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在农牧业洪涝灾害后的应用

企业培训师观点: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在农牧业洪涝灾害后的应用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十二五”时期是承前启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着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薄弱、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等严峻挑战。近期,连续暴雨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洪涝灾害过后农牧业应该积极完善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尽快恢复农牧业生产,把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水稻灾后田间的生产管理技术

  1、及时开沟排水。

  运用生产管理技术及时在田间四周开好排水沟,特别是低洼田一定要开沟排水,减轻涝害,可促进根系恢复生长。排水时要注意排水方法,在阴天时可一次性排干积水,但在高温晴热天气,避免一次性排尽田水,而要保留田间3㎝左右水层,防止高强度的叶面蒸发导致植株生理失水而枯死,反而加重损失。最好是在傍晚时排水,有利于稻株恢复生长。

  2、及时洗苗扶苗。

  受淹的早稻田及单季晚稻田要尽早使稻苗落出水面,在水退的同时进行洗苗和扶苗工作,可在水稻顶叶刚露出水面时用竹竿轻轻摇稻叶,以去除沾附在稻叶上的污泥,对斜倒的稻苗进行扶正。

  3、及时抢收抢播。

  对于因持续阴雨导致失收的小麦,要抓住雨停时机,迅速组织收割机进行抢收,对倒伏严重的田块可以用油菜收割机进行抢收。对于无法抢收的小麦要尽早翻耕,及时播、栽晚稻。早熟玉米品种(如苏玉1号等)一般在7月底播种、育苗,立秋前移栽;鲜食用的苏玉糯1号等早熟组合,最迟播种期不超过立秋。如改种秋大豆,因大多数品种对短日照比较敏感,不能过早播种,否则易徒长,发生倒伏。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在此范围内力争早播,以延长生育期,有利生长,夺取高产。

  4、及时查苗补缺。

  对于刚插下不久的单季晚稻田,受涝后要运用生产管理技术进行逐田检查,如发现缺株,要立即补齐。补苗的方法:一是利用原来的余秧补栽。二是分株,就是在未受涝或涝轻的田里,选取生长良好,正在分蘖的稻株,分出部分稻株移栽到缺苗的田中。三是移苗补田,就是如果缺苗严重,可将几块田里的稻苗移到一块田里,空出的田块可重新育秧移栽或直播晚稻,或改种其它作物。

  5、及时适量补肥。

  淹水过后的稻田,肥料养分流失较多,稻苗生长较弱,因此应运用生产管理技术进行适量补肥,以恢复稻苗生机。但由于被水长时间淹过的稻苗的根系活力大大下降,吸肥吸水能力较弱,因此一般应在退水后5—7天,即稻苗新根发生、恢复生长后适量分次补施肥料。对单季晚稻及连晚秧苗,一般每亩可补施尿素3—5公斤,过磷酸钙7—8公斤和氯化钾5—6公斤。对于早稻田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500克加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6、适时防治病虫害。

  暴雨过后,叶片受伤,稻田受淹病源增多,极有利水稻病虫害发生,尤其是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应根据病虫发生实际,运用生产管理技术及时选用对口农药防治。

  此外,长时间淹过水的早稻,植株组织柔软,易造成倒伏,而且抽穗成熟期会推迟,因此在始穗期可亩用0.5—1.0克“九二O”加水100公斤喷施,在齐穗以后实行要间歇灌溉,多露田,以增强根系活力,提升抗倒能力。

  二、旱粮作物灾后田间的生产管理技术

  1、施肥提壮。

  对受淹的旱粮作物,如玉米、大豆、甘薯等,受涝后土壤有效养分流失,根系吸收能力弱,多数表现叶黄秆红,迟迟不发,除运用生产管理技术及时排水和中耕外,还须增施肥料,特别是速效氮肥,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使植株迅速恢复生长。

  2、扶苗培土。

  对倒伏的旱粮作物,植株往往相互压盖,影响光合作用,必须在倒伏后,植株尚未形成新根前及时扶起,并要边培土边施肥,促使新根迅速下扎。每亩可施用7-10公斤钾肥,可以增强抗倒能力。甘薯可进行一次提藤施钾,防止薯藤多处生根结块。

  3、适时人工授粉。

  对目前已处于授粉期的夏玉米,要运用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人工授粉,弥补自然花粉的不足,能有效地减少果穗秃顶和缺粒,达到穗大粒多籽饱。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要在雄花盛开,大部分雌穗花丝露出后,选择无风或微风的天气,于上午8-11时露水干后进行,每亩收集壮株100株左右的花粉混合后授予花丝上,隔天一次,连续3-4次。

  4、及时防治病虫害。
三、蔬菜瓜果灾后田间的生产管理技术

  1、清沟排水。

  抓雨隙,运用生产管理技术突击清理菜田外三沟,疏通加深内三沟,确保田间雨停水干,畦面墒沟无积水。做到“三沟”沟沟相通,促进蔬菜根系健康生长,减少渍害和病虫害的发生。

  2、及时修复损坏设施。

  天气放晴后,抓紧修复被毁的棚架,更换棚膜,及时恢复设施蔬菜瓜果生产。

  3、加强田间管理。

  雨后应适时扶苗、松土、追肥、整枝、摘叶,适当补充叶面肥,促进植株生长。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要及时清理植株下部老叶、黄叶及病叶,并针对病害发生情况喷施杀菌剂防病。

  4、增加避雨、遮阳、防虫设施。

  充分利用大棚框架,保留顶膜,避免蔬菜直接遭受雨淋,减轻病害,减少损失。雨后即将进入烈日高温天气,应及时覆盖遮阳网、防虫网,达到遮阳降温、阻隔害虫的目的。同时,在田间增加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物理防虫设施、设备,减少高温季节蔬菜害虫的发生量,有效控制虫害。

  5、因菜追施肥料。

  针对前期肥料投入少,梅雨期流失多,蔬菜群体偏小的状况,及时追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

  6、做好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工作。

  对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要及时清理植株下部老叶、黄叶及病叶,并喷施针对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如叶面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加600倍25%多菌灵或200%噻菌铜“三合汤”。切实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准确把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加大综合防治力度,降低病虫危害,减少损失。

  7、及时抢收抢播抢种。

  为减少蔬菜损失,当前可以收获的蔬菜,要抓紧采收,及时上市。对已经遭受水淹或病害严重的蔬菜瓜果,应及时清理残株败叶,清洁田园,做好换茬准备。积极指导农民做好速生、耐高温高湿的叶菜品种,如耐热青菜、早熟5号小白菜、苋菜、空心菜、木耳菜、耐抽薹生菜等补种改种;补播豇豆、毛豆等耐热豆类蔬菜;对花菜、甘蓝、茄果类、瓜类等蔬菜进行适时播种育苗,确保夏秋蔬菜生产正常;利用育苗床架和平盘式穴盘,分批抢播青菜、苋菜、空心菜、生菜等速生叶菜,以尽快恢复高温季节的蔬菜生产和市场的鲜菜供应。

  四、棉花灾后田间的生产管理技术

  当前棉花正处于现蕾期,生长量不足,株高只有40多厘米,此时棉田因洪灾被淹,需运用生产管理技术按不同受涝时间、受涝程度分别确定管理对策。一般气温25℃左右,棉株没顶被淹3天属严重受涝,几乎不能恢复生机;棉株部分被淹,顶端尚有2-3片主茎叶露出水面的棉苗被淹4-5天,属轻度受涝;中等受涝棉苗被淹时间和顶端露出水面主茎叶片数量居于两者之间。除严重受涝棉田,退水前主茎表皮呈褐色或顶心茎叶糜烂的,退水后棉株倒伏枯死的棉田必须改种,其余棉田只要顶心不死,棉茎呈青绿色,棉株还有生机,这类棉田灾后尽快排水,因苗制宜,强化管理,中等以下受涝棉田充分利用棉花补偿能力强,恢复生长快的特点,仍可取得较高的产量。

  1、迅速排涝,解除渍害。

  涝灾对棉花的危害程度与积水深度、渍水时间长短密切相关。涝灾一旦发生,应运用生产管理技术立即抢排棉田积水,缩短棉田泡水时间和降低棉株受淹部位,减轻受涝程度。对于老苗不应轻易翻耕。排水越早,抗灾保产就越主动。对受渍棉田,及时开沟滤渍,迅速降低内外三沟水位,排干田间积水和暗水,降低湿度,并适时破板敞墒,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棉株根系发育,缩短缓苗期。

  2、突击扶理棉株,冲洗叶片。

  用1%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冲洗叶片污泥,保持枝叶清洁,防止萎蔫,以促进光合作用。并及时扶理倒伏棉株,清理枯萎果枝和黄叶,打叶枝、抹赘芽等常规工作,改善棉田环境,减少无效生长。

  3、中耕松土,促进根系下扎。

  在田间能操作后突击浅中耕(深度10厘米),松土除草,消除土壤表面板结,降低田间湿度,改善土壤透气增温性能,改善根系环境,促进新根多发生长。过一段时间再中耕一次,并结合中耕适当培土,可加固棉株,防止倒伏。

  4、大雨伤苗,大肥补养。

  涝后棉田肥料流失多,雨过天晴后要看苗及时施用恢复肥,补充养分,促进棉苗快长新根,早出新叶。同时要增加追肥次数和数量,恢复生长后再次施肥,一般合计每亩增施尿素15-20公斤。大量坐桃后更要增加追肥用量,见花后再重施花铃肥,每亩施尿素20公斤+钾肥20公斤。对于棉株受损较轻的棉田,要及早重施花铃肥。
5、推迟打顶,精细整枝。

  由于受涝棉田现蕾、开花结铃高峰延迟,打顶时间可较正常年份推迟7-10天,但应掌握在8月15日前,不宜太迟。受灾后30天内叶枝、赘芽多,要及时彻底清理,减少无效生长,促进营养向蕾铃输送,同时打掉棉株中下部空枝、老叶及上部果枝边心,防止烂铃。对没有顶心的棉株或缺株的,可适当保留叶枝,形成“双秆棉”或利用叶枝成铃。

  6、化学调控。

  受涝后的棉苗,因田间肥沃、湿度大而生长快,在出现徒长趋势时,适时喷助壮素进行化控,每亩用25%助壮素5-10毫升喷施,防止叶片过大,塑造良好株型,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一般受涝后的棉株发育迟缓,秋桃多,极易贪青晚熟,在生长后期要适时喷洒乙烯利,促其早熟。

  7、防病治虫。

  受淹棉田要防治好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红叶茎枯病等。雨后蚜虫、红蜘蛛等可能在部分田块发生重,要看虫情及时用药防治。涝灾棉以秋桃为主,加强对棉田第三代红铃虫、第四代棉铃虫的虫情测报,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应及时防治。

  五、食用菌灾后的生产管理技术

  1、秀珍菇灾后生产技术措施。

  一是要及时清洗受洪水淹没的场地,清理杂物,用清水冲洗沉积在袋内袋外的污泥;二是要保持环境卫生,做好病虫害防治,用石灰水等进行栽培场的消毒、杀菌、杀虫;三是要加强通风,降低菌包含水量,可采取菌包干打(打冷)的方法,防止菌包霉烂;四是及时将现有菌包排袋出菇,减少损失。

  2、竹荪灾后生产技术措施。

  一是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清理竹荪畦床杂质;二是针对畦床覆盖物被洪水冲走的,要及时用稻草或遮阳网覆盖,以防高温引起死菇;三是要施肥壮菌,可施尿素、硫酸钾复合肥等。

  3、香菇、灵芝灾后生产技术措施。

  一是要做好积水清排工作;二是加固菇棚、菇架,防止菇棚倒塌、菇棒受损;三是做好香菇菇棚场地、菌棒的消毒、遮荫、降温降湿工作,及时把未脱袋的香菇菌袋用5%的石灰水浸泡消毒,已脱袋覆土的大田撒石灰粉消毒,防止杂菌侵染;四是对被洪水冲浮的段木灵芝及时用土覆盖。

  4、做好可采收食用菌、受损原料、污染菌棒的处置。

  一是及时采收已成熟食用菌(如木耳、茶树菇),防止流耳或成熟孢子四处飞扬,影响下季生产;二是对原料受淹的、菌棒受损后不能继续栽培的,抓晴好天气及时翻晒受淹(潮)原材料,防止霉变,减少损失;三是对受损后污染的菌棒,应作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理,不应随意遗弃污染生产环境。

  六、水果洪涝灾害后的生产管理技术

  1、排水防涝。

  对受淹的葡萄等果园,要运用生产管理技术开沟疏渠,迅速排除园内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果园受淹时间过长。及时清洗受淹果树枝叶、果实上的泥浆,清除挂在植株上的杂物。

  2、树体管理。

  扶正倒伏或倾斜的果树,并加以固定,外露的根系要重新埋入土中,培土覆盖。对设施葡萄园,应加固大棚设施。为减少受涝树枝叶水分蒸发和树体养分消耗,应进行适度修剪,受害重的树还应摘去部分或全部果实,减轻负载。受淹葡萄园应及时摘除嫩叶,受淹时间不超过12小时的葡萄园剪去1/4果实,不超过24小时的剪去1/3果实,不超过36小时的剪去1/2果实,超过36小时的葡萄园剪去全部果实。先剪去病果穗、受淹果穗、再剪弱枝果穗、小果穗。

  3、根外追肥。

  树体受涝后根系受损,吸收肥水的能力较弱,不宜立即根施肥料,应采用叶面追肥。对有果实的果园可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保果;对未结果的果园要喷施0.5%的尿素液,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提升树体抗性。

  4、土壤管理。

  水淹后园地土壤板结,容易引起根系缺氧,待园地表土基本干燥时,及时进行松土。待树势恢复后,再土施腐熟的人畜粪尿、饼肥或尿素,促发新根。

  5、病虫害管理。

  暴雨后易爆发各种病虫害,其中葡萄应注意防治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以及部分生理性病害,柑橘应注意防治急性炭疽病、树脂病、溃疡病、黑点病,以及锈壁虱、红蜘蛛、潜叶蛾;梨应注意防治黑星病、梨锈病、轮纹病;桃应注意防治褐腐病、炭疽病;杨梅应注意防治褐斑病、赤衣病;枇杷应注意防治斑点病、灰斑病、角斑病、污叶病和黄毛虫;一旦发生这些病虫害,要及时运用生产管理技术对受淹园地进行一次全面防治,应选用65%代森锰锌、70%甲基托布津、40%多菌灵等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6、适时采收。

  利用晴好天气抓紧采摘已成熟的杨梅、早熟桃、早熟葡萄、李等水果,及时销售。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