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资银行的准人条件放宽,我国银行业融人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也加快。在此过程中,国际公认的银行资产监管标准——巴塞尔资产协议的重要性也愈显突出。1988年的巴塞尔资产协议要求商业银行至少要达到8%的资产充足率,目前尚在修改的新资产协议对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充足率都未达到8%的最低要求,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运用模型计量风险并相应地配置资产方面几乎尚未起步。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亟需加强。
银行资产管理的内容
银行资产管理并不是简单地管理某一项资产,而是包含了银行监管资产的充足性、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已成为现代银行业强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银行监管的角度
在银行资产管理方面,银行监管的任务是:制定计算资产充足程度的标准方法,根据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状况判断银行的资产充足性,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使银行持有充足的资产,保护存款人利益以及银行系统的稳定。
至于资产充足率的要求,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规定了8%的资产充足率,其中核心资产充足率不得低于4%,但这是最低资产要求,出于审慎监管的原则,银行监管者应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程度,为其规定不低于最低标准的资产充足率。
如果银行不能达到监管当局设定的资产充足率的目标,监管当局就应对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接管管理层、强迫出售、停止部分或全部业务、安排清算等等。当然,监管措施的选择是依这家银行的实际经营情况而定的。通常,监管当局不会一发现银行的资产不够充足就采取上述措施,而是首先对银行的管理层施加压力,如通过会谈敦促管理层制定出一定时间内矫正这种情况的计划。如果银行能够给出充分的理由,并且正在采取积极的行动调整资产,那么监管当局就可以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否则,就应密切关注这家银行,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更严厉的监管措施。
(二)风险管理的角度
风险经理人关心的是:银行头寸的风险组合表明了什么样的潜在损失,需要多少资产来吸收风险,据此配置资产金。
首先,选择适当的风险模型评估风险。目前比较成熟的用于资产配置的模型有两类,一是资产波动法的模型,指在一定置信度水平下,确定一定期间内资产和其他风险头寸价值的潜在损失(或负债的增值)的方法。二是收入波动法的模型,是通过观察收入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来估计各类业务的风险。两类模型各有优劣,收入波动法容易执行和交流,但只在集中化程度高(比如涵盖所有业务)的时候能很好地运作;而资产波动法在单个交易时也能很好运作,不过执行成本高,并且很难在不同种类的业务间进行整合。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趋利避害。
其次,建立模型并用模型结果支持决策。用由底至顶的资产波动法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建立模型,分别计算出所有的风险头寸潜在的损失量,然后考虑各种不同风险类别间的相关关系,把损失量相加成总的风险资产数额,再用从顶至底的收入波动法建模对以上结果进行校准,使收入的不稳定性包括在银行的总风险中。因为模型的建立基于很多假设的前提,并以历史数据为基础,且不能反映经营环境或者银行战略的变化,所以模型得出的结果只是决策的依据而不是决策本身。
最后,将资产配置与业绩挂钩。资产配置模型的多样性决定了业绩衡量法也有多种选择,比如单期资产回报率模型、多期奖金一起算的单期资产回报率模型、封顶的多期奖金一起算的单期资产回报率模型、多期资产回报率模型以及经济利润和自由现金流模型等等。这些模型的重点是通过将奖金与资产回报率挂钩,鼓励各级经理人使回报最大化,并且不使用任何不能创造要求回报的多余资产。
(三)财务管理的角度
财务管理的任务:一是确保可用资产总量与银行当前和计划的活动水平以及希望的资产充足率相匹配;二是选择适当的资产工具组合,筹集资产并管理余额;三是确保筹到的资金以合适的方式投资。
通过评估当前以及预期的风险水平及由此产生的资产要求、目前的可用资产、已知或预期的资产变化(到期日、可能的回赎日等)、利润与股利的预期水平等,订立筹集追加资产或者赎回多余资产的计划。在确定可接受的资产充足率时,最好是确定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值,以便管理层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不仅有挑选特定的工具的灵活性,而且有决定发行的时间的灵活性。
银行常常会按照监管当局的指引把资产分为核心资产和附属资产两部分。通常,银行可以使用的资产工具有以下三类:一是股东资金,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和可转换优先股,这类资产工具吸收风险的能力最强,但是价格昂贵(股东要求的回报高),而且在需求发生变化时难以筹集或返还;二是债务类工具,相对容易筹集或返还,但其吸收风险的能力最弱,常用的有次级债券、混合型债券和可转债,这类工具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可计入附属资产;三是混合型权益工具,结合了股票和债券的某些特征,既比普通股易于筹集,又比债券吸收风险的能力强,但其永久性不及普通股,银行监管当局通常只允许核心资产的一个固定比例由这种工具构成。由此看来,银行管理层需要选择适当的资产工具,以达到股东回报最大化、经营的灵活性和债权人的资金安全三者之间的综合平衡。
筹集来的资产要进行投资,将通过各种资产工具筹集到的资金进行合理运用,以增加收益。这时,资产是作为风险的吸收器。在投资资产时,应考虑资产的机会成本,而不应仅仅将其作为免费的资金来源。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高一度导致我国银行业缺乏资产管理的理念。一方面,银行监管法规引导不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没有主动管理资产的动力和压力。加人世贸组织将我国的银行业推上了国际舞台,加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因此,银行监管当局应从立法方面加以引导和约束,倡导银行资产管理,而商业银行则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管理资产的方式。
(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是选择合理的资产工具,尽快达到新资产协议8%的最低资产充足率要求。提升资产充足率的办法不外乎有两类,一是增加资产,二是减少风险资产。由于风险与收益的正相关关系,银行除了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外,不可能无限制地降低风险资产,否则将减少收益。因此,切实可行的是增加资产。
增加资产的渠道可以是:财政资金注入、银行从利润中留存积累转作资产金、发行长期金融债券、上市募集、吸收国际金融机构或财团资产以及引入新的投资者。1998年财政已经为四大国有银行注入了2700亿元资产金,1999年四大国有银行又剥离了14000亿元不良资产,从目前的财力和分配渠道来看,完全依靠财政资金补充资产金不现实。四大国有银行要达到最低资产充足率要求,未来五年仍有艰巨的路要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有银行能够盈利已经比较困难,2002年四家银行公布的账面利润是225亿元,所以从利润中留存积累转增资产金一般只是杯水车薪。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和进行股份制改造是目前的主流观点。
股份制改造可以促进国有银行按照公司治理机制的要求进行战略性重组,随后可通过上市和引入国外战略性投资者等方式补充资产金。从目前情况看,国有独自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尚需时日,这一方式应作为中、长期目标。发行长期次级债券应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主要的补充资产金的渠道。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期限不足5年的长期次级债券在算作资产金时要打较大折扣,因此比较经济的做法是当次级债券期限不足5年时将之赎回并同时新发相应数量的5年期以上长期次级债券。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能满足8%的监管资产充足率要求,可考虑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建立较为完善的银行资产管理体系。
第一步,确定需要的资产总量。通过建立内部风险模型测算出银行经营活动面临的潜在损失,并综合考虑监管要求、股东回报和承担的风险等因素后,估计银行需要的资产总量。风险建模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资料,比如信用风险模型就涉及到测算违约率和给定违约损失率等指标,因此银行首先需要收集历史数据,这个庞大的工程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步,选择恰当的资产工具。选择资产工具应遵循以下原则:既要考虑筹资成本,又要满足监管要求。监管要求除了最低资产充足率外,还有核心资产比率的限制。核心资产主要由股东资金提供,也可考虑利用混合型权益工具来实现最优化。附属资产的大部分是贷款损失准备金,银行要做的是利用资产工具尽力补充任何不足。最好首先使用更为便宜且容易筹集和回赎的次级债务,以后再考虑混合型债务,可转债并不是很好的资产工具,因为它转换成核心资产的主动权掌握在投资者手中,不利于进行主动的银行资产管理。
第三步,为业务配置资产。资产配置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资产被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领域。银行根据内部风险模型测算出潜在的损失,进而衡量不同业务的风险调整业绩,然后在配置资产时倾向能够给股东创造最大回报的业务。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步,将风险调整业绩衡量与奖励挂钩。建议采用多期奖金一起算的单期资产回报率模型,这种方法将奖金和资产回报率业绩衡量挂钩,而其中一部分的奖金延迟一定时间(比如三年)之后再发放,如果员工在这段时间内离开该银行,那么就会失去这部分延期发放的奖金。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鼓励员工的忠诚,也不会产生经理人为了使当年业绩最大化而推迟必要投资的后果。
财务总监应该做好银行资产管理工作,现代意义上的财务总监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之一,是穿插于金融市场和价值管理之间的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当今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经理人,不仅要遵循某些传统的原则,还必须了解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及财务管理发展趋势,并掌握最新的策略与技术,以便高效地完成工作,给企业所有者和股东们提供强有力的利益保障与支持!
清华大学财务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旨在从系统和宏观层面帮助企业财务总监及所有高层经理人提升其现代战略财务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和财务控制能力,以更全面、更深刻的眼光审视企业价值,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可持续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