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管理就是企业针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指企业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计划制定、措施制定、控制协调、经验总结的系统过程。企业应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公共危机发生前的预见能力和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保障企业系统的正常运转,迅速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将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的危害尽量降低到最小程度。
有效的企业应急管理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包括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如决策中枢机构、咨询参谋机构、预警信息机构、危机处置机构、决策评估机构等,以及管理危机所需要动员的物质和财力资源;软件系统则主要是各种处理危机的方案和计划,以及保障决策的信息传递渠道等。
作为危机管理的一个分支,企业应急管理无疑具有前者的一些基本特征。所谓危机管理,就是指组织为应付各种危机情景所进行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和措施制定、化解处理、动态调整、经验总结和自我诊断的全过程。企业应急管理的大致流程也是如此,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但由于公共危机的特殊性和企业的特殊地位,企业应急管理又有许多普通危机管理无法比拟的特点。例如,企业应急管理需要政治上的坚定承诺和坚强支持;需要企业有效地整合各级企业、各级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力量;需要有政策、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等。
一、我国企业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应急管理常态化的现实必要性
1、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缺失
我国企业危机管理是在2003年SARS之后建立起来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先天的不足,这使得制度建设跟不上时代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危机管理虽然需要很多部门协调,但在危机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执行中,必须由一个专门机构来承担决策与执行职能,由于以往没有统一常设的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当危机出现以后,往往临时组织一个班子,根据情况具体处置,表现出面对灾难时应对措施的临时性和企业调控的弱化。同时,由于没有公共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公共危机最重要的预防、预警和预控无人负责管理,使本来可避免的危机不断发生,本来能够提前控制住的危机失去控制,从而使企业有效地识别、确认危机、应对危机就显得被动,且行动缓慢,并且在整合社会资源、综合协调等方面力不从心,影响反应速度。
2、管理层级太多,基层企业缺少处置危机事件的应有决策权
一直以来,我国各级企业沿用的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森严的层级组织管理体制,权力高度集中在上级企业,上级企业的政策和指示是通过各级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层层传递,基层的信息也是通过各级企业组织层层上报。这种集权制的官僚组织模式固然有其优点,但当面临公共危机事件时,这种传统的企业组织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却成为企业危机决策的阻滞因素,因为企业层级过多,权力过于集中,基层企业缺乏决策权,使得很多发生在基层的突发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应对而扩大变成全局性事件。按照企业管理的分权效率理论,基层企业是绝大多数公共危机的当然主体,通常离公共危机事件最近,到达危及现场最快,避免危机造成损失最小的一级组织,但这一级组织却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决策效率。
3、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
危机管理讲求的是时效性,不管是信息的传递,还是命令的决断与执行,都要把效率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4、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界限不清
常态管理是指企业相对于平稳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处于正常运行态势下所进行的管理,而危机管理,则是自然环境或者社会冲突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日常情况下的企业管理,公共管理是应急管理与常态管理的统一体,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常规性公共管理中潜藏着非常规性的因素,而在非常规性公共管理中也蕴含着常规管理的一般规律。企业在公共管理中要寓危机管理的意识于常态管理的实践中,在常态管理中要有危机意识,在危机管理中要有长效措施,把管理的危机意识贯穿于管理始终,并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以防止、减少危机的发生。正确认识并注意处理好公共管理中的“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的辩证关系,将有益于克服日常公共管理中的麻痹思想,有效避免和正确处理公共危机事件,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管理非常欠缺,往往把常态管理和危机管理混为一体,使危机管理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
二、国外应急管理的模式及常态化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发达国家在企业应急管理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大体上可分为三种模式:美国模式、俄罗斯模式和日本模式。美国模式的总特征为“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企业应急管理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3年关于newhampshire城市的火灾法案。这个法案被认为第一个灾害法规。后来,随着通过的各种灾害法规的增多,企业处理危机的工作也变得更为普遍。美国危机系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分散管理、统一管理、整合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在这三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使美国的应急管理系统趋于完善,形成了在美国总统领导下的、由美国国土安全部统一规划、协调的庞大系统。这一系统有其明确的职能、工作方式和理念。企业应急管理的常态化显而易见。俄罗斯模式的总特征为“国家首脑为核心,联席会议为平台,相应部门为主力”。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公共安全研究扩展到预防和降低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和技术性灾害发生的目标上。苏联解体后,普京执政后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战时状态法》,至此,俄罗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俄罗斯现行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是以总统为核心,以联邦安全会议为决策的中枢系统,企业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化解和处理国家发生的各种公共安全事件。日本模式的总特征为“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企业具体实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公共安全的管理内容,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事件安全三个范畴的综合管理。日本现今的公共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是:以法律为依托,以首相为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方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通过中央防灾会议、安全保障会议、金融危机对策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合和实施。
三、建立应急型企业,实施企业应急管理常态化的路径选择
1、加强危机意识的养成教育
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实施企业应急管理的常态化,首先要培养领导干部、企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公民的危机意识,这是危机管理战略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和监控系统,在危机预防管理中对危机所处的环境、危机发生的概率、危机潜伏期的信息、情报等做出科学的预测,尽可能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而这就要求大力加强对危机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在领导阶层,也应该在基层以及广大民众中建立相关的培养机制,使危机管理的常态化成为一种现实。
2、积极推动企业应急管理常态机构的建立
建立一个由国务院主要领导人牵头,处理各种危机事件的综合协调部门,该机构独立设置,隶属于企业机构序列,在该机构下设立专门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职能部门,该职能部门主要功能分为日常运作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一旦危机事件爆发,随即应当转为国家应对有关危机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机构,并建立统一的灾情信息系统,以及时向国家领导及各部门传递自然灾害的综合信息,以利于国家和部门迅速做出反应,正确决策,不失时机地采取减灾应急措施。建立全国性统一的灾害数据库,通过遥感、遥测等高科技手段,建立空、地、人的立体监测网和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3、制定并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法律框架是突发事件下企业行为的法律依据。危机时期需要有法可依,通过法制把企业的权力纳入法制的轨道,可以避免权力的放大和缺失。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使危机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做好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相关法规、规章、草案的起草及有关规章标准的修订工作,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的法律体系,真正把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4、完善公共危机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的目的,首先是既要让民众对公共危机事态的程度与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又要使他们了解决策层为化解危机所做的各种努力,加深公众对企业的理解,更要使民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民众情绪失控而增加决策者面临的压力;其次,及时把公众须知、欲知、应知的全部信息通过最容易让公众接受的方式发布出去,表明企业对自己的行为有信心,在公众中树立诚实守信、敢于负责也能够负责的形象,这样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最后,信息公开可以强化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沟通,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危机救治中来,使传媒、公众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危机信息公开制度,一要制订规范化的信息发布制度、如何发布、由谁发布等,事先都要做出明确规定;二要掌握好信息发布的时机,能早则早,让公众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事件的真相;三要对发布的信息进行科学的解释,避免引起恐慌,提升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及时消除公众疑虑,安抚人心;四是危机信息发布后,企业还要进行相应的社会心理引导。
5、改革组织系统,提升地方企业决策效率
企业组织结构的简化应大幅度压缩中间层次,由自上而下的垂直结构向水平型结构形式转化;减少管理层次,加大管理幅度,实现整个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赋予基层组织处理问题的适当权力,实现功能的有机结合。当危机发生时,这种扁平化、分权化的组织结构和体制能够大大地提升地方企业的危机决策能力,从而大大提升效率。应尽快建立健全统一、标准化的危机管理决策系统。一方面使决策信息系统,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渠道,将恰当的信息传递给恰当的危机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形成符合现状、基于经验教训、集成专家意见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信息高效传递、决策科学有效的格局。
6、注重公共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全球已经形成一个十分敏感的共振系统。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的危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国际化的影响。任何一国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性危机都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任何一种危机都可能是国际性的危机。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及其引起的危机,提升企业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已成为各国企业最新关注的焦点,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因此,在这个变得更加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要求公共危机经理人要积极寻求在危机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际组织间在资金、人员、技术、教育培训、信息沟通及道义方面的支持与合作,以推进公共危机管理的国际联动与合作。
总之,应对公共危机,谋求社会稳定和发展是一切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企业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企业治理更注重危机管理,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要求“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因此,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应急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建设应急型企业,实现企业危机管理常态化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