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加强企业应急管理的3个有效措施

企业培训师观点:加强企业应急管理的3个有效措施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突发事件”是指带有突然性和难以预见性,常常意味着灾难性影响的事件,其爆发的诱因、时间、地点、影响和破坏程度等等都是随机和偶然的。“危机”则是对某一组织的基本目标产生重大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必定是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若处理得当,其影响得到消化和缓解则不致形成危机。通过采取合理的控制手段和措施,降低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减少企业损失,防止突发事件演化升级为企业危机就是企业应急管理的价值和任务所在。创业难、守业更难,在这个意义上,应急管理甚至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一、提升认识,切实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上至国家局下到基层企业都非常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但是,按照更高标准来衡量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差距、问题和薄弱之处,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该项工作在全行业发展不平衡,领导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全员参与意识还有待加强,经费投入力度还需加大,部分应急预案的可操性还需提升。这些既是差距、问题和薄弱之处,也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潜力之所在。

  (一)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应急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广大人民群众也昂首阔步地走进了新世纪,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切实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也随之不断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正经受着多种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也正接受着多种不安全因素的考验。突发事件虽然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预防和控制。所以,为了巩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确保又好又快的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全面加强企业应急管理,以管理来巩固已经取得的业绩,以管理来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以管理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华民族的复兴保驾护航。

  (二)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是建设企业发展的需要。

  福不双降、祸不单行,今年以来,行业相继遭受了年初的雨雪冰冻、“5.12”汶川大地震等突如其来、防不胜防的自然灾害的摧残和考验,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重创。面对特大自然灾害,行业各单位按照已有的应急预案,紧急部署,迅速行动,有力应对,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有力地保障了职工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实践证明,应急管理工作在全行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日常化不能阶段化。尤其是在企业发展的伟大征程中,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还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为此,全行业务必坚定不移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胸怀全局,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是确保全体员工“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需要。“以人为本”,既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之一。

  近年来,随着行业改革发展向纵深的不断推进,广大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创历史新高,“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已逐渐成为全行业干部职工的共同追求和梦想。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每年造成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和自救互救能力与防灾减灾的要求相距甚远,从全行业来看,广大干部职工对应急管理工作也还存在着认识不足,意识不强,技巧单一等问题。可见,要确保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做到“愉快工作、幸福生活”,我们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企业应急管理,把职工群众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多谋防范之策、多做防范之事,多尽防范之责,尽量降低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群众利益。

  二、创新机制,围绕“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总体目标强化企业应急管理

  没有机制创新,就没有工作创新,没有机制作保障,再好的思路、想法都只能停留在会议、文件和口头上。全行业应坚持把企业应急管理机制创新,作为应急管理工作创新的源泉,以“全面提升”为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大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力度。

  (一)细化职责,科学制定企业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是国家局党组着眼于行业内外发展形势,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行业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制定必须贯穿这条主线,始终围绕这条主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职工群众,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形成单位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群团组织协助配合、相关人员全部参与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切实增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其中,单位主要领导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经常过问、研究本单位应急管理的重大问题,支持和督促分管领导及相关机构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单位分管领导对分管的应急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必须深入了解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应急处置流程;行业员工对本岗位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必须掌握岗位事故处置技能。
(二)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

  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应急预案的编制。编制出一个好的预案,就等于应急管理工作已成功了一半。实践证明,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将应急预案编制与区域实际相结合,各基层单位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山区与平原有差异,农村与城市有差异,各自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如果不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和个性,而一味地照搬照套编制预案,其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甚至形同虚设,不但不起任何积极作用,反而将起到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应急预案编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实际情况,具体特点,对症下药;应将应急预案编制与危险源辨识相结合,近年来全行业各单位都相继全面导入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危险源辨识既是维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应急预案编制的一个重点,为此,各单位应自觉将应急预案编制与危险源辨识相结合,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排查,尤其应针对卷烟仓储、物流配送、专卖执法、烟叶生产等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进行认真、细致地隐患排查,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灾害及衍生灾害,以确保所制定出的应急预案落地生根,具有浓厚的“泥土味”;易于掌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三)应知应会,切实加强预案的演练及宣贯。

  预案演练不仅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应急预案在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见成效”的重要基础。全行业各单位对所编制出的应急预案,应加强演练,特别是应组织开展实战性强、具有针对性、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综合演练和专业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从中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真正达到完善预案、磨合机制、提升能力、锻炼队伍的目的;应深入宣贯培训,通过形式多样、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宣讲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目标及实施流程、主要特点、注意事项,努力使广大职工群众不仅知道什么是应急预案,为什么要编制应急预案,而且还知道怎样实施应急预案,以确保突发公共事件一旦发生,便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具备应对处置的能力。

  (四)夯实基础,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支基本素质好、精干高效、战斗力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可以在隐患排查和信息报告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先期处置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协助处置和恢复重建中发挥辅助作用。全行业各单位应按照专业救援和职工参与相结合、险时救援和平时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以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职工队伍为基础的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积极组织救援人员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和技术训练,尤其应在救援实践中培养、锤炼好的作风,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在关键时候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五)畅通渠道,切实加强信息报告管理。

  信息报告是应急处置的重要一环。许多突发事件的预兆和苗头性信息,第一发现人往往都是普通群众。全行业应着力建设基层信息员队伍,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设立安全员、信息员,形成以基层职工群众为主体的安全信息网络;应畅通信息渠道,国家局、省局(公司)、市州局(公司)以及县区局(营销部)都应建立和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决不能有迟报、漏报或瞒报行为发生。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应当在1小时之内向上一级行业主管部门及本地区党委、企业的有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三、狠抓落实,不断开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

  企业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行业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狠抓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领导者就是组织者,好的领导者必须是好的组织者。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开展,关键要靠健康、有序、高效的组织实施。全行业各单位是应急管理的基本单元,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各单位应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落实行业应急管理工作职责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任务,健全体制机制。各基层单位应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注意整合各种应急资源,实现高效联动,形成应急合力,重点应在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上下功夫,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应急能力。

  全行业各单位应加大对自身应急能力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应急设施,改善应急装备,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应急管理的关键问题,使行业应急管理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满足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做到应急管理与行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应加大对应急物资的投入,着力开展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制订应急物资保障方案,重点加强防护用品、救援装备、救援器材的物资储备。

  (三)加强督导,严格考核。

  为了切实把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全行业应以制度为保证,制定考核办法,建立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评选工作制度,着力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应急管理责任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各岗位,突出一个“早”,注重一个“勤”,抓住一个“查”,力争一个“好”。早,就是要早部署、早安排;勤,就是要勤于思索、勤于动手;查,就是要注重督导检查、严格考核、狠抓落实;好,就是要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力争圆满完成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