构简单,零部件组合合理,润滑点、调整部位、连接部位应尽可能少,维修时零部件易于接近,可迅速拆卸,易于检查,部件实现通用化和标准化,具有互换性。一般来说,设备越是复杂、精密,备品备件质量要求也高。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到供方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维修配件、工具等的可能性和持续时间。
⑷选择设备时要与项目的其他设备成龙配套,如土石方工程使用的挖掘机、装载机要与自卸汽车配套,混凝土运输设备要与混凝土拌和设备配套等。如果一个项目设备数量很多,但设备之间不配套,不仅设备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巨大的浪费。只有设备在工作能力等方面相互配套,才能提升劳动生产率,带来好的经济效果。
在建工程设备管理二、设备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设备才能使设备创造更大价值,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使用管理,加强在建施工项目的设备使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1、项目经理要重视设备的使用管理,设备使用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成败,项目经理要亲自主抓设备使用管理,熟悉和掌握有关工程设备管理业务,深入施工现场,了解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情况,协调施工生产与工程设备管理的矛盾,做工程设备管理部门的坚强后盾。有人说,企业的领导对工程设备管理的认识水平有多高,工程设备管理的水平就有多高,这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许多工程设备管理工作人员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单位一把手重视工程设备管理,工作就好开展,单位的工程设备管理能见成效。有人比喻说,工程设备管理部门永远是站在被告席上,设备好的时候想不到你,设备坏的时候,人家问你是怎么管的。因此,项目经理要做好工程设备管理的后台老板,让工程设备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2、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把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的身上,也就是把人与机的关系相对固定下来,有了使用管理制度,就能增强操作人员爱机护机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操作人员熟悉机械设备特性,熟练掌握技术,合理使用机械设备。项目应形成科学、有序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构,确定主管机械设备的负责人,设置适应项目施工所需的设备管理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机管人员,并相对稳定。管理制度应在企业制定的制度基础上结合项目本身特点进行制定,要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要注重管理制度的执行,一个再好的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也是不行的,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工程设备管理专业人员要加强对作业层的机械维修、使用管理,并进行具体指导。
3、设备的使用应具备适宜的工作条件,如道路、工作面布置、装卸位置、动力供应、照明设施等,均应经过周密布置和安排。新购入、经过大修、改装、重新安装的设备必须经过试验和安全检查,合格后正式投入生产。设备使用应贯彻“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机长负责制,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新设备在试运转和使用前,必须将技术文件、构造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向有关人员交底。要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职责和安全教育。操作人员须经过专门、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应服从项目的统一指挥,履行岗位职责,树立爱机护机的责任感。
4、做好设备现场管理工作。项目的施工现场是工程施工的躯体,项目的基本职工在现场,项目的设备和资金的主体在现场,项目的生产能力、思想作风、管理水平也是在现场体现,项目的各种决策还是要通过现场作业去完成。可以说,施工现场是一个项目各种生产要素的集结地和暴光的场所,因此,项目的的现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设备的现场管理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改变观念,强化现场管理。要有明确的现场管理的目标和口号,并列到项目的各项制度中去。许多优秀的企业在设备的现场管理上都有先进的经验和响亮的口号。比如,东风汽车公司提出现场是“帝王”和“跑步到现场”的口号;株州硬质合金厂提出设备现场管理的“三清”(设备清、场地清、环境清)和“六不漏”(不漏水、汽、电、料、液、油)活动;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强保养”的口号等。我们项目上要学习现场管理的先进经验,保证现场设备的完好有效,减少设备故障,提升工程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⑵抓好基础工作,现场管理做到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控制现场的跑、冒、滴、漏现象,坚持从大量的、日常的、细小的事情抓起,把设备现场管理的重点放在一点一滴的作风培养上,形成强有力的设备现场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建立起相应的设备现场管理激励机制。
⑶注重人的因素。在项目施工中,物质要素(设备等)是施工得以进行的基础,而人(操作者、维修人员等)则是施工中相对活跃、并起决定作用的要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机系统的协调和高效,提升现场管理的水平,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工效,为项目创造效益的目标。
5、注重设备的检修和保养,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离不开维修和保养的。保养工作要紧紧抓住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方针,这是日常保养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抓不懈。对于大型关键设备要实行特级维护,管、用、修三结合,由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共同维护设备运行,共同分析设备故障原因,以最快速度排除故障投入使用。项目根据设备运行状况,要合理安排设备大中修,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项目要重视修理质量,制定严格的修理规范,控制返修率,修理车间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和制度,由工程设备管理技术人员会同修理车间主管人员进行出厂验收,修理质量不合格的坚决不能出厂。应逐步提升修理技术,加强设备状态监测,对使用频率高、易损坏、出故障的设备,应加强跟踪诊断,由事后修理转为事前的视情修理,做好设备故障预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提前检修。总之,项目的设备维修保养要切实做到“资金、人员、时间”三落实,以确保设备的使用完好和正常运行。
6、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机械事故是设备使用的大敌,一次机械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设备的损坏,还耽误了施工生产,损失是巨大的。据科学研究,机械事故的发生,88%属于本人不注意。9%是不安全物性原因,2%是不可抗拒灾害,1%是原因不明。由此可知,绝大部分机械事故是可以防止的,正确操作设备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减少机械事故的发生,因此,设备一定要按操作规程操作,对违反操作规程、不爱护设备的要坚决处罚,以加强操作人员爱护设备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对已经发生的机械事故,要本着“三不放过”原则,(既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和职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认真做好事故处理工作,查出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进行处罚,并做好整改措施,防止以后事故的发生。
7、加强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多年的施工实践证明,设备的故障原因在润滑方面的因素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项目上要强调润滑对设备正常运行的效果和作用,各级管理人员提升对润滑重要性的认识,做好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在项目设备润滑管理上,我们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⑴技术管理工作。要了解各种设备的磨损原理,掌握摩擦机理,正确选择润滑油,对在用的润滑油品种要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用油计划、按质换油计划,要按工况条件随时调整润滑品种和换油计划,对关键设备的润滑油要进行监控。同时要加强各级润滑技术人员及润滑工的摩擦学教育培训,推广润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条件具备的,可以采用计算机建立润滑管理系统。
⑵物资管理工作。润滑油要正确采购、科学验收,保管员要熟悉掌握各种润滑油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正确保管与发放。同时项目要做好科学的废油回收和再生处理工作,节约工程成本。
8、做好配件管理工作。配件消耗是设备使用中的必要成本,配件的供应、仓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项目的配件管理工作应由工程设备管理部门主管,不能与材料的管理混淆,交于材料部门来管理。因为配件的管理与设备的管、用、养、修紧密结合,使机械设备在运行、修理中发生的问题较易发现,它们的矛盾也容易解决。在配件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⑴科学编制配件计划,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计划和技术状况及现有同类设备的拥有量和现有配件库存情况,编制配件计划。编制计划要遵循力求以最小库存量满足设备检修保养需要的原则,强调配件的合理储备。
⑵按编制的配件计划组织配件订货、采购,由于配件的品种繁多,许多设备的零部件经常修改,在订货采购时要特别细心,一些配件仅差一个字母和数字,或设备出厂年限不对,采购的配件就完全不适用。因此,采购时一定要按配件计划的要求,并注意设备的年限。
⑶及时验收,合理发放。配件到货后,要及时开箱验收,查看型号规格或件号,点清数量,进行必要的检验。对需成套才能使用的配件(如曲轴瓦、活塞环等),必须检验其成套性。对需要做作动平衡试验才能出厂的配件(如曲轴、飞轮、离合器等),要检查是否作了校正(一般都有校正重量的钻孔)。配件的发放要有制度,杜绝人情发放和关系发放。同时对有回收利用的配件,要做好交旧领新的工作,以便做好修旧利废工作。
9、把使用管理与贯彻ISO9000质量标准结合起来,让贯标工作落实到使用管理每一个细节,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要求进行管理。企业经过申请和审核,取得了有关认证机构的认证,说明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ISO9000标准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质量管理已经完美无缺,相反地,它是一个新的起点,严格按照质量体系去运行,通过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等有关活动,提升工程质量,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项目的贯标工作要注重以下几点。
⑴项目经理要学习和熟悉质量体系,全面掌握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保证运行良好。有人说,贯彻标准就是贯彻领导,这话虽然片面,但也有些道理。质量认证时许多问题都是要求必须由领导回答,在管理评审中也是领导评审占最主要的。只有领导懂得和重视质量体系,质量体系的运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⑵充分发挥内审员的作用。企业的内审员都是经过选拔和培训的技术骨干,熟悉和掌握质量体系的运行机制。项目的内审员一般分布在各个岗位,不仅要发挥他们在岗位上作用,还要发挥内审的作用,让他们参与项目的重大决策,做好项目经理的参谋。
⑶质量认证工作特别强调体系运作的有效性,体现在必须有可追溯的记录,没有记录等于没有做。因此工程设备管理的每项工作必须有记录,要求每个职工清楚该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何地做、由谁做、怎么做、是否有记录,按照“该说的说到,说到的做到,做到的有记录”的原则,认真做好质量体系要求的每项工作,保证质量体系正常有效运行。
在建工程设备管理三、设备的经济核算
设备的经济核算是衡量管理工作效果的主要依据,工程设备管理水平,须通过技术经济指标来反映。设备的经营管理成果,最终要通过经济核算,从经济效益上得到体现。加强设备的经济核算,可以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提升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项目的设备经济核算,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经济考核指标。工程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主要有设备完好率、利用率、机械效率、装备生产率等,各项考核指标是经过科学的测定和大量统计资料分析制定,努力达到和提升各项各项考核指标也是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目标,它对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成果,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掌握固有规律,研究发展趋势,促进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部要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工程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制定适合本项目的各项指标,并努力达到指标要求。
2、建立各项考核制度,考核可以分为目标考核、责任考核和成本考核三方面,三项考核都是评定工程设备管理好坏的重要因素。
⑴目标考核就是考核达到工程设备管理各项指标的目标程度,比如:完好率应达到85%以上,利用率应达到60%以上等,根据明确的目标进行考核,操作性很强,一个工程设备管理能否完成各项指标的目标,也是衡量该工程设备管理好坏的直观尺度。建立工程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的目标考核,可以制约和避免片面追求产值、利润,出现拼设备的短期行为。
⑵责任考核就是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从项目经理到设备负责人到操作人员,一层一层落实责任,建立各项责任制,一般工程项目实行管理层和作业层的工程设备管理分层责任制,项目经理加强对对工程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履行对工程设备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的责任,工程设备管理部门责任,是要加强对作业层的机械维修、使用管理,并进行具体指导,做好现场管、用、养、修、算、各项原始资料和数据的统计、积累,并按规定及时、准确向主管领导上报使用及经济分析资料,以便提供领导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及时调整使用方案。项目设备使用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加强“三定”制定的落实。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小型设备实行项目班组长包干责任制。落实岗位责任操作规程挂牌制和班组人员交接班制。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定岗到机。使各项责任考核达到文明施工,创优标准。
⑶成本考核是评定工程设备管理的重要因素。要对项目经理实行目标成本考核,落实各项基本经济技术考核指标,签订经济承包合同。严格控制机械使用费占工程总造价测算的成本比例,机械使用费一般根据项目大小、工程难易不同及工期要求来测算,工程难、项目大所采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也就增加,工期紧加快工程进度也势必加大设备投资力度,使其机械使用费占工程造价的比重也将增大。一般房建和高层建筑,机械设备使用费占工程总造价应控制在5-9%以内。路基土石方工程机械使用费占工程总造价应在15-25%以内为好。同时,在成本考核中,要把各项成本核算大体分解细化,真正做到项目成本有人抓,核算工作有人管,技术指标有人落实,以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兑现。
3、注重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是机管人员掌握情况、分析问题、考核指标定额的执行及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工作,是做好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保证。特别是对于设备的成本核算尤为重要。原始记录是机械设备各项活动的原始记载,能准确及时的反映机械设备各项活动情况,也是统计的基础,而统计是对原始记录进行分类、汇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措施,以指导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设备使用单位应专人负责记录设备使用数据,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配件消耗等,做好基础资料收集。按月汇总和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对机械使用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和调整。工程设备管理部门应有专职统计人员,负责对原始记录进行及时汇总,建立设备统计台帐。统计台帐一般按月统计,应包括每台设备的各种活动,如:产量、台班、完好率、利用率、检修保养情况、配件材料消耗等,每月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设备检修保养安排,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掌握了解设备完成单位产量、配件消耗及其各种费用开支情况。依据项目工程特点,及时分析设备使用效能。做好资金使用预测,以利随时调整施工机械用量,减少费用开支,给项目经理提供决策参考。
4、实行单机核算。由专人操作的设备,如:汽车、挖掘机、吊车等大型设备,要实行单机核算,由班组管理的小型设备,可以实行班组核算。通过单机核算可以把项目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深入到最基层生产班组和个人,使每个人都了解到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促使职工关心生产和成本。加强单机核算,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是项目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单机核算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要做好定额、原始记录、配件材料领用记录等各项工作。同时要把经济责任、经济效果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责任要明确,奖惩要分明。通过单机核算,进行经济分析,可以总结经验,采取措施,不断提升工程设备管理工作水平和经济效益。
5、快速提取折旧。应根据设备的经济寿命,快速提取折旧。机械设备的寿命一般分为自然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和功能寿命等,以经济寿命为基准提取折旧,在设备使用的前半期收回大部分投资,力争在经济寿命内无大修或少大修,使设备发挥最佳效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以设备使用年平均费用最小为原则而确定的设备寿命,因为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维修使用逐年增加,到一定年限后,设备使用费用过高,将会增加项目的成本,不利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6、对租用的设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⑴租用设备的运作,实质就是资金的运作,一定要强调资金回报率,项目应加强租用设备的单机、机组核算。对每台设备应建立核算卡,对租费、燃油、电力消耗、维修费用登记造册,逐一核算,使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做到心中有数。
⑵项目租用设备一般应采用按月租计费的方法,便于项目对人员的统一调度,从而较好发挥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设备使用效率与时间价值观念,同时也避免了租用设备的闲置,以求达到项目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
⑶要加强租赁合同的管理。设备租赁合同是出租方和承租方为租赁一定的设备资产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使设备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是规定对设备暂时使用的合同。在签定合同时应当注意合同条款尽量详细,明确双方的责任,对设备大修费用的承担及合同期满设备的退回费用等要仔细划分,对设备租用前的技术状况在合同里一定要说明,避免因合同造成纠纷,给项目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租赁合同应有专人管理,随时掌握合同期限,合理安排租用设备的使用,充分发挥租用设备的效益。
综上所述,在建工程设备管理主要要做好设备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和经济核算三方面工作,这三方面可以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完成项目的最大效益。可以形象的把项目的最大效益比喻一块大蛋糕,如何做大这块蛋糕呢,需要优化配置提供优良的配料,需要合理使用提供适宜的工艺,需要经济核算提供质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