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的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质量不仅是企业产品的性能,而且还包括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质量、成本控制质量、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服务和协作的质量等。企业的质量水平涵盖了企业的研究开发质量、设计质量、试验质量、制造质量、维护质量、销售质量等。强调企业对质量的控制,应当将重心落在和生产制造相互关联的所有环节,而不仅仅是产成品的最终检验。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了动态的过程控制。质量管理的范围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环节和阶段,必须是从市场调查、研究开发、新品设计、加工制造、产品检验、仓储管理、途中运输、销售安装、维修调换等的整个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企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阶段的任何工作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而企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在人的操作或者组织指挥下完成的,因此,必须把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不断提升每一个人的质量管理素质,做到质量工作人人有责。全员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质量小组(QC小组)完成的。QC小组的概念最早由日本的管理专家提出,指在企业中,具有一定的工作关联性或相互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等的人员自发组织起来,对共同感兴趣的质量问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研究,提出解决质量问题的措施意见,或者直接自觉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个QC小组大致由5一l0人组成,一般在工作之余共同研究质量工作,一个QC小组可以在一年内向企业提出数十条或者上百条的质量改进意见。这些意见来源于各种岗位的第一线员工,而且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相互的讨论和研究后提出,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企业及时控制质量、改进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全员参与本身包含了全体员工都要对质量负责的含义。每一个员工,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岗位,都必须对该岗位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负责。
2、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为了从根本上杜绝产品质量问题,企业必须对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并要求企业在不同环节发现的质量问题的相关信息必须尽可能在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企业对不同的部门、岗位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质量控制指标、工作规程和奖惩措施,使其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和自身的各种利益相互挂钩。
生产总监应该做好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从采购管理到质量管理,从现场管理到仓储管理,从战略管理到生产成本管理,生产总监都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唯有与时代共进,甚至引领时代,才是我们永久保持优势的根本。为此清华北京院领导力融合世界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及我国企业生产管理现状,特设“生产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培训项目,通过生产运作、财务、项目管理、战略四个专题的学习,培养一批不折不扣的生产管理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