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经济形势报告,如一堂形象生动的经济公开课,引发广泛关注。
从这堂“公开课”中,我们可以透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那么,从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它具体释放出了哪些政策风向?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解析,企业该如何获取市场经济的信息。。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GDP牵动就业数据:1个百分点带动130万人
我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有关方面反复测算,都认为要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经济增长。–李克强
而且我们测算,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均增长速度只要7%就够了。这样,有利于各方面用更多的精力来调整结构,消化过剩产能,加强节能环保,提升质量,保护环境,留出可持续发展空间。–李克强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经济形势报告,清晰地回答了外界围绕中国GDP增速区间的争论。
他明确表示,我们关注GDP,其实关注的是就业。过去,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一位经济学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增长仍然是看重的,但是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高层开始更加关注增长背后的逻辑,而不是增长的数字,对就业的看重便是一例。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7.2%背后的逻辑
李克强说,“我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有关方面反复测算,都认为要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经济增长。我们之所以要稳增长,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就业。”
这一组数据如何理解?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只要实际增长率不低于潜在增长率,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就是充分的,因而也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不会出现周期性失业现象。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2010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达到峰值,2011年和2012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相应的人口抚养比开始上升,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开始消失,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相应减弱,必然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据此所进行的估算表明,潜在增长率将由“十一五”时期的平均10.5%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7.2%,这恰恰是总理报告中的“新红线”。
蔡昉还表示,由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是逐年发生的,我们所估算的2012年潜在增长率是7.5%,而这一年7.8%的实际增长率仍然高于潜在增长率,因此没有出现高失业率现象。
李克强指出,要稳增长、保就业,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扩大财政赤字,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打赤字、发票子来带动投资,这样做,虽然当年可能能见效,但需要财政、货币政策有相应的运作空间,更重要的是这种短期刺激政策难以持续。
李克强说,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3月末超过了100万亿元,已经是GDP的两倍了。换句话说,就是“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上述经济学家也表示,我国投资回报率降低也意味着就业拉动能力的降低,基础设施投资和流动性的支撑都建立在真实需求基础上,伴随经济潜在增长率降低,实际需求也处在下降通道,片面扩大供给只能催生泡沫,随后还会引发大面积失业。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99万人,这只是就业压力的一个侧面。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内所能提供岗位的缺口很大。今后一个时期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但目前每年只能提供120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
据新近发布的人力资源蓝皮书测算,“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我国农村每年需要转移就业的大约800万~900万人。受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当前劳动力用工需求有所下降。调查显示,2013年招聘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明显减少。
如何稳增长、保就业?李克强给出了答案,总的来看便是在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的基础上,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根据形势变化,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我刚才讲的稳增长也是为了保就业,那么我们引导市场预期,确定这个合理区间,就是增长的下限7.5%左右。”李克强说。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也由100万上升至130万甚至150万,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业的作用至关重要。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微博)表示,第三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不是很大,但其就业弹性系数远高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数量均比第二产业大得多。
不过,2012年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仅仅占GDP的44.6%,就业比重只占整个比重的36%。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和就业在GDP和总就业当中的比重,而且低于同类发展中国家大约10个百分点。
李克强表示,我国人均GDP现在6000多美元,服务业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要采取措施加以推动,特别是要破除障碍,吸收社会资本进入。
促进就业的另一个推手是改革。在蔡昉看来,解决就业问题,万众期待的改革红利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在2011年到2020年间,劳动力总量会减少,潜在增长率水平将会继续下降。蔡昉说,但如果通过改革让劳动参与率更高,让更多的人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只要每年的劳动参与率提升一个百分点,潜在增长率就可以增加0.88%,这是相当可观的。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农民工因为户籍制度的约束很难转移出去,因此他们退出劳动力市场太早,太频繁。”蔡昉说,需要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的市民化可以增加农民工的劳动力供给,提升劳动参与率。
李克强在5月底就曾透露,为推进人的城镇化,在研究推进差别化的户籍政策。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在上述经济形势报告中他也明确:在(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内,我们还是尽可能地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着力去推进改革,着力去推进结构调整,激发市场活力来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我国不片面追求GDP7.5%左右就是“中高速”
我刚才讲的稳增长也是为了保就业,那么我们引导市场预期,确定这个合理区间,就是增长的下限7.5%左右。–李克强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为什么要确定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经济形势报告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我们不追求高速度,更不片面追求GDP,但是合理的增长速度是需要的,所以我们就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实际上是要引导社会预期。
“作为我们这样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已从原来的高速进入到了中高速阶段。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什么叫中高速?我认为,7.5%左右,或者7%以上就是中高速。所谓中是和我们过去比较。过去是两位数增长,平均是9.8%。7%以上、7.5%左右就算中速了;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们仍然是高速。而且我们测算,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均增长速度只要7%就够了。这样,有利于各方面用更多的精力来调整结构,消化过剩产能,加强节能环保,提升质量,保护环境,留出可持续发展空间。”李克强说。
今年就业在人们的宏观经济视野中不断被放大,李克强此次明确,要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经济增长。
至此,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节点性GDP增速图被完整勾勒,“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是7%,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下限为7.5%,而7.2%则是为就业量身定做的经济数据。
上限则由物价水平划定,“物价上涨不能超过3.5%左右,因为老百姓要过日子,而在我国物价统计方法中,33%即三分之一权重是食品。我们中低收入的群众还相当多,光低保,城镇2000多万,农村5000多万,占整个人口的5%。”李克强说。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与以往经济调控强调保底线不同,高层圈定几个经济增速节点后,也规划出了一个准确的经济增长区间,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近期与李克强总理进行经济座谈的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裴长洪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进入增长速度的换挡期。“过去我们的高增长是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平均速度是9.8%叫高速增长。”裴长洪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2009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进入了一个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即潜在的GDP增长率是处在下降的趋势。
他说,根据这种经济规律,党中央、国务院逐渐明确了这样一个新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就是宏观经济的两大基点,其中一个基点以潜在的增长率作为GDP增长目标的基础因素和决定因素。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本来能增长多少这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考虑就业优先。”他说,城镇调查失业率如果每年达到4%左右,要求经济增长速度是7.2%,目前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7.7%,CPI上涨2.6的状态符合合理区间的说法,也是有依据的。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从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未来政策方向,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区间问题,“预计企业会继续通过提出增长下限的方式来稳定市场预期,同时经济增速下限可能会从2013年的7.5%调至7%,通胀上限预计仍为3.5%。”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央行最新报告亦称,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将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多发赤字犹如“抱薪救火”
“如果当时我们放松银根,如果我们多发赤字,那就像古人讲的”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用完,火是灭不了的。所以,我们选择坚持稳住财政和货币政策。”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四季度究竟以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来谢幕呢?
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再次提到经济增长的“上限”和“下限”问题。“上限”和“下限”之间是“合理区间”,通过“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来“引导社会预期”。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陈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预期央行将用时间换空间,维持松紧适当,换取改革的空间。不过在具体操作上,央行动作会逐渐加紧,因为流动性接下来会越来越强。
所谓“合理区间”是指今年“两会”确定的GDP和CPI等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构成的区间,其中GDP“增长7.5%左右,作为我们的下限”,“上限CPI,就是物价上涨不能超过3.5%左右”。
李克强称,“如果经济运行真要滑出这个合理区间,企业就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但在这个合理区间内,我们还是尽可能地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着力去推进改革,着力去推进结构调整,激发市场活力来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央行近日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展望宏观经济时称,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
不过,央行在上述报告中还表示,价格形势基本稳定,但对不确定变化需密切关注。也有些因素是利于稳定CPI的,央行表示,“当前外部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好转,加之美联储可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较为稳定,国内工业生产能力充足,粮食丰收基本定局,都有利于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此前交通银行预期10月CPI中值在3.3%,不过交通银行预计“全年CPI同比约为2.7%,将远低于企业全年3.5%的控制目标。”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李克强称选择“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
选择“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定力、稳定政策”。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第三季度“央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在报告中展望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时,央行表示,“政策的重点放在调结构、促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上,货币政策应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要求。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重点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微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将是维持状态,流动性压力是经济内生压力,解除很难。
陈龙此前在研报中称,接下来市场进入宏观数据的消化和月中较为宽松的时间,央行将有时间对于市场流动性进行预期管理,既可能通过公开市场的正回购操作,也可能通过市场的资金价格,来引导市场形成进一步偏紧的预期。
李总理的经济公开课分析:新一届企业明年的政策基调走向何方?
就在各方聚焦于三中全会之时,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经济形势报告,如一堂形象生动的经济公开课,引发广泛关注。
从这堂“公开课”中,我们可以透视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那么,它具体释放出了哪些政策风向?本组报道将多角度予以解读。
总理公开课指明政策方向五大关键词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