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s。准确地说,“ISO”并不是首字母缩写,而是来源于希腊语中的“标准”一词。ISO成立于194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非企业性国际标准组织,其主要工作是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获得了ISO证书,并不代表ISO推行工作已经完结,通过认证后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行ISO管理体系,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ISO管理体系能否真正给企业带来实效。你的企业在推行ISO管理体系的时候是否也存在这些误区呢?
误区一:把体系作为解决企业百病的万能药
ISO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和发展了这么多年,但仍有很多企业不了解ISO管理体系的作用,ISO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只是为企业建立了最基本的管理基础和管理平台,ISO体系做的再好,并不代表你的企业就具备了多高的或者多先进的管理水平,有很多的企业ISO推行了很多年,但最后企业倒闭的例子也屡见不鲜。ISO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顺利推行,只能代表企业建立了最基本的管理模式和平台,为企业引进和推行更为先进和优秀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奠定基础,因此一定不要盲目的夸大它的作用。
误区二:ISO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洋垃圾
这也是体系的认证和咨询走了很多弯路的结果,由于很多的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被行业的劣性竞争和利益驱使,不能真正从客户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无论咨询工作还是认证工作都大量的偷工减料,有的甚至只是帮企业买了一张证书而已,导致广大客户对这个行业的信誉越来越低,只到最终彻底失望。
误区三:没有认识到ISO本身的局限性和缺陷性
很多企业的ISO工作做了很多年,但还是会发现,体系带来的真正的改变并不是很大,或者说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真正的管理上的变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体系本身的局限性,大家都知道,ISO是从制造行业演变过来的管理体系,毫无疑问到这些为止无论是标准还是推行都还带有制造行业的很多的深深的烙印,更重要的ISO9000最关注的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但对其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经营、战略、风险等方面并没有任何关注,因此它的作用也就很难真正发挥。
误区四:企业为做ISO而做ISO。
只是最要命的一个误区,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的现实就是一个水平非常有限的咨询老师这就决定了你们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是目前中国企业ISO执行中最大的悲剧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